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艘长江采砂船躲入东荆河芦苇荡,湖北仙桃公安和水务执法人员登船查扣

24艘长江采砂船躲入东荆河芦苇荡,湖北仙桃公安和水务执法人员登船查扣

20余艘采砂船躲进芦苇荡

24艘长江采砂船躲入东荆河芦苇荡,湖北仙桃公安和水务执法人员登船查扣

东荆河仙桃沙湖段,是长江放壕的地方。每到汛期,长江水倒灌,野鱼沿着东荆河口那片芦苇丛生的黄滩逆流来产卵;秋冬退水,鱼儿顺流落入渔网。

接下来的几天里,陆陆续续有大船开进来。几天的功夫,20多艘大船几乎将整个河面覆盖了,“从来没在东荆河里看到过这么大的船,还一下来了这么多,我们的小渔船出入都很不方便。”

而在船尾,却是一个巨大的砂仓,仓底还有一层江砂。“这个砂仓,能装2000吨江砂。”工作人员介绍。而在砂仓上方,则密布着巨大的管道等采砂设备。

24艘长江采砂船躲入东荆河芦苇荡,湖北仙桃公安和水务执法人员登船查扣

而像这艘船一样的采砂船,在东荆河里有24艘之多。放眼望去,连绵数公里,看不到尽头。不少地方有三艘这样的船并排停着,占满了整个东荆河河道。

躲避长江非法采砂整治

根据事后调查,这些采砂船,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安徽和江西。巨大的采砂船进入狭窄的东荆河,源于长江对非法采砂的严厉打击。

长江流经湖北1061公里,全省5公里以上的河流4231条,砂石资源丰富。近年来,砂石价格逐年攀升,在暴利驱使下,非法采砂屡禁不止,严重危害河道堤防安全和流域水生态。

近日,湖北省政府印发《湖北省河道非法采砂整治工作方案》。《方案》明确十大任务,重点从船舶源头管控、重点河段监管、联合执法、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着手,以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决心,大力整治河道非法采砂,在2020年底前,基本清除“三无”(无船名船号、无船籍港、无船舶证书的船舶)采砂船。

6月上旬,湖北省水利厅组织的联合打击非法采砂活动中,在武汉、咸宁、荆州交界水域抓扣了近100条非法采砂船只,长江委对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情况进行暗访式巡检查,在该交界水域又发现了非法采砂行为,偷采砂行为屡禁不止,甚为猖獗。近期,长江委砂管局联合湖北省水利厅在武汉市汉南区召开非法采砂集中整治行动动员会,计划在长江干流武汉、咸宁、荆州交界水域,开展为期两周的非法采砂集中整治行动。

湖北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三无”采砂船,要拆除采砂机具、强制集中监管直至没收拆解。

正是为了躲避长江上的集中整治,这些采砂船才在长江流域选择支流躲藏起来。“进入东荆河的这些船只,几乎都是‘三无’采砂船。”仙桃市水务局工作人员介绍。

特警登船依法查扣采砂船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采砂船不仅铤而走险疯狂盗采,甚至面临检查时还联合抗法。考虑到这一情况后,仙桃市决定以政府主导,税务部门牵头,公安部门配合,对进入东荆河的非法采砂船进行查扣。

有关部门初步了解,躲进东荆河的采砂船,平均每艘上都有五六人,全部船只加起来有一百多人。为了配合水务部门执法,6月14日晚,仙桃市公安局紧急调集20名特警,联合沙湖派出所民警和仙桃市水务局水政监察支队的执法人员赶到现场。

24艘长江采砂船躲入东荆河芦苇荡,湖北仙桃公安和水务执法人员登船查扣

“如果发现执法人员,这些采砂船有可能集体逃离东荆河,这些大船冲起来,后果不堪设想。”在权衡利弊后,特警决定先登上最靠近长江的那艘船。

当晚22时许,特警乘坐小船,进入到两艘采砂船中间的缝隙。一声令下,特警利用绳索,分批登上这艘安徽籍的采砂船。

24艘长江采砂船躲入东荆河芦苇荡,湖北仙桃公安和水务执法人员登船查扣

上船后,特警立即将采砂船控制起来,并指令船员将船横在东荆河中,阻住后面船只进入长江的航道。

看到特警登船,堵住了逃跑的河道,这20多艘船只上面的人员匆忙下船逃离,很快消失在芦苇荡中。

船上采砂设备正在拆解

次日,前一晚逃走的人陆续回到船上。而此时,水利部门的调查也遇到了瓶颈:“没人承认是船主,个个都说是打工的,而且拒不承认在长江里曾经采过砂。”

根据省水利厅的指示,仙桃市水务局组织人员,依法对这些“三无采砂船”上的采砂设备进行拆解。

而即将到来的汛期,更让所有的人捏了一把汗。“这么多船只停在东荆河里,影响东荆河的行洪。”仙桃市水务局工作人介绍,东荆河是江鱼逆流进入五湖的重要通道,这么多大船停靠在河道里,也影响江鱼的进入,进而影响以放壕为生的五湖渔民的收成。

“我们下一步将加快拆解的速度,等待省里对这些船只具体的处置措施。”仙桃市水务局水政监察支队工作人员介绍,非法采砂危害重大,根据《湖北省河道非法采砂整治工作方案》,对非法采砂船将保持高压态势,“不管躲到哪个河道,都会有当地的水政监察和公安民警等着。非法采砂船无处藏身,伸向长江的‘利爪’才能斩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