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發明一職業,是古代女人的噩夢,現代女人卻爭得頭破血流

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總共湧現了559位的皇帝,可很多人都很平庸,更有甚者是荒淫無道、濫殺無辜,而能算得上明君的真的很少。毛主席曾有詩云: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其實詩中的這些人,在歷史上也算得上數一數二的明君了。

縱觀整個唐朝歷史,李世民可以說是一個話題度很高的帝王了。一方面他逼父弒兄,殺盡兄長弟弟男嗣的殘酷手段,讓人詬病不已,另一方面他在位期間所創造的貞觀之治又是大唐盛世的開端,那時候的唐朝被稱作是天朝盛國,享受著來自四面八方的朝和。雖然史書對他的評價是譭譽參半的,但人無完人,他的功績也是我們所不能磨滅的。

研究古代帝王,你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很多皇帝,不管是昏庸,還是英明,到晚年總愛折騰出花樣來。比如秦始皇晚年就沉迷於長生不老術,漢武帝則是錯殺了自己的兒子,朱元璋則是“狡兔死,走狗烹”的典範,殘殺開國功臣,讓人心寒。唐太宗則是發明了一種職業,這種職業對於古代女人而言,可是談之色變,但是現代,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可都趨之若鶩呢。

中國的古代社會,一般分成士、農、工、商四個階層。這些等級的高低,從我們經常聽到的俗語中,可以窺見一斑,比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無商不奸”,"人有三五九等,此事古難全"、”三教九流“等等。因為古代社會是農耕社會,所以重農抑商也屬正常。

說了這麼多,想必大家都很想知道,唐太宗李世民發明的這個職業叫什麼了吧?我就不給大家賣關子了。它就是藝伎。

其實類似於藝伎的這個職業,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有了。不過那時候不叫藝伎,而是叫伶人,或者叫優伶。他們的地位極低,有的還是奴隸呢。他們主要是為主人彈彈琴,吹吹簫,唱唱歌,跳跳舞什麼的,而且只在極少數皇室裡才有,並沒有成為一種社會性的職業。不過她們和妓女還是不一樣的,她們賣藝不賣身。他們是一群有著不錯身段和突出本事的演藝人員,比如秦宣太后的伶人魏醜夫。

但是到了唐朝,像前文說的,由於貞觀之治,唐朝的經濟發展水平已經大大提高了,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李世民就開始極力推廣這項娛樂活動了,為此,還專門設立了一個部門來管理這個職業,這個部門叫做教坊,由宦官負責管理,讓這些伶人更加得專業化。這實際上就是把伶人的地位官方化了。這些藝伎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宮殿內表演才藝供皇上和大臣們欣賞。但是不可改變的是這些地方就是古代女人的噩夢。

最早從事藝伎這個職業的主要是宮女,而且這些宮女還要有音樂、舞蹈等方面的天賦。到了明朝,樂坊被改成了教司坊。後來教司坊的市場越來越大,有些有錢人就開始在自己家裡養藝伎。藝伎的來源也增加了兩種:一是戰爭抓獲的俘虜的妻女或者搶來的民女,二是被治罪的官員的女兒,這些小姐大都才貌雙全,學起音樂舞蹈來天分也很高。其實,安史之亂的元兇——安祿山原來也就只是一個舞伎,雖然他人高馬大、腰圓肚挺,但跳起來舞來,可厲害了,可謂是當時的舞林高手。

還有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一詩中”正值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的李龜年也是當時的樂工。李龜年善歌,還擅吹篳篥、奏羯鼓,也長於作曲等。在安史之亂前,他可是唐玄宗以及京城王公貴族眼裡的大紅人呢,就像詩中說的”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一般。

但是到了現代,藝伎的職業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相信看完了前面的介紹,大家應該不難猜到現在藝伎的職業叫做什麼了。相信自從湖南的《超級女聲》大火之後,現代人追星的熱潮已經越來越濃了。一些厲害的明星還被譽為了“男神“”女神“呢,備受追捧。此外各種關於明星收入的小道消息爆出之後,於是,很多人,都擠破腦袋的想要進入這個圈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