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勠力同心戰貧困 砥礪奮進奔小康——鎮寧自治縣抓黨建興產業促脫貧工作紀實

「脱贫攻坚」勠力同心战贫困 砥砺奋进奔小康——镇宁自治县抓党建兴产业促脱贫工作纪实

“貧困不除、愧對歷史,群眾不富、寢食難安,小康不達、誓不罷休!”2018年,鎮寧自治縣承擔“整縣摘帽”的重大任務。決戰貧困,時不我待。

「脱贫攻坚」勠力同心战贫困 砥砺奋进奔小康——镇宁自治县抓党建兴产业促脱贫工作纪实

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力量。在鎮寧產業脫貧的路上,黨旗始終高高飄揚。通過“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如今,全縣產業百花綻放,競相鬥豔,短期特色產業生機盎然,園區經濟提質增效,抓黨建促脫貧、抓產業促增收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目前,完成10個鄉鎮摘帽,34個村出列,5.39餘萬人脫貧。

黨建引領,聚焦脫貧謀產業

近年來,鎮寧脫貧攻堅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是全省貧困程度較深的縣份之一,還有貧困人口9906戶36823人。貧困發生率高於全省、全市的平均水平。

面對貧困程度深、貧困面大的問題,鎮寧迎難而上,自我加壓,提出了2018年貧困發生率降至1.82%以下的目標。

全縣幹部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撲下身子“挖窮根”,凝心聚力“真脫貧”。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縣長為總指揮長的脫貧攻堅指揮部,協調推動全縣脫貧攻堅。以14個鄉鎮(街道)為單位劃分14個戰區,33名縣級領導分別擔任各戰區指揮長、副指揮長,劃區作戰、劃單元攻堅。同時,縣直部門不少於30%人數到村駐點幫扶,全縣幹部按照“6421”(即:縣級幹部包保6戶貧困戶,科級幹部包保4戶貧困戶,股級幹部包保2戶貧困戶,一般幹部包保1戶貧困戶)機制結對包保5048戶貧困戶。

“我宣誓:不辱使命,勇於擔當,團結奮進,拼搏進取,苦幹實幹,履職盡責,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在鎮寧自治縣脫貧攻堅大決戰誓師大會上,全縣2000多名幹部職工在縣委書記龐琨的帶領下莊嚴宣誓。14個戰區的指揮長、執行指揮長交上了沉甸甸的脫貧摘帽軍令狀。670餘名黨員幹部每月不少於20天,直接脫產深入一線駐點幫扶。210餘名黨組織書記直接上手謀劃產業扶貧,統籌推進蜂糖李、火龍果、百香果等精品水果產業,全面打造“一廊、三片、三園”(“一廊”:貫穿鎮寧自治縣100多公里交通主幹線特色產業帶。“三片”:南片區主要發展李子、火龍果、錯季節早熟蔬菜;中片區主要發展核桃、茶葉、草地生態畜牧業、冷水魚養殖;北片區主要發展蛋雞、優質桃、櫻桃、精品蔬菜種植等。“三園”:打造北盤江萬畝精品水果現代高效農業產業園區、鎮寧蛋雞生態牧養現代高效農業產業園區、大寨現代高效農業扶貧示範園區)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佈局。

全縣上下接令而行,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大決戰鏗鏘打響。縣委領導帶頭深入一線、分片包保、領兵作戰。黨員幹部主動深入基層一線帶領群眾,一個村一個村推進,一個鄉鎮一個鄉鎮攻克,與時間賽跑,與貧困叫板,一幅波瀾壯闊的奮鬥畫卷徐徐展開。

「脱贫攻坚」勠力同心战贫困 砥砺奋进奔小康——镇宁自治县抓党建兴产业促脱贫工作纪实

六馬蜂糖李

六馬鎮擁有獨特的亞熱帶低熱河谷氣候,是鎮寧李子產業發展的核心區域,也是全縣產業結構調整任務最重的鄉鎮。面對困難,全鎮黨員幹部沒有一個人退縮,掛出作戰圖、制定時間表,輪班作戰,提前完成了結構調整任務,打出一場漂亮的產業扶貧攻堅戰。

