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N专家:世界杯的失利,与梅西是否伟大并无关系

ESPN专家:世界杯的失利,与梅西是否伟大并无关系

在输给法国之后,阿根廷结束了自己的2018年世界杯之旅。而用国际大赛的冠军奖牌来衡量一名球员是否伟大的观点,再度使得梅西出现在了争议的漩涡之中。EPSN作者Gabriele Marcotti就撰文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用2018年世界杯的失利,作为反驳“梅西是历史最佳”的重要论点,是愚蠢的。

阿根廷对阵法国的比赛,会是我们在世界杯舞台上最后一次看到梅西的表演吗?输给法国之后,每个阿根廷人都显得垂头丧气,梅西更是如此。平心而论,梅西做了自己所能够做的一切。这场对阵法国的八分之一决赛中,梅西送出了两次助攻,助攻梅尔卡多和阿圭罗攻破了法国的大门。不过这一切看起来,远不足以帮助阿根廷取得最终的胜利。

告别俄罗斯,我们开始了新的四年倒计时。2022年,世界杯将在卡塔尔进行,而那个时候的梅西将年满35岁。从理论上来说,那届世界杯的梅西仍旧有机会,再一次去争夺世界杯冠军头衔。不过,翻看历史的时候我们也会发现,其实只有三名球员在35岁的时候,仍旧能够在世界杯的舞台上获得首发,并最终跟随球队举起大力神杯:1962年的尼尔顿-桑托斯(Nilton Santos)、1982年的迪诺-佐夫(Dino Zoff),以及2014年的克洛泽。

历史告诉我们,这样的事情是可能发生,但也告诉我们,这样的事情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我们所谈论的是梅西,是一个五度获得金球奖,斩获四个欧冠冠军,为巴塞罗那攻入了552粒进球的阿根廷球员。

所以,这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吗?

与尼尔顿-桑托斯、克洛泽相比,梅西的情况是不同的(并不能够和佐夫相比,毕竟人家是一个门将)。尼尔顿-桑托斯在1962年世界杯上跟随桑巴军团举起了大力神杯,而当时巴西国家队阵中拥有迪迪(Didi)、齐托(Zito)、加林查、德扎马-桑托斯(Djalma Santos)以及贝利。至于克洛泽,他在2014年世界杯上曾三度首发,攻入一粒进球。同时他的队友们亦相当出众。或许在2022年之时,梅西能够拥有更好、更强的队友,但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尼尔顿-桑托斯,还是克洛泽,他们在球队中所得到的支持远要强于梅西。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尼尔顿-桑托斯、克洛泽都是各自球队的关键球员,并且为球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他们并非是球队唯一依靠的球员。换而言之,

当年巴西和德国的成功,并非是个人英雄主义式的成功,荣耀属于整个团队。

而这也就是梅西所遇到的问题。诚然在2022年的时候,阿根廷这样的问题可能得到解决,但岁月催人老,年龄并非是一个感性的观点,亦不是一种心态。我们年龄的增长,意味着我们身体素质的下滑,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尽管身体衰老的过程是可以延缓的,但这一过程绝非能够阻止的。即便是梅西,他也无法做到。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说,2022年世界杯之时,即便35岁的梅西尚且有出战的能力,即便最后阿根廷举起了大力神杯,梅西也不太可能上演独角戏。请允许我用一种悲伤的说法来描述这一事实:梅西不可能成为贝利,或者马拉多纳那样的球员(尽管这样的言论可能会引起争议,但事实就是如此。无论是梅西,还是C罗,他们都没有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即便C罗在2016年的时候跟随球队举起了欧洲杯的冠军奖杯,但世界杯仍旧会成为他心中的痛)。

ESPN专家:世界杯的失利,与梅西是否伟大并无关系

2018年世界杯的失利,会成为反驳“梅西是历史最佳”的重要论点吗?

这样一个论点无疑是存在的,但用这样的论点去攻讦,绝对是不应该的。因为这样一个标准是愚蠢的,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人不可能控制所有事情。1998年世界杯上,齐达内跟随高卢雄鸡举起了大力神杯,但如果没有队友们在加时赛中击败巴拉圭,在点球大战中拼下意大利,齐达内又如何能够站上世界杯的领奖台。2006年世界杯上,齐达内给球迷们留下了一个落寂的背影,而没有齐达内的法国最终输给了意大利。

梅西可以在脑海中不断重演2014年世界杯决赛(阿根廷对阵德国),通过不断的推演,是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更好办法,梅西肯定也明白,他并非能够控制所有事情,比如伊瓜因所错失的破门机会。足球是一个团队运动,球员个人的表现并不能够完全左右比赛最终的结果,将团队的成就和个人成就划等号,无疑是不准确的。

