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股東發「豬肉禮包」,卻收到監管函,這家上市公司做錯了什麼?

近年來,上市公司向股東進行“實物分紅”已經屢見不鮮,送股派現金現在已經“out”了,免費送遊樂場門票,送優質牛肉,送當地特產......

其實上市公司採取這種做法也不難理解,一方面可以贏得市場關注,擴大公司影響力和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可以確實給到股民一些實惠,特別是中小股民,讓他們有了真正當股東的感覺。

但是每年向股東贈送自營豬肉產品的德美化工(002054,SZ),這次卻“攤上事兒”了。

给股东发“猪肉礼包”,却收到监管函,这家上市公司做错了什么?

股東回饋方案涉廣告宣傳

德美化工給股東送肉算是一個傳統項目了,自2015年起,德美化工每年都會為股東送肉,除了2015年是鮮肉臘腸,2016年至今年送的都是“安心肉品禮盒”。但是今年的禮物卻引起了深交所的關注。

给股东发“猪肉礼包”,却收到监管函,这家上市公司做错了什么?

6月26日,德美化工披露了《關於向公司股東贈送“英農安心肉品禮盒”實施方案的公告》,提出凡是截至2018年5月11日下午收市後登記在冊的持股股東,每一位可申領公司免費贈送的“英農安心肉品禮盒”一份。公司稱,該禮盒中的英農安心肉製品均以英農集團基地直供的“英農草香豬”為原料生產。

给股东发“猪肉礼包”,却收到监管函,这家上市公司做错了什么?

《深交所上市規則》(2018年修訂)2.5條規定,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不得含有任何宣傳、廣告、恭維或者誇大等性質的詞句,不得有誤導性陳述。

给股东发“猪肉礼包”,却收到监管函,这家上市公司做错了什么?

乍一看,股票漲停,股東無論是在股市還是在餐桌上都能吃肉了,這不是好事嗎?但是看一下德美化工近兩年的股市表現,就會明白為什麼德美的股東會說這是最貴的豬肉了。

2015年-2017年,德美化工股價節節升高,一度從6元上漲至18元左右,市值翻番,股民在二級市場上賺得盆滿缽滿之時還有豬肉吃,肯定皆大歡喜。

但今年開始,德美化工股價像是坐上了“跳樓機”,市值直線縮水,中間還一度出現7個交易日連續跌停,投資者苦不堪言,戲稱今年這豬肉吃的有點貴也就在所難免了。

以紡織印染助劑業務起家的德美化工,近年來逐步形成了精細化學、石油化工和農牧食品三大業務模塊並行發展的態勢,但是三大板塊中的兩個(農牧食品、石油化工)表現不佳,也拖累了德美化工的整體業績。

運營主體連年虧損 卻花2億元投資理財

從事化工製造出身的德美化工,自2011年開始投入農牧業以來,轉型並不順利。2013年~2017年,德美化工農牧業運營主體廣東英農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農集團)已連續5年虧損。此次監管函提及的股東回饋方案,所贈送的產品便是德美化工農牧業主導品牌“英農草香豬”。

2011年,德美化工宣佈進軍農牧養殖行業,2013年農牧業務實現銷售,主要圍繞打造“草香豬”核心產品,定位於生豬高端養殖。

德美化工在2017年年報中稱,公司控股子公司英農集團通過國際先進養豬設備和養殖技術,精選優質牧草調配飼養,供給天然礦泉水,培育出不可多得的健康草香豬,並將打造“豬-沼-草”生態養殖循環系統,有效解決了種植養殖與自然生態的無汙染交換,實現了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的友好對接。

然而,英農集團的業績卻讓這頭噱頭滿滿的明星“草香豬”顯得不那麼好看。德美化工大方送肉的背後,是連續5年虧損的農牧食品業務。

给股东发“猪肉礼包”,却收到监管函,这家上市公司做错了什么?

而公司的化工業務營收情況同樣不容樂觀,僅環戊烷一項利潤比上年增加了8.4%,而紡織助劑和異辛烷及聚氨脂類營業利潤均出現下降,降幅分別達到7.36%和75.29%。

即便是在運營主體連年虧損的情況下,德美化工仍然投入資金購買現金管理產品。在該公司於6月22日發佈的《關於公司購買現金管理產品的公告》上顯示,該公司審議通過了《2018年度關於使用閒置自有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的議案》,同意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使用不超過人民幣20,000萬元閒置自有資金向非關聯方金融機構購買安全性高、流動性好、有保本約定、期限在12個月以內(含)的理財產品,該20,000萬元額度可以滾動使用;預計2018年年度滾動使用的累計購買金額不超過50,000萬元。

公告還披露,德美化工此前於2017年8月~2018年6月期間,分十次、共購買了4.28億元的理財產品,除2017年9月在民生銀行購買的3千萬元為保本並獲得高於同期定期存款收益外,均為保本浮動收益型,除兩筆未到期外,共實現盈虧292萬元左右。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