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聊器材」尽管没有T05的完美,但它们还是走出了自己的风格

上市10年,蝴蝶Tenergy 05(简称T05)从横空出世时,就收获了众多的拥趸。时至今日,论及外套中的神胶、极致性能的泰山北斗,T05为首的Tenergy系列依然让人难以望其项背。这一切都与其自身强大的旋转制造能力、强力反弹特点、强悍的底劲和全面均衡的性能息息相关。而在寻找T05替代品的过程中,世界各地的球友也在不断奔跑,追寻着。

当回望身边那些曾经使用T05而后又“放弃”T05的球友时,你会发现,其实还是有其替代品的。因为均衡不代表着完美,只要胶皮的特点与我们自身的技战术匹配了,那就是适合。而且可能比T05更适合我们。

「精英聊器材」尽管没有T05的完美,但它们还是走出了自己的风格

他选择了多尼克F2。

高密德套F2作为一面经典不过时的反手胶皮,是有其光辉历史和独特之处的。虽然制造旋转的能力已经不及现如今很多蛋糕海绵的外套,但是易控、防御稳定、弹击爽快。之前使用T05放在反手位的他,之所以最后选择了F2,是因为反手主要起一板下旋后,就进入了上旋相持,而且以快拨和弹击的手法为主。并不是靠旋转得分,而是通过落点和速度取胜。在弹击和速度感方面,F2无疑比T05更容易打透,且更快更爽脆。尽管旋转和底劲有些不如,但这不是他所需要的。

「精英聊器材」尽管没有T05的完美,但它们还是走出了自己的风格

他选择了Omega IV Asia。

选择Omega IV (简称O4)的他,正是Tenergy系列的热辣粉丝之一。而放弃T05的原因很简单,竟然是T05太贵。毕竟O4只是一半价格。而O4也许是笔者,也是这位朋友打过的反手外套中手感最接近T05的了。在发球、台内短球的控制、薄摩擦上,都很接近T05;尽管发大力后,海绵有些许失控,感觉支撑力不如Tenergy系列的海绵。但是放在反手位使用,已然绰绰有余。

「精英聊器材」尽管没有T05的完美,但它们还是走出了自己的风格

他选择了Victas V>15 Limber。

不仅仅因为他是丹羽孝希的粉丝。V>15 limber比T05甚至T05 FX都更软,更容易打透。海绵上没有T05和T05 FX那么韧。越韧的海绵固然更容易制造强大的底劲,但却不容易透。透,意味着容易控制,同时,弹击起来更容易借助球板的力量。他选择了V>15 limber之后,相比T05,除了弹击的速度更快,防守上也更有数。同时,接发球不像原来那么吃转了。因为T05的旋转制造能力强大,也意味着可能更容易吃转。

「精英聊器材」尽管没有T05的完美,但它们还是走出了自己的风格

他选择了狂飚3-50。

打了多年反手外套的他,一直留恋狂飚胶面那种起下旋十分稳定的感觉。这可以理解。毕竟是粘性胶面的优势。尽管T05总体性能均衡强大,不过考虑到他反手以搓球和拉一板高吊为主,接着就转为正手拉冲,他最后还是觉得狂飚3-50让自己更有把握。3-50的海绵弹性没有T05那么强,相对还是好控点。

「精英聊器材」尽管没有T05的完美,但它们还是走出了自己的风格

他选择了优拉快冲。

最开始他还是像大多数人那样,选择了最高端性能的T05作为正手使用。他直板正手是打外套的,但不怎么会拉球。用T05时,感觉攻球有点打不透海绵,不够脆,不够线性。最后他发现了快车冲锋号。从击打的角度来说,快冲兼具高速度和很不错的力量。尽管在旋转制造和二跳下扎程度不如T05,但对于以快攻为主要技术的他而言,反而更适合。

「精英聊器材」尽管没有T05的完美,但它们还是走出了自己的风格

他选择了挺拔MX-P。

跟那些正手选择骄猛银V、多尼克S1的人类似,他们从狂飚这类硬质海绵的粘性套胶过渡而来。除了希望胶面有十足的咬球感之外,海绵最好硬实些、脆性点。T05对于他们来说,海绵有些柔弹而韧,反而支撑力没有硬质海绵那么实在。而且他们的拉球手法深受狂飚时代的影响,经常需要依赖薄摩擦的技术。而以变革MX-P和银V为首的德套,在胶面的咬球感确实上乘,过渡过来并非难事。

T05固然可以称之为神胶,无论旋转、速度还是底劲,都达到了极大的均衡。然而,当我们试图去寻找它的替代品时,也许,一味地苛求尽可能与T05性能接近的,反而不理性。依托于个人技术特点的分析,扬长避短地去选择不完美但有特点的,可能更为合适。

运营人员:H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