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的孩子是老二比老大聰明嗎?

用戶58331090759

您好,很高興有機會回答您的提問,並且希望我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首先,很多人表示老二比老大聰明,其實這裡面並不是全部都是沒有依據的,因為很多原因是因為孩子的甚至生長環境,以及孩子處於家庭的某種位置導致孩子會多少存在差異。

比如,二胎有了榜樣的作用,因為很多頭胎能做到的事情都會給予他們激勵,所以他們會在頭胎的基礎上做到更好,或者說頭胎有著示範的作用,可以作為一種試探性的行為,而二胎測可以從中得到更便利的條件,從而顯得更加聰明,但是不可否認是頭胎從中有所影響,才會導致老二在學習和生活上多少會更加便利。

又比如生長環境的區別,雖然都是同在一個家庭,但是有句話是“頭胎照書養,二胎照豬養”所以放養式的生活反而更加有利於他們的成長,比如我的一個同事,他們家的孩子三歲了還在餵飯吃,就是因為這個媽媽總是擔心孩子會出現某種意外,還有就是怕孩子打翻東西,但是這對孩子真的好嗎?不得不承認孩子的確在她的照顧下白白胖胖的,而且顯得十分健康,但是在生活獨立面前顯然是塊短板。相比二胎生下來她反而更加愛輕鬆多了,一方面是真的忙不過來了,第二是真的經歷很多事情所以變得不再擔心害怕了,孩子跌倒,讓他自己爬起來,孩子把飯打翻,提前給孩子穿好餵飯服,不要弄髒衣服就好了,顯然二胎比頭胎成長的更快一點點,所以二胎從某種方面來說的確聰明瞭一些。


孕媽學堂

我就是家裡的老二,上有一個姐姐下有一個弟弟,也經常聽到有人說我要比姐姐聰明一些,身邊也有一些家裡有兩個孩子的情況,雖然不絕對,但確實大部分老二要比老大要聰明一些,看到這個問題之後我也認真的思考了這個問題,老大老二竟然會普遍存在聰明不一的情況,到底是“”在哪呢?

我認為,大家所謂的”聰明”,指的不僅僅是智商,更重要的是體現在情商上面,情商高的人,自己舒服也會讓對方舒服,有著良好的社會適應狀態,走到哪家長都放心。

就以我的家庭來說,姐姐出生的時候,爸爸媽媽沒有育兒的經驗,都是聽著過來人的經驗來養孩子,三十多年前的農村在信息方面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爸爸媽媽的文化水平也不是太高,連照著書本養孩子都有點難度,就更別提什麼“科學育兒”了。但是家家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都會想辦法把最好的給孩子,所以孩子“鍛鍊”的就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屁後追著喂孩子吃飯的大有人在,所以才會有“勤快媽媽懶孩子”這一說,並不是孩子天性就懶,而是媽媽沒給孩子“勤快”的機會。

四年之後,我出生了,這時的爸爸媽媽,已經有了很多育兒的經驗,在時間上呢,不在是專心照顧一個小孩,要兼顧兩個孩子的吃喝拉撒;在心態上也是成熟穩定,不會那麼緊張,也能“放得開手”。也正是這雙放開的手,成就了老二的“聰明”。大運動的發展不會被束縛那麼多,渴了會自己找水,會想辦法打開杯蓋,孩子的成長是遺傳與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老大是“圈養”的多,老二是“散養”的多,這種散養會給孩子更多感知覺的刺激,繼而刺激大腦的發育,就會讓孩子更聰明。長此以往,孩子也就自然而然的快速成長,這就是“懶媽媽教出勤快孩子

另外,大人與孩子之間、孩子與孩子間的相處是完全不一樣的模式,老大更多的時候是跟大人在一起,老二更多的時間是跟老大在一起,孩子都是很樂於模仿的,老大比老二掌握了更多的技能,在遊戲、講故事、唱歌等方方面面都會影響到老二,爸爸媽媽辛辛苦苦給老大養成的睡眠、進食、排便、衛生等習慣,老二不知不覺的沒人教也學會了。搶玩具、搶吃的等等這些矛盾都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對孩子的獨立能力、社交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創造能力、認識情緒的能力都是有很大益處。

我現在是一個20個月男孩的媽媽,雖然我沒有老二,但我正在用養育“老二”的方法來養育“老大”,經常帶孩子跟小朋友們玩耍,在安全的範圍內不過分的限制孩子的自由,對於搶玩具等矛盾都會過多的干涉,讓孩子們自己去解決,會蹲下身來看看孩子“眼中”的世界,多帶孩子進行戶外運動,努力放開雙手當個“懶媽媽


