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股东发“猪肉礼包”,却收到监管函,这家上市公司做错了什么?

近年来,上市公司向股东进行“实物分红”已经屡见不鲜,送股派现金现在已经“out”了,免费送游乐场门票,送优质牛肉,送当地特产......

其实上市公司采取这种做法也不难理解,一方面可以赢得市场关注,扩大公司影响力和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可以确实给到股民一些实惠,特别是中小股民,让他们有了真正当股东的感觉。

但是每年向股东赠送自营猪肉产品的德美化工(002054,SZ),这次却“摊上事儿”了。

给股东发“猪肉礼包”,却收到监管函,这家上市公司做错了什么?

股东回馈方案涉广告宣传

德美化工给股东送肉算是一个传统项目了,自2015年起,德美化工每年都会为股东送肉,除了2015年是鲜肉腊肠,2016年至今年送的都是“安心肉品礼盒”。但是今年的礼物却引起了深交所的关注。

给股东发“猪肉礼包”,却收到监管函,这家上市公司做错了什么?

6月26日,德美化工披露了《关于向公司股东赠送“英农安心肉品礼盒”实施方案的公告》,提出凡是截至2018年5月11日下午收市后登记在册的持股股东,每一位可申领公司免费赠送的“英农安心肉品礼盒”一份。公司称,该礼盒中的英农安心肉制品均以英农集团基地直供的“英农草香猪”为原料生产。

给股东发“猪肉礼包”,却收到监管函,这家上市公司做错了什么?

《深交所上市规则》(2018年修订)2.5条规定,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不得含有任何宣传、广告、恭维或者夸大等性质的词句,不得有误导性陈述。

给股东发“猪肉礼包”,却收到监管函,这家上市公司做错了什么?

乍一看,股票涨停,股东无论是在股市还是在餐桌上都能吃肉了,这不是好事吗?但是看一下德美化工近两年的股市表现,就会明白为什么德美的股东会说这是最贵的猪肉了。

2015年-2017年,德美化工股价节节升高,一度从6元上涨至18元左右,市值翻番,股民在二级市场上赚得盆满钵满之时还有猪肉吃,肯定皆大欢喜。

但今年开始,德美化工股价像是坐上了“跳楼机”,市值直线缩水,中间还一度出现7个交易日连续跌停,投资者苦不堪言,戏称今年这猪肉吃的有点贵也就在所难免了。

以纺织印染助剂业务起家的德美化工,近年来逐步形成了精细化学、石油化工和农牧食品三大业务模块并行发展的态势,但是三大板块中的两个(农牧食品、石油化工)表现不佳,也拖累了德美化工的整体业绩。

运营主体连年亏损 却花2亿元投资理财

从事化工制造出身的德美化工,自2011年开始投入农牧业以来,转型并不顺利。2013年~2017年,德美化工农牧业运营主体广东英农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农集团)已连续5年亏损。此次监管函提及的股东回馈方案,所赠送的产品便是德美化工农牧业主导品牌“英农草香猪”。

2011年,德美化工宣布进军农牧养殖行业,2013年农牧业务实现销售,主要围绕打造“草香猪”核心产品,定位于生猪高端养殖。

德美化工在2017年年报中称,公司控股子公司英农集团通过国际先进养猪设备和养殖技术,精选优质牧草调配饲养,供给天然矿泉水,培育出不可多得的健康草香猪,并将打造“猪-沼-草”生态养殖循环系统,有效解决了种植养殖与自然生态的无污染交换,实现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友好对接。

然而,英农集团的业绩却让这头噱头满满的明星“草香猪”显得不那么好看。德美化工大方送肉的背后,是连续5年亏损的农牧食品业务。

给股东发“猪肉礼包”,却收到监管函,这家上市公司做错了什么?

而公司的化工业务营收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仅环戊烷一项利润比上年增加了8.4%,而纺织助剂和异辛烷及聚氨脂类营业利润均出现下降,降幅分别达到7.36%和75.29%。

即便是在运营主体连年亏损的情况下,德美化工仍然投入资金购买现金管理产品。在该公司于6月22日发布的《关于公司购买现金管理产品的公告》上显示,该公司审议通过了《2018年度关于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使用不超过人民币20,000万元闲置自有资金向非关联方金融机构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有保本约定、期限在12个月以内(含)的理财产品,该20,000万元额度可以滚动使用;预计2018年年度滚动使用的累计购买金额不超过50,000万元。

公告还披露,德美化工此前于2017年8月~2018年6月期间,分十次、共购买了4.28亿元的理财产品,除2017年9月在民生银行购买的3千万元为保本并获得高于同期定期存款收益外,均为保本浮动收益型,除两笔未到期外,共实现盈亏292万元左右。

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