如今,六馬鎮15萬畝蜂糖李喜獲豐收,過去的荒山變為群眾脫貧致富的“花果山”。弄袍村支部書記陳興五說:“現在,各級領導、駐村工作組、脫貧攻堅突擊隊十多號人駐紮在我們弄袍,幫助我們把合作社建強,把產業壯大。今年1.8萬畝李子贏來大豐收,87戶貧困戶預計增收150萬元。”

這些只是鎮寧黨建引領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在鎮寧這片土地上,處處湧動著希冀和喜悅,全縣14個鄉鎮(街道),通過“支部+合作社+貧困戶”“黨委+園區+貧困戶”等多種形式,切實找準基層黨建與經濟發展的結合點,利益聯結到村到戶、產銷對接到村到戶,不斷提高產業發展的組織化和規模化水平,全縣“一廊、三片、三園”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佈局基本形成,過去零星化、碎片化產業連接成片、化整為一,荒山荒坡全部得到改良,沉睡的土地資源被喚醒,農村發展有了新活力。

目前,全縣實現精品水果種植面積25.95萬畝,蔬菜種植面積26.18萬畝,茶葉種植面積6.96萬畝,中藥材種植面積1.35萬畝,共覆蓋帶動貧困戶3533戶2.12萬人。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0.89億元,同比增長7.1%,位居全市第二。

支部發力,立足實際抓產業

群眾富不富,關鍵看支部。在產業扶貧中,一個支部就是一個戰鬥堡壘。沐浴著產業發展的春風,鎮寧自治縣194個村黨支部就像發芽的種子,迸發出強大的力量,通過“支部+公司+農戶”模式,成立村集體專業合作社478個,建立產業基地67個,實現村村都有合作社,村村都發展特色產業。

“村裡成立合作社後,我用家裡5畝地入股種植食用菌,年底能得到數千元的分紅。”“我這個餐館能開起來真的要感謝合作社幫忙設計規劃,不然哪能修得這麼好。”……合作社建立後,村黨支部積極發揮作用,黨員幹部“各顯神通”,為群眾找尋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村民陳懷武一邊忙著製作辣椒醬,一邊高興地說:“我們合作社剛試驗出的食用菌辣椒醬,周圍群眾試吃後反饋都特別好。再好好調調味道,相信市場前景一定好。”陳懷武雖已脫貧,但家中還有3個殘疾人,生活擔子仍然很重。在村黨支部書記張學凱的幫助下,平時做菜手藝不錯的他,成為合作社辣醬深加工研發隊伍的負責人,專心打造屬於馬鞍山自己的深加工品牌。

山路蜿蜒盤旋,順勢而下,來到本寨鎮雙龍井村的芋頭種植基地,村黨支部書記韓春志正帶領合作社群眾搶抓春耕時令種植芋頭。你挖坑,我播種,他蓋土,不一會,一片又一片的芋頭就在大家的合作下種好了。村民張仁琴雖已年過花甲,但依舊精神矍鑠,她揮著鋤頭笑著說:“我是合作社一份子,趁著現在還做得動,我也要為合作社盡一份力。合作社效益好了,我的日子也跟著好。”

昔日的雙龍井村,大部分土地貧瘠,廣種薄收。如今,在“村社合一”合作社的引領下,結合當地種植芋頭的傳統習慣,大規模種植芋頭532畝,利益聯結到戶到人,戶均預計實現增收2000餘元。

像這樣支部引領發展的例子還有很多。鎮寧自治縣為助力基層黨建引領脫貧攻堅,向110個貧困村,每村注入100萬元,通過支部領航、能人帶動,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實現貧困村抱團發展,每年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上,全縣發展規模養殖場213個,發展火龍果1.7萬畝、精品櫻桃5.4萬畝、蜂糖李3.6萬畝,芒果1.75萬畝。其中,鎮寧櫻桃、蜂糖李成為知名特色品牌,榮獲國家地理標識,產業扶貧的成效進一步顯現。