營養海賊團

很高興回答您的這個問題

我們都知道二娃是千里眼,大娃力大無窮……跑題了

隨著社會的長足進步,國家政策的開放實施,二胎時代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中,很多家庭都選擇了生二胎,只為湊成一個“好”字,即便不是兒女雙全,也能讓孩子彼此之間有個伴,這想必是大部分父母的初衷。

然而,通過觀看貼吧,媽媽群等討論,我發現了當中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很多媽媽都認為:自家的二娃普遍都比大娃早熟、精明。

為何有此一說,我列舉一個家庭的例子,想必爸媽們就會知道是為什麼了。

張女士有一個比她大5歲的姐姐,已經結婚多年,現在家裡有兩個孩子,由於姐妹倆不生活在一個城市,平時倆人基本都是通電話聯繫,電話裡聊得最多就是她的這兩個外甥,這次張女士出差到杭州,正好去到姐姐家。

很早以前她就聽姐姐說,小外甥比大外甥機靈,這次一見,果真如此。

小哥倆吃飯的時候,那畫風就是“動靜結合”,弟弟自己動手,一頓猛劃拉,吃的槓香,反觀哥哥呢?則是老老實實坐在自家的餐椅上,一副“學者”模樣,需要姐姐幫忙夾菜,有時還得喂幾口才能跟上大家吃飯的進度;吃飽喝足之後,倆人在客廳玩耍,才3歲多一點的弟弟就能“欺負”哥哥,搶哥哥手裡的玩具,吃放在哥哥面前的零食(他自己邊上也有零食)。

吃飽喝足帶兩個小傢伙去外邊草坪玩耍,大外甥只是站在姐姐身邊,拿個塑料鏟子剷土玩,反觀小外甥則是在草地上飛奔、打滾,追著一個皮球玩的不亦樂乎。

張女士很奇怪,以她對姐姐的瞭解,這不應該是姐姐的風格呀!

記得生大外甥的時候,那是何其精貴,自己要抱大外甥都得先洗手消毒,孩子的衣服髒了一點就要更換,立馬清洗,什麼時間吃飯,什麼時間吃水果都得設鬧鐘定時,吃飯追著喂,洗澡的水溫都得用溫度計測量,精細到不行,全天24小時陪伴戒備,就是一個標準的“孩子奴”,曾經就是因為這般呵護,家裡也經常引發衝突。

但是為何如今是這般景象,小外甥這般放養?

如果是在以前,還不早早把孩子抱起來,回去洗澡換衣了呀!

想必很多網友也會有跟張女士一樣的疑問,通過詢問,張女士的姐姐是這樣說的:其實養過一個孩子之後,第二個就那麼回事吧。這就是所謂的“一胎照書來,二胎當豬養”。姐姐說:剛剛做媽媽,幸福感、責任感爆棚,為了養好老大,買了許多有關育兒方面的書籍,怎麼給寶寶開發智力、喝什麼配方奶粉、如何給寶寶添加輔食、怎樣應對寶寶的各種敏感期等等,紙尿褲、各個階段需要的衣物、奶嘴、早教卡片等等買了一大堆,有時候感覺自己都變成了半個養生育兒專家。

但是自從有了二寶之後,或許是出現了“育兒疲勞”,基本就把他給放養了,水瓶就放在他能拿到的地方,自己渴了就去喝,他玩耍的區域放一堆玩具,想玩哪個玩哪個,一切隨他自己高興,也沒跟操心老大一樣,領著他練習走路,但是慢慢他自己爬著爬著就會走了,什麼識字、看圖都懶得交,把他跟哥哥仍在一起混日子,後來發現,不知不覺就慢慢學會了說話。

除此之外,在很多方面,弟弟的表現都比哥哥要強很多。

大寶去幼兒園與小朋友發生矛盾,只會哭喊著要媽媽,而二寶自己就能擺平很多事情,搶起哥哥的、小朋友的玩具“無所畏懼”。

街上遇到熟人打招呼,大寶總是往身後躲,不敢叫人,二寶則不同,他雖然吐字不清,但是會大方的主動與鄰居、同事打招呼;哥哥有時候鬧情緒哭鼻子,弟弟還會安慰哥哥……

總之,弟弟不管是智商、情商還是獨立程度,都比哥哥要更勝一籌。

另外張女士還發現自己姐姐跟以往的狀態不太一樣了,為了大寶,她做了全職太太,整天圍著鍋臺孩子轉,不修邊幅,很少打理自己,除了買菜跟買一些生活必需品,幾乎不怎麼出家門,才30出頭的她看起來就像40多歲的中年婦女,而現在,多了一個孩子反倒覺得她容光煥發、心情爽朗,沒有了當初那種焦躁、苦大仇深的憔悴面容。

