楚漢爭霸中,項羽失敗的一個關鍵,只有六個字,如今家喻戶曉!

世人都有一種偏見,即:更喜歡悲劇英雄。所以,我們喜歡項羽,而鄙視劉邦!

在楚漢爭霸之中,相比劉邦,項羽無疑是一個悲劇英雄。那麼,項羽悲劇是如何造成的呢?關於這一話題,有一個要點,即:假如項羽重用了韓信,項羽還會做一個悲劇的失敗者嗎?

事實上,即便項羽重用了韓信,項羽也依然會失敗!原因很簡單,只有六個字,如今家喻戶曉,即:性格決定命運!通過歷史評價,大家可以看到項羽的三大性格缺陷!

楚漢爭霸中,項羽失敗的一個關鍵,只有六個字,如今家喻戶曉!

第一,任人唯親,對外人不信任!劉邦手下重要謀士陳平評價說:“項王不能信人,其所任愛,非諸項即妻之昆弟,雖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需要注意的是,陳平也先投靠了項羽!顯然,正因為項羽“不能信人”和“任人唯親”,所以陳平才離開楚霸王!所以,項羽可能一時重要韓信,但很難長久信任和重用韓信!

第二,剛愎自用!大家都知道,項羽手下有一個重要謀士范增,讓本來弱小的楚軍一步步壯大,被項羽尊為“亞父”。然而,即便是這樣勞苦功高之人,一心一意為項羽出謀劃策,卻被項羽猜忌而氣走,最後死在回家的路上!相比范增,韓信更難讓項羽放心。所以,項羽重用韓信,肯定會很短暫!

第三,項羽是武力超強之人,爭強好勝!坦率的說,武功高強的爭強好勝之人,對自己很自信,對謀士卻未必欣賞。因此,項羽看重英布這些勇武之人,卻對陳平等謀略一類的人才不太看重,因為他認為他就行,不行就用拳頭搞定。所以,大家幾乎看不到項羽手下的謀略人才!從這一角度說,項羽即便重要韓信,內心也會看不起他!

楚漢爭霸中,項羽失敗的一個關鍵,只有六個字,如今家喻戶曉!

更為重要的是,韓信將兵多多益善,如果項羽重用韓信,那麼兵權如何分配?項羽作為領兵元帥,如果給韓信兵少,發揮不出韓信水平;如果給的多了,項羽怎麼辦?

所以,無論從項羽性格來說,還是從兵權分配來說,項羽即便重用了韓信,估計也只是短暫行為!最大的可能是:韓信如同范增一樣,最後被逼離開,自己也走向失敗!

當然,如果項羽重要韓信之後,又猜忌韓信的話,韓信會不會被項羽殺掉呢?對於這一點,韓信可以放心,因為項羽有“婦人之仁”,能在鴻門宴上放過劉邦,說明此人講情義、要臉面,即便猜忌韓信,也不會隨便殺掉他,最多逼韓信離開!在歷史上,韓信就曾評價項羽是“婦人之仁”!

楚漢爭霸中,項羽失敗的一個關鍵,只有六個字,如今家喻戶曉!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到,(1)項羽重要韓信的這一假設,幾乎不成立,(2)即便重用了,也很難持久,很可能產生不信任心理,范增就是最典型的例子,(3)即便沒有韓信這一個人,項羽也鬥不過劉邦,因為項羽不重視謀略之人,說到底還是性格決定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