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這3個方法早教,孩子上學後,知識轉化能力不一般!

我相信很多家長都會發現一個現象:在幼兒園學習同樣內容

的孩子,獲得的結果可能是大相徑庭的。

有的孩子總是讓人感覺能夠“舉一反三”“具有創造力”,而有的孩子卻不能。

其實這與學了多少知識沒有多少關係,而是因為他們對學習知識的接受能力理解方式不同。

用這3個方法早教,孩子上學後,知識轉化能力不一般!

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就是——如何將學習的知識內化?

內化在百科中的解釋是——將自己所認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觀點、信念,結合在一起,構成一個統一的態度體系。

簡單的說,就是把學習的知識融會貫通成自己的東西。我給大家整理了3個方法:

一、PBL學習法

PBL學習法,用適合孩子學習的說法就是——帶著問題去學習

人每天都會獲取很多的信息,有些記得住,有些卻容易忘記,你有想過什麼樣的信息更容易被記住嗎?

說白了,就是我們主動去獲取的信息更容易記住。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帶著問題去學習,和他一起探索答案,這樣才能激發孩子學習的

內在動力,同時指出持續思考探究的方向。

用這3個方法早教,孩子上學後,知識轉化能力不一般!

二、遊戲化教學

遊戲化不是遊戲本身,而是採取類似遊戲的反饋機制,影響孩子的行為。

大部分的遊戲都具有他的內在機制,拿俄羅斯方塊為例:

首先,遊戲會給你一個明確的目標,俄羅斯方塊的目標就是獲得更高分數。

第二點,遊戲提供給你一個規則,俄羅斯方塊的規則就是各種方塊堆積在一起,只要一層堆滿了就可以消除,並完成得分;

第三點,遊戲會給你不斷的反饋,這個也就是遊戲最核心的部分,俄羅斯方塊中玩家的每個操作都會在遊戲中產生變化;

第四點,就是自願參加,知道目標和規則後,玩家主動的接受並且能夠自願的參與遊戲。

用這3個方法早教,孩子上學後,知識轉化能力不一般!

我們只要掌握其中的機制,把他運用到孩子的學習當中,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就會大大增加。

比如,家長可以製作一些問題的卡片,然後藏到書櫃裡,跟孩子說:“我們玩一個遊戲,我在書櫃裡藏了10張問題卡片,你要找到他們,如果你找到了而且能回答正確,我就給你一個五角星,但是如果你不會的回答的話,你要問我,我來教你,但是你要給我半個五角星,如果你能獲得5個五角星的話,你就勝利啦!”

三、翻轉課堂

我們都知道傳統課堂的教學是在課堂上講解知識,課後去做課後練習,而翻轉課堂更加註重學習的知識怎麼吸收,所以把學習知識放在了課前完成,課堂上進行的是知識的運用

用這3個方法早教,孩子上學後,知識轉化能力不一般!

當孩子學會了某個知識,家長不能滿足於此,而是要跟孩子一起把知識用起來去解決具體問題

比如,何秋光學前數學“訓練營”中會讓孩子對自己的玩具進行分類,然後自己製作一張統計表把他們的數量統計出來,再算一算最多的玩具比最少的玩具多多少。

我們就是通過一個個小的任務,讓孩子把學習的知識運用起來完成知識的內化的。

用這3個方法早教,孩子上學後,知識轉化能力不一般!

記住無論孩子學了什麼,你都應該讓他清楚,學到的知識最終都應該用於解決實際問題,只有靈活的運用了才真正做到了知識內化,才算是掌握了這個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