用姐姐的話說,就是因為生了老二以後才知道,帶孩子其實沒必要搞得自己緊張兮兮,投入自己全部的精力,甚至放棄自己、放棄原本規律的生活。

其實,對孩子越是嬌貴、精養、細緻,後續的麻煩就越多。

就好比小時候大外甥吃飯,姐姐說她會把食物都弄得很碎,省的孩子咀嚼的費勁,導致他遇到稍微硬一些的食物都吃不下去,而小外甥一點不用操心,什麼瓜果梨桃你就來吧,沒有他啃不動的。

通過與姐姐的聊天,張女士覺得:怪不得大家都說二娃比大娃精,可能就是因為把二娃當“豬”來放養,與圈養不同的是,在放養的過程中他自己就掌握了很多技能,能夠在摸索、探知中成長,不但長成了“機靈鬼”,還讓父母格外省心。

看到這,爸媽們是不是明白了呢!其實,養孩子本身就應該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我們在養孩子的時候,就是投入了太多的精力、時間,導致謹小慎微、顧此失彼,不但讓自己疲於應付,也扼殺了孩子自己成長的機會。

很多父母總是擔心教育不好自己的子女,怕他們三觀不正,走很多彎路,甚至想到未來能不能幸福,但是作為父母而言,我們在通過不斷學習,為了更好教育他們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先活出精彩的自己。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你平時自信樂觀,孩子自然陽光、健康,你無不良嗜好、三觀正,孩子自然不走彎路、正直,你的家庭美滿和睦,孩子自然幸福、快樂。有時並不是家長嚴格管控就一定不出問題,反倒有時弄得自己心煩意亂、不知所以。

之所以張女士的姐姐能這般省心,也許就是因為她不太“慣著”孩子,不過多的管控他,讓他在各種經歷中成長,才能如此獨立,收穫這份省心。

所以,不管你們有一個孩子還是幾個孩子,父母只需要做好自己,樹立榜樣,不付出“額外的愛”,順其自然就好。


聽說卸磨就殺驢

一般來說頭胎孩子身會繼承爸爸和麻麻較好的基因,但是經過幾年的生活會發現老二比老大“聰明”,其實不是真的聰明,是情商比老大好,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人的智商及情商的發展一半是由基因決定的,另一半是由後天生活環境決定的。

爸爸媽媽的第一個孩子一般出生在他們剛剛結婚後,這時他們情感處於磨合期,經濟剛剛起步,相對會比較差一點,又是第一次做爸爸媽媽,沒有經驗,一切都是慢慢摸索前進,給孩子的成長環境會比較不穩定,孩子安全感會稍差一些。



老二出生時,爸爸媽媽們的心智會相對比較成熟了,也有了養育孩子的經驗,一般老二都比老大好帶,因為他所在的環境比較穩定,會有足夠的安全感。另外,老二基本上是在老大的虐練中成長的,從小被練,不變聰明的就是被練傻了……

老二比老大聰明,或者說情商比老大高都要謝謝老大,謝謝老大練就了爸媽的育兒經驗,謝謝老大練就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兩娃的生活

先說我們老家流傳的順口溜:大憨、二奸、三犟、四滑。


可見老二比老大聰明,應該是大部分父母的感受。這裡所說的聰明,應該是包括情商,並不完全指智商。


同樣遺傳父母的基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


我不是搞遺傳學科研的,也沒那個能力。我只想從社會環境,家庭環境以及孩子成長環境的三個方面來分析這個問題。


一、做父母的準備


我們都知道,初為人父母,都是缺乏經驗的。包括精子、卵子結合時胚胎的形成,很多父母都是奉子成婚,孩子在他們沒有完全準備好的情況下來到這個世界。




所以啊!老二在形成之前就比老大所處的環境優越。


二、我們再說說老大、老二的成長過程。


老大的出生,那是爺爺奶奶天天扒拉著眼睛,望眼欲穿。加之父母缺乏經驗,寶寶出現一丁點問題全家定會上綱上線。


老大什麼都不用自己去做,父母,爺爺奶奶全包了。所以老大缺乏獨立思考和動手的機會,什麼事都由大人決定,習慣於服從命令。



老二的成長環境其實要比老大“悲慘”的多,這時的父母也有了育兒經驗,孩子自己能完成的事儘量由他自己去完成。應該說父母在育兒教育方面,是總結帶老大時的不足,在老二身上逐步完善的。