黨員帶動,抱團群眾興產業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幹部。近年來,鎮寧自治縣從農村黨員幹部源頭抓起,按照“將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將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將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村幹部、將村幹部培養成產業示範戶”“四培養”要求,大力實施黨員幹部素質能力提升工程,採取“走出去學,請進來教、送下去講、派出去練”等方式,先後舉辦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培訓班36期,組織農村黨員、村幹部1124人次到山東壽光、貴陽花溪等地進行培訓,進一步提升村幹部的履職能力,推動農村黨員示範帶頭作用的發揮,切實激活扶貧的“一池春水”,助力地方產業發展。通過培訓,全縣村幹部中,42.7%的“雙帶”能力有了明顯提升,23%農村黨員帶頭入股合作社,領辦創辦扶貧產業。

極貧鄉鎮簡嘎鄉的磨上村,昔日荒坡變成了火龍果園。隨著火龍果“火了起來”,磨上村群眾的日子也越來越好。

磨上村黨支部書記李穩定,是黨員致富帶頭人培養成村幹部的典型之一。幾年前在外打工的他回鄉種植火龍果,第一個開上了寶馬車,成為村裡的致富能手。2016年,正值極貧鄉鎮脫貧攻堅戰在簡嘎全面打響,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李穩定接過接力棒,當選磨上村黨支部書記。“剛當支書那會,村裡還沒有像樣的產業,我特別著急。”回想起當時的場景,李穩定頗多感慨。

“壽光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說得對!一個農民富不算富,要千千萬萬個農民富了,那才叫富。”李穩定從山東壽光參加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培訓班回村後,頂著壓力,摸著石頭過河,帶頭流轉100畝土地種植火龍果。火龍果初現成效後,他又發動普通黨員帶頭種植火龍果,成立“村社一體”合作社。同時,採取“1+N”包保模式,組織黨員動員群眾通過土地入股、資金入股、項目入股等形式加入合作社抱團發展。

黨員王忠祥現在是磨上村合作社的種植大戶,帶動包保了17名困難群眾,都是由他親自“手把手”培訓火龍果的種植技術。從李穩定一個人獨自為戰,到全村43名黨員群眾的合力攻堅,磨上村成為產業扶貧的致富典型。目前,磨上村火龍果種植面積1400畝,貧困戶戶均增收4000餘元,於2017年底成為簡嘎鄉第一個減貧摘帽的村。

好日子是拼出來的,好前景是幹出來的。在脫貧攻堅一線,奮力攻堅的還有第一書記們。全縣194個村,處處湧動起第一書記實幹苦幹加油幹、合力攻破貧困的熱潮。

「脱贫攻坚」勠力同心战贫困 砥砺奋进奔小康——镇宁自治县抓党建兴产业促脱贫工作纪实

馬廠鎮吳關村食用菌大棚

春風行動以來,馬廠鎮吳關村第一書記徐小虎,積極協調農業技術專家,舉辦生薑、辣椒種植培訓班,教授貧困戶種植技術,讓貧困戶習得一技之長,不斷加快產業扶貧步伐。困難群眾駱光敏在地裡笑著說:“徐書記為人親切,以前我只會種包穀,在他的培訓幫助下,我成了村裡種辣椒一把好手。”

精準選派第一書記,是中央提出脫貧攻堅“六個精準”基本要求之一。鎮寧自治縣堅持圍繞脫貧攻堅排兵佈陣,把好乾部放到一線錘鍊作風、砥礪品質。選派52名後備幹部擔任第一書記,建立“三定三諾兩評一考”制度(即:定清目標任務、定細工作計劃、定好工作職責,向群眾承諾、向鄉鎮承諾、向派出單位承諾,基層群眾評、鄉鎮街道評,鄉鎮黨委年終考評),將工資、獎勵、幹部任免、政治待遇等同駐村實績“捆綁”,著力打造一支善打硬仗、能打勝仗的脫貧攻堅“特戰隊”。今年來,第一書記協調幫扶資金9872萬元,解決困難問題1031個,化解矛盾糾紛445起,全覆蓋成立“黨社聯建”合作社384個,帶動1.2萬貧困人口脫貧。

黨旗引領脫貧路,桃紅李綠映日紅。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脫貧攻堅的道路上,瀑鄉兒女正以時不我待的精神和捨我其誰的決心,向貧困發起最後總攻!(鎮寧自治縣委組織部 田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