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重生历险记(一):“全民记者”

微博重生历险记(一):“全民记者”

文丨张远(首发于“钛媒体”)

王思聪和Papi酱可能谁都没想到有一天会以同样的身份出现在同一个场合——新浪微博给了他们这个机会,6月16日在上海世博中心搭起了「超级红人节」的舞台。新浪微博似乎已经找到了自己全新的定位和空间,以至于关于微博正在重生,大家在重返微博的呼声不断。

#高能预警#这是一篇深深深-度度度-长长长-文文文:

明史而知今,回答上面的问题,不得不先溯源微博的历史。

微博的历史,就是有关「140个字」的历史。

2016年1月,新浪微博取消了140个字的发送限制,「140个字」曾经是移动化、碎片化时代社交产品的开路先锋,使命已告完成。

如今的新浪微博正在成为一个抱团追星、粉CP、追八卦的地点,一个草根网红的网络选秀现场,一条互联网时代的造星流水线。在用户构成不断年轻化之后,新浪微博的活跃用户开始攀升,收入状况好转,市值也登上了开锣以来的最高点。

然而,令新浪微博收复失地的“支撑点”——在移动直播领域的较好位置——却是脆弱而可疑的。在200多个平台蜂拥而起、腾讯八子并布的直播时代,微博再难独享网红经济的红利。

微博重生历险记(一):“全民记者”

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

从“话题热榜”看黄金时代分割线

而现在,微博首页的热搜榜各种八卦和网红明星,会让很多从“微革命年代”过来的人觉得恍若前世。

按照新浪微博CEO王高飞的说法,“微博从一开始的目标,就是做一个社交平台,媒体只是实现方式。就概念上而言,社交媒体的核心一是用户要在这个平台互动,二是在平台上生产内容;这个定位是由新浪的长期战略(从05年就开始研发社交产品)以及当时国内互联网的环境决定的(即使在开心网最火爆的时候,中国的中高端人群,特别是高端人群,也缺少一个社交平台),microblog只是实现方式。”

相比于开心网上玩过即腻的抢车位、偷菜等社交游戏,微博上生生不息的内容更有黏性,更能够维持一个社交网络的活跃度。虽然不是实名制,但微博个人动态和转发内容显然比玩什么游戏更能展现身份。

而前新浪微博用户运营负责人刘新征回顾起在知乎《新浪微博是怎么一步步衰退》的问题下面,回顾了微博的黄金岁月:

它在短期内承担了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公开社交、私密社交的全部,占领了手机用户的绝大部分空余时间,吃饭发微博、发牢骚发微博、政治讨论发微博,约炮靠微博,快速联系熟人靠微博,晒幸福发微博,失恋了发微博,政治讨论发微博……

目标定位的扭曲和矫正,从“私信”开始

另一个核心产品是私信。

微博在产品定位上摇摆不定和“强扭苦瓜”,在私信功能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就连王高飞都承认:

“私信,是2013年初重新review各子产品的时候,面临的最为棘手的一个问题。”

站在2014年初的时间节点上,刘新征也坦承自己多次在心中复盘,依然找不出维持微博人气不坠的对策。

微博重生历险记(一):“全民记者”

新浪微博与Facebook“傻傻分不清楚”

微博重生历险记(一):“全民记者”

2016年新浪微博将大力扶植垂直大V的发展

其实,不只是被改造的私信,微博自彻底转向social media以来,一直在想尽办法为头部自媒体提供“公众发行能力”的特权,无论是私信推送、粉丝头条还是去年末推出的在信息流中优先显示的头条文章,都是希望提高自媒体对于粉丝的触达率。

(未完待续,点击文末“阅读全文”看《微博重生历险记(二):“全民网红”》)

微博重生历险记(一):“全民记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