另外,老二的成長環境其實是受雙重壓迫的。一方面是父母不再像溺愛老大時的盲目;


另一方面老大感覺自己的愛被老二瓜分,一定程度上對老二實施打壓。這樣的成長環境,老二動手能力肯定超過老大,察言觀色方面更勝老大一籌。


三、小夥伴的重要性


人與人相處是需要交流的,孩子也是。


老大的生長環境沒有玩伴,有的只是大人們的寵溺,想得到什麼只需向大人張口或哭鬧就能達到目的。



而老二則不同,有老大橫在前面,一切的需要都要看老大的臉色。這時的老二就不得不與老大交流,並在失敗中總結和調整交流技巧,以便儘快達到目的。


這樣的成長環境,不聰明點兒就沒有“立足之地”啊!


所以,成長環境迥異,老二比老大會更聽話一些,也更懂得分享,謙讓一些。


以上三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感。


幸生

你好:

最近在二胎媽媽間有句流行的俗語,“1胎照書養,2胎當豬養”,本來只是個玩笑話,但仔細一想也確實是這樣子。

同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別呢?

頭胎生孩子,家裡人人都精神緊張,新手媽媽更是惡補了不少的育兒知識,就等著有朝一日派上用場。

更不用說家裡婆婆盼孫子的那份心,孩他爸後繼有人的那種欣喜,真可謂是萬眾矚目。

老大一出生,新手媽媽也是緊張的不得了,不僅要細心呵護孩子,還要面對自己的不熟悉的突發情況,可以說是殫精竭慮,把老大照顧的舒舒服服。

但是到了生老二那會兒,寶媽們也已經是輕車熟路了,餵飯喝水什麼的都簡單,也不用教孩子啥生活習慣,很多東西老二和老大在一起,相處一段時間,老二就能很快學會怎麼上廁所,怎麼換衣服,怎麼玩玩具。

堪稱是“當豬”養的典範,畢竟老二啥都不用操心,就管個吃的飯,睡的地。

在這種情況下帶出來的老大卻不如老二聰明,也是讓人費解。

這種差異的根本原因到底在哪呢?

不得不說老二比起老大是有天生的優勢的,你可能不信,但這的確是存在滴。

老二在成長過程中,一直有老大這個榜樣,老二和老大一起玩,行為,舉動都可以模仿老大。

但同時,因為老二相比老大,被照顧的沒那麼嚴實,所以很多時候他們需要自己去解決和學習一些東西。

這種鍛鍊讓老二們的思維得到了比老大們更好的鍛鍊,老二的模仿,也是一種觀察力和學習能力的體現。

所以現在我們的寶媽們,是不是也抓到了最關鍵這個點?

當然,不管是老大還是老二都是寶媽們心頭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媽媽們肯定都是希望他們一樣的聰明和活潑的。

這個時候,寶爸寶媽們還是要順其自然,給他們一點自由的空間吧!


齊麗娟

之所以說老二比老大聰明,應該有如下因素:

1.生存狀態。

二胎出生的時候,老大已經佔有父母、家庭子女的主要位置了。所以老二出生後,就要在一開始就有競爭的狀態下生存。

要想獲得更多關注,就自然要有更高情商。



2.已有資源和經驗。

二胎比老大多了一個年齡相近的模仿對象,從心理學而言是最近的年齡差示範者,對他/她的影響將是非常巨大的。

從心智到行為,到陪伴都比老大有優勢。

而父母剛剛帶養過老大,自然也會更有經驗。

我是愛讀繪本的二寶媽,曾經的英語老師,現在的育兒達人,喜歡我的回答就點贊關注我吧

晨光微曉

一個人聰不聰明跟DNA有著密切的關係。父母在懷老二的時候,兩個人的基因組DNA分子可能會發生突然的、可遺傳的變異現象。



從分子水平看,基因突變是指基因在結構上發生鹼基對組成或排列順序的改變;加上父母懷老二的時候有了一定的經驗,營養可能更全面,好的營養也會導致老二大腦發好;環境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懷老大的時候父母正處於創業期,



