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中藥師——止血藥

止血藥,主要是具有制止機體內外出血的藥物,性味多不同,但是卻都兼有清熱涼血、化瘀、散寒溫經的功效。主治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和各種創傷出血。止血藥按照性味功效和臨床應用主要分為四類:涼血止血藥(清血分之熱而止血)化瘀止血藥(消散瘀血而止血)收斂止血藥(收澀止血)溫經止血(善於溫脾陽,固衝脈而統攝血液達到止血)臨床上應注意:大出血者,要急補大補元氣之藥,以益氣固脫;對於淤血未盡者,應酌情加以活血化瘀藥以免留淤。

執業中藥師——止血藥

止血藥考綱要求的的和近年來常考的藥物有苧麻根,地榆,蒲黃,雞冠花,大薊,白茅根,炮姜,艾葉,槐花,側柏葉,三七,小薊,白及。

執業中藥師——止血藥

是該瞭解的時候了!

1.大薊:治血熱出血之要藥,功效:涼血止血,主治:熱毒臃腫

2.地榆:最適宜下焦出血,只能治燙傷,不能治燒傷。功效:涼血止血,解毒斂瘡。

3.小薊:功效:涼血止血,散瘀消腫

5.白及:最宜肺胃損傷之咳血、吐血以及肺胃咳吐膿血;功效:收斂止血,消腫生肌(考點:白及--白嫩的肌膚-消腫生肌)

7.茜草:生用活血涼血化瘀通經(血瘀有熱之經閉及跌打腫痛),炒炭用化瘀止血(血瘀夾熱之出血);功效:涼血,祛瘀,止血,通經

8.蒲黃:(規律:水生植物,符合以水利水)功效:活血祛瘀收斂止血,利尿通淋

9.艾葉:虛寒出血之要藥。功效:溫經止血,散寒止痛(考點:艾葉適合女性病症,有一定安胎功效)

執業中藥師——止血藥

二類藥物

10.槐花:治肝火上炎目赤頭痛之良藥。功效:涼血止血,清肝瀉火

11.側柏葉:功效:涼血止血,祛痰止咳,生髮烏髮

12.苧麻根、蘆根、白茅根都能利尿,苧麻根具有安胎功效

13.仙鶴草:收斂止血、止痢截瘧,解毒、殺蟲、補虛(補虛藥:火麻仁、仙鶴草、三七)

14.炮姜:溫經止血

止血藥中:具有溫經止血的藥物只有艾葉和炮姜

三類藥物

15.棕櫚炭、藕節:收斂止血

16.紫珠葉:收斂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腫

17.血餘炭:收斂化瘀止血,利尿

18.雞冠花:收斂止血涼血,止帶,止痢

19.景天三七:化瘀止血,寧心安神,解毒

執業中藥師——止血藥

​【常考配伍】

(1)蒲黃配五靈脂:兩藥合用,無論生用還是炒用均能活血止痛,化瘀止血,善治血瘀胸脅心腹諸痛及血瘀出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