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一体分两岸 细数还有多少国宝隔海相望

国宝一体分两岸 细数还有多少国宝隔海相望

1948年至1949年初,国民党当局分三批共2972箱将故宫文物运抵台湾,而“中研院史语所”、“中央图书馆”及“中央博物院”等的文物精品也随之而行。其中,故宫文物有65万件,包括书画器物精品7万多件,其余为书籍、档案。运抵台湾的故宫文物虽仅是小部分,但多为精品。除了《富春山居图》,最为知名的隔海分离文物还有:

国宝一体分两岸 细数还有多少国宝隔海相望

《快雪时晴帖》

国宝一体分两岸 细数还有多少国宝隔海相望

《伯远帖》

“三希堂”法帖

王羲之之侄王珣的《伯远帖》、王羲之之子王献之的《中秋帖》在北京故宫,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三希堂”法帖指的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 《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乾隆皇帝酷爱书法,于是在自己卧室旁专门设置了一间小暖阁,用于珍藏3幅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平的名帖,以供他随时观赏。后来此阁被乾隆皇帝亲自命名为 “三希堂”,而藏于此阁内的《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就被后人统称为“三希堂”法帖。王羲之侄子王珣的《伯远帖》、王羲之之子王献之的《中秋帖》现在北京故宫,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现存台北故宫。

《快雪时晴帖》随故宫文物南迁来到了台北故宫博物院。而《中秋帖》和《伯远帖》早年流出北京故宫,1951年现身香港拍卖市场。周恩来总理得知消息,批示立即成立“香港秘密收购小组”,终以50万元港币的价格将《中秋帖》与《伯远帖》带回北京。从此,“一希”在台北,“二希”在北京,隔海相望。

《清明上河图》

国宝一体分两岸 细数还有多少国宝隔海相望

《清明上河图》故宫藏本

真迹在北京故宫,清院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明代仇英所绘的《仇本清明上河图》在辽宁省博物馆。

国宝一体分置两岸:《清明上河图》台藏9个版

《清明上河图》乃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清明上河图》真迹在问世后的800多年里,一直是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它曾经5次进入宫廷,4次被盗出宫,演绎出许多传奇的故事……《清明声名显赫,广受青睐,仿摹者众多。有人统计,现存《清明上河图》有30多版本,其中内地藏10余个版本,台湾地区藏有9个版本,光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就藏有8个版本。不过最著名的是以下3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作者张择端,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所以被称为《清明上河图》故宫藏本。

第二个版本是吴门四家之一,明代著名画家仇英,根据“清明上河”这一题材,参照“宋本”的构图结构,以明代苏州城为背景,重新创作了一幅全新画卷,风格与宋本迥异。“仇本”也是后世众仿作鼻祖,被称为仇英仿本,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如今互联网上流传的很多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全景图片其实便是这个版本的作品。

第三个版本是在乾隆元年(1736年)由清宫画院5位画家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合作画成,可以说是按照各朝的仿本,集各家所长之作品,再加上明清时代特殊风俗,因此增加了许多丰富的情节,是画中极精之作。这个版本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被称为清院本《清明上河图》。

《满文大藏经》

国宝一体分两岸 细数还有多少国宝隔海相望

《满文大藏经》在清代又称《国语大藏经》,它是清代继《四库全书》之后又一巨大的文化工程,刻竣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满文大藏经》是以汉文《大藏经》及藏文《甘珠尔经》为底本,翻译、刊刻而成的佛教典籍总汇,代表着清雕版印刷及装潢的最高水平,是“康乾盛世”的产物。

《满文大藏经》共印制了12部,至今仅有一部复现于世,不过数万片梨木经书与108函印本俱全,其中32函庋存台北故宫,经板与76函藏于北京故宫。

《四库全书》

国宝一体分两岸 细数还有多少国宝隔海相望

文渊阁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文津阁本在国家图书馆,文溯阁本在甘肃省图书馆,文澜阁本今藏浙江图书馆。

《四库全书》于清乾隆年间编纂,从1772年开始,经10年编成。作为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它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装订成36000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四库全书》完成至今的200多年间历经沧桑,多份抄本在战火中被毁。其中文源阁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杭州文澜阁藏书楼1861年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后由藏书家丁氏兄弟整理,才抢救回原书的四分之一,于1881年再度存放入修复后的文澜阁;文澜阁本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又有一次大规模修补,目前大部分内容已经恢复。因此《四库全书》今天只存3套半,其中文渊阁本原藏北京故宫,后经上海、南京转运至台湾地区,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部)。文溯阁本1922年险些被卖给日本人,现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津阁本于1950年调拨到中国国家图书馆,这是目前唯一一套原架原函原书保存的版本。而残缺的文澜阁本则藏于浙江省图书馆。

《自叙帖》

国宝一体分两岸 细数还有多少国宝隔海相望

唐代怀素的《自叙帖》独具“珠椟合璧”的涵义,当年因日军侵略,故宫文物管理人员曾以为暂避一时战火就会平息,只带走了帖册,而将由珍稀木材制作的椟匣留在了北京,现在帖藏台北,匣藏北京。

成周铃

国宝一体分两岸 细数还有多少国宝隔海相望

成周铃是一对仅存的西周早期有铭文的青铜乐器,传世仅两件,一件阳文的藏于北京故宫,一件阴文的藏于台北故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