而懷老二的時候生活基本穩定,生長的環境相對來說也比較好;再加上有老大這個玩伴



做榜樣,所以老二總比老大聰明。



kiss凌風222

孩子大伯家的兩個孩子,經常被奶奶掛在嘴邊的就是“老二比老大聰明”“老大太傻了”

其實真是為老大抱屈。嫂子生老大時24歲,婆婆不習慣南方生活,決定孩子大點就回老家,嫂子說“你回去,把孩子也帶回去吧!”就這樣老大從1歲兩個月一直在農村待到了2歲多。嫂子沒有看過一回。再回去時,連媽媽也不叫,睡覺讓奶奶陪。後來婆媳帶著孩子一直住在一起,老大5歲時迎來了二胎。

哥嫂對老二尤其喜愛,天天陪著玩。老二打老大,他們就說“你傻啊,也不知道躲”倒不是教育老二。老二跟著老大在2歲多就學會了輪滑,逢人便說“看我們老二多聰明,比老大強多了”現在這個老二,活都想搶著做,就等著你誇他。稍一不如意,就直接打老大。

他們都說是老大反應慢,不會說話,太傻。其實是家長對老大的教育不重視,孩子剛出生那兩年,倆人也沒有心思帶孩子。老二出生時,人也成熟了點,喚起了他們對孩子的喜愛,但老大也無奈成了比較對象。

老大對老二各方面的學習影響肯定是有的,但家長的育兒態度的轉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老二。二胎家庭的教育上有許多要重視,尤其是對兩個孩子的態度,客觀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不做兩個孩子的比較,給孩子同等的愛,說到容易,做到真難!

關注“小瓜媽”,家庭教育指導師,偶爾嚴肅認真,時常幽默搞笑。育兒路上的難題,我和你一起面對。


小瓜媽談育兒

為什麼很多人認為,第2個孩子比第1個孩子聰明呢


如今隨著國家開放二胎政策的實施,很多家庭也選擇備戰二胎。經常在群裡也看到一些媽媽們在討論二胎的事情,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生下的二胎寶寶,比大娃都要聰明。那到底這種有趣的現象有沒有什麼說法呢?


家裡的大寶貝,一般家長都給孩子灌輸你得看著弟弟妹妹 ,護著弟弟妹妹,所以大寶貝都是有責任心會照顧人,二寶貝呢就一心沉迷自己探索世界所以“點子”比較多。這也是為什麼二胎寶寶會比大娃聰明的原因。


剛生大寶時,各種第一次。因為沒有經驗,整天都在擔心著,怕她凍著、怕她熱著、怕她餓了、怕她摔了。。。各種緊張,這種情緒潛移默化地傳給了大寶,所以大寶也變得特別膽小、不願嘗試。當時全家人圍著她一個人轉,大寶基本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什麼事情都有人包辦,一些可能有危險的事更是碰也不會讓她碰一下。在這種情況下,大寶變得做事沒有條理、丟三落四、依賴性強,現在都上小學了,還張嘴就是媽媽幫我這個、幫我那個,口頭禪就是“我不會!”。


有了二寶以後,對二寶採取了完全不同的教養方式,很多事情都放手讓她自己去做。二寶在一歲半的時候就學會了自己吃飯和獨立上廁所,如果偶爾我嫌她慢而順手幫她做了,她就不高興。自由、寬鬆、淡定的教養方式帶給她的好處很多,兩歲多的人兒,做事特別有條理。


在多數情況下,家中二胎寶寶會把老大當成一個目標來較量,尤其是一些自身優勢比較明顯的老大更會給家中二胎寶寶造成很大的壓力,勢必不能比其差,因為前面有個領路的,所以後面那個更加有動力,想跟上前面的步伐,正是在老大的對於老大來說,他出生時,家裡並沒有其他競爭對手,爸爸媽媽都是他一個人的,他並不需要學習如何爭取父母的關注。同時,他的父母有更多精力照顧他,他可能不需要過早學會獨立。


而老二一出生,就有一個競爭對手,他需要學會如何比競爭對手獲取更多父母的關注。同時,由於父母精力有限,並不是他一有需求父母就能滿足,所以他要更早學會如何獨處或解決問題。另外,他還需要學會與老大的溝通,所以在人際交往方面也要比老大更早進行學習。


而且老二知道老大幹啥事會惹爸媽不高興就會學習,所以學的多自然就聰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