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香通鑑|深不可測的袁盎死於非命

衣賜履按:袁盎這個人,我們應該很熟了,前面老提到他。我對他的感覺是,深不可測。

出身就很邪乎

袁盎是故楚國人。袁盎的老爹起先幹了一份很有前途的職業——強盜,後來洗手不幹了,帶家人搬遷定居在安陵(陝西咸陽附近)。呂后時期(前195年—前180年),袁盎曾經當過呂后侄子呂祿的家臣。等到呂氏被滅,文帝劉恆登基,袁盎的哥哥袁噲,保