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切除術後常見併發症的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2018版)(上)

胆囊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8版)(上)

本共識中膽囊切除術專指因膽囊良性疾病行單純膽囊切除術(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腹腔鏡及開腹手術),不包括因其他肝膽胰等疾病聯合行膽囊切除術的手術。

本共識循證醫學證據質量等級和推薦強度等級按照GRADE系統進行分級,證據等級分高、中、低、極低4級,推薦等級分強烈推薦和一般性推薦兩級。

1.膽囊切除術後膽源性腹痛與Oddi括約肌功能障礙的診斷:

膽囊切除術後部分患者有持續性或發作性上腹痛,文獻報道其發生率為23.8%~37.0%。膽囊切除術後腹痛大多為膽源性腹痛,其診斷標準為:疼痛位於腹上區和(或)右季肋區,並符合以下條件:

(1)疼痛逐漸加重至穩定水平,持續30 min或更長時間。

(2)發作間歇期不等(不是每天發作)。

(3)疼痛影響患者日常活動或迫使患者急診就醫。

(4)與排便相關性不明顯(<20%)。

支持條件包括:

(1)伴噁心和嘔吐。

(2)疼痛放射至背部和(或)右肩胛下區。

(3)夜間劇烈腹痛。排除膽總管殘餘結石、殘餘膽囊結石、胰腺炎及其他腹腔器質性疾病,膽源性腹痛主要因膽管Oddi括約肌功能障礙(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SOD)造成。

黃志強院士曾指出:膽囊切除術後,膽囊與Oddi括約肌之間原有的協調作用受到破壞,括約肌呈痙攣狀態,膽汁不易排出,膽總管擴張,管壁張力增高,出現右季肋區痛,其中膽總管壁的張力在疼痛發生中起"扳機"作用。

膽管SOD通常是指Oddi括約肌功能異常伴有(或可引起)膽源性腹痛、肝酶升高、膽總管擴張等。目前國際上通用羅馬Ⅳ標準,診斷必須包括以下所有條件:

(1)符合膽源性疼痛的診斷標準。

(2)肝臟轉氨酶升高或膽總管擴張,但非同時存在。

(3)無膽管結石或其他結構異常。

支持標準有:

(1)澱粉酶或脂肪酶正常。

(2)括約肌壓力測定(sphincter of Oddi manometry,SOM)異常。

(3)肝膽核素顯像異常。

膽囊切除術後患者出現腹上區疼痛,首先要排除是否由器質性疾病引起。通過詳細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然後進行常規的肝臟、膽道及胰腺相關血清學檢查和腹部影像學檢查,必要時行胃鏡及放射性核素肝膽閃爍照相。

推薦意見1:膽囊切除術後患者發生典型的膽源性腹痛時,通過詢問病史、體格檢查、血液化驗及必要的腹部影像學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後可擬診斷為SOD。診斷推薦使用羅馬Ⅳ標準。(證據等級:中級;推薦等級:一般性推薦)

二、膽囊切除術後消化功能紊亂相關性腹脹、腹瀉的原因及處理原則

膽囊具有存儲、濃縮膽汁的功能。膽汁進入腸道後可以乳化脂肪,並與脂肪酸結合,形成水溶性複合物,促進脂肪吸收。膽囊切除術後,膽汁不能有效濃縮和規律排放,降低了腸腔內膽汁酸的濃度及膽鹽含量。術後SOD患者由於括約肌功能障礙,膽道壓力升高,膽汁排空緩慢。這些因素都會導致患者術後出現不同程度的腹脹、腹瀉等消化不良症狀。

隨訪開腹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後2~24個月患者,40%~50%存在1~2項腹部症狀,如腹脹、消化不良等 。有文獻報道膽囊切除術後可新發腹瀉、排便頻率增加以及大便鬆散等症狀。術後1周新發腹瀉發生率約為25.0%,術後3個月新發腹瀉發生率約為5.7%。腹瀉的發生可能與膽囊切除術後膽汁流入腸道的節律與流量變化及膽汁酸吸收不良相關。

三、殘餘小膽囊和殘餘膽囊結石

明確殘餘小膽囊及殘餘膽囊結石的解剖位置和膽總管的走行,謹防膽管損傷的發生,同時注意術中行快速冷凍切片病理學檢查排除癌變可能。膽囊切除術後殘餘小膽囊及殘餘膽囊結石的處理仍應以預防為主。術前嚴格把握手術適應證、精準評估及術中精細操作以避免殘餘小膽囊及殘餘膽囊結石。對於腹腔鏡手術中膽囊三角解剖極為困難者應及時中轉開腹,並及時行術中膽道造影檢查。

(未完待續【接下文】)

參考文獻【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