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便利的木结构在历史建筑形式中,现已堪称“国宝”

历史记载我国木结构应用已经有很久远的历史了,早在辽朝(1056年)的山西省应县木塔是我国较早的木结构建筑。我国古代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因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扬木材受压和受弯之长,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国的古代建筑为何以木结构为主。

灵活便利的木结构在历史建筑形式中,现已堪称“国宝”

灵活便利的木结构在历史建筑形式中,现已堪称“国宝”

灵活便利的木结构在历史建筑形式中,现已堪称“国宝”

要想真正说清楚中国古代建筑为何以木结构为主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可从文化取向、建筑目的、建筑理念上来分析中国古代建筑何以形成木结构的主流?中国古代建筑的主流是木结构,而欧洲古建筑的主流是石结构,两者间的差别十分明显。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以笔者的管见,大约有如下几种可能。

其一是建筑目的方面。西方人往往会花上百年的时间,去建造一座大教堂,因为它是彼岸的,而不是现世的,建造者也就并不期待在很短的时间内建造成功。而中国古代的主流建筑是为现世的人建造的,如帝王的宫殿、苑囿,政府衙署与各种不同等级的住宅,这是中国建筑的主流部分。

灵活便利的木结构在历史建筑形式中,现已堪称“国宝”

灵活便利的木结构在历史建筑形式中,现已堪称“国宝”

灵活便利的木结构在历史建筑形式中,现已堪称“国宝”

灵活便利的木结构在历史建筑形式中,现已堪称“国宝”

其二是文化取向方面。西方人对石头有着特殊的爱好。古代希腊神话中,遭遇大洪水的人类,是通过石头再造出来的,石头是创造人类的物质,因而,用石头建造最重要的建筑,也是合情合理的。中国的情况就不一样,古代中国人讲求阴阳五行。五行中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对应五个方位(西、东、北、南、中)。其中,土代表中央,代表负载万物、养育万物的大地,代表国家的社稷坛,因此,土德就具有了很高的地位。五行中的木,代表的是春天,是东方,是象征生命与生长的力量。五行中所代表的中国人最崇尚的五种材料中,只有土与木是最适合建造为人居住的房屋的,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材料。

灵活便利的木结构在历史建筑形式中,现已堪称“国宝”

灵活便利的木结构在历史建筑形式中,现已堪称“国宝”

灵活便利的木结构在历史建筑形式中,现已堪称“国宝”

其三是建筑理念方面。古代罗马建筑师,早在2000年以前,就提出了坚固、实用、美观的建筑三原则。建筑首先要坚固,坚固与久远是联系在一起的,欲求坚固与久远,石头是最恰当的建筑材料。另外,西方人关注建筑的外在的美,即建筑应该给人以愉悦的感觉。因而,十分重视建筑的外部造型,但在西方文化中,对于建筑之内部空间上的品质,却讨论的不多。无论建筑多么巨大,室内多么阴沉,只要坚固耐用,只要外观愉目,就是好的。中国人则不同,古代中国人既不求建筑坚固久远,也不简单地将建筑外形的美观作为一个目标。中国人更多地追求是空间的适宜与阴阳的和合。

灵活便利的木结构在历史建筑形式中,现已堪称“国宝”

灵活便利的木结构在历史建筑形式中,现已堪称“国宝”

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灵活便利的木框架结构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理性与智慧,若从理论上,将这一问题阐释的十分清楚,还需要大量考证发掘与旁征博引的功夫。但无论如何,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中西方传统建筑各有其最可宝贵的优点。西方建筑的优越之处大家谈论的比较多了,而中国建筑以其灵活便利的木框架结构,更易于创造灵活多变的空间;用可以再生,且不会造成污染的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更具有环境的可持续性;建筑物的两山与北面是厚重的墙,而面临庭院的正面是轻盈的门窗格栅,房屋的进深十分适中,这样的格局,既阻挡了西北风的侵袭,也接纳了充足的阳光与空气,还用坡屋顶防止了夏日的暴晒,其中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理性与智慧。

灵活便利的木结构在历史建筑形式中,现已堪称“国宝”

灵活便利的木结构在历史建筑形式中,现已堪称“国宝”

感谢您的关注和转发,河南丙盛木业愿与您一同欣赏世界各地木屋风采,破除行业壁垒,共同学习交流木结构方面的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