或许在从俄罗斯回家的路上,梅西也在思考自己目前所参加的四届世界杯,以及这四届世界杯中自己的不同。2006年德国世界杯上,十几岁的梅西初出茅庐,这位在联赛中只不过首发11次的阿根廷球员,在那届世界杯中三次出场,两次是替补。虽然梅西在那届世界杯上取得了进球,但由于罗伯托-阿本丹泽里受伤,所以佩克尔曼决定用朱利奥-克鲁斯替换下梅西,而这也意味着梅西在阿根廷对阵德国的四分之一决赛中没有发挥一点儿作用。最终,点球大战中的失利,使得阿根廷遗憾而归。

2010年南非世界杯,阿根廷足协选择马拉多纳作为球队主教练,这无疑是给当年的潘帕斯雄鹰贴上了一个“愚蠢”的标签。尽管梅西在这届世界杯上有着出众的表现(虽然没有得分,但他在支援球队进攻上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但他们最终还是倒在了四分之一决赛,倒在了德国战车脚下。

然后就是2014年巴西世界杯。那届世界杯上,带着队长袖标的梅西,在伤病袭击的情况下,仍旧是拼尽全力,帮助阿根廷小组出线,并最终一路杀到了决赛。然而在决赛中再次遭遇德国的阿根廷,还是没有能够取得胜利。或许梅西在这届世界杯上的金球奖,就是阿根廷球迷唯一的安慰。

桑保利治下的阿根廷,其实和出征2010年世界杯的阿根廷并没有太多区别,都是如此的混乱。或许唯一的不同,就是桑保利并非马拉多纳那样的国民偶像。所以他的所有错误都被放大、再放大。或许桑保利会成为最终的那个替罪羊——就如同马拉多纳在2010年那样,但最终,我们还是会草草地接受,这一代的阿根廷球员并非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伟大。

对于这届世界杯,梅西在内心深处肯定也认同——就如同那些对自己诚实的球员所知道的那样——自己对阵冰岛之时的失点,对阵克罗地亚之时的碌碌无为,正是让阿根廷被迫在小组赛第三轮与尼日利亚生死战的原因。桑保利有他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而梅西也有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对阵尼日利亚的比赛,阿根廷凭借梅西德甲进球,最终戏剧性的2-1击败了对手,让潘帕斯雄鹰得以继续在俄罗斯飞翔,但八分之一决赛中对阵法国,阿根廷这只雄鹰没有能够飞得更远——姆巴佩惊艳的表现,让全世界都为之惊讶,让梅西留下了无限的遗憾。

ESPN专家:世界杯的失利,与梅西是否伟大并无关系

人们对于梅西的争论中,有这样一个焦点:梅西跟随阿根廷出战了四次重大比赛的决赛——其中两次打到了点球大战,一次打到了加时赛——但这样的成绩并不能够让那些认为梅西应该做出更多贡献的球迷们满意。同时,梅西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与他级别相当的球员往往(至少私下里)对自己是最为严格的——可能也会对自己的表现产生怀疑,尤其是在本届世界杯上。

年轻之时的梅西,他的忠诚——甚至是他的爱国热情——也曾被一些阿根廷球迷所质疑。或许这就是因为他13岁离开阿根廷,并且在俱乐部层面所取得的成就比他在国家队所取得的成就更大。

毫无疑问,质疑梅西的爱国热情是愚蠢的,特别是考虑到他在比赛中拼到受伤,以及他站出来抗议阿根廷足协的混乱(梅西曾短暂退出国家队,以抗议2016年美洲杯之后阿根廷足协的混乱)。而且,这只不过梅西的国家队故事的一部分。

如果对于梅西在国家队的表现,一定要有一个简单的定论,那就是:如果你处在一个资源丰富、组织有序的团队中,就如同梅西在巴塞罗那所享受的那样,那么你赢得胜利要容易很多——如果谈战术指导的时候,你所面对的瓜迪奥拉,而不是马拉多纳。如果你需要一个出众的中场搭档的时候,球队为你签下的是拉基蒂奇,而不是告诉你,你只能够和比格利亚搭档。

事实上,阿根廷这样的混乱和不稳定,让梅西承担了更多的压力。

此外,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梅西在阿根廷对阵克罗地亚之前,有过的一场糟糕的比赛:那是今年4月巴塞罗那对阵罗马的欧冠次回合比赛。巴塞罗那在首回合比赛的比赛中4-1战胜罗马,但在次回合比赛中,他们0-3输给了罗马。这场比赛之后,你可以将比赛的失利归咎于教练的错误安排,赞扬对手在次回合比赛中提高了自己的比赛水平,感叹足球这项运动的神奇,但不可否认的是,梅西在这场比赛中表现平平,无精打采。

而这样的事情之所以会发生,很多人都明白:随着年龄的增大,或许在罗马、在诺夫哥罗德这样的夜晚会变得越来越频繁。洛奇-巴尔博亚曾说过一句非常正确的话:时间是不败的。梅西无法让时间为他停留。

但也许,只是也许,梅西能够让它慢下来。也许到了2022年的时候,梅西可以再来一次,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那些喜欢看他比赛的人,为了让那些用世界杯冠军奖牌来评判一名球员,而不是以个人表现来评判一名球员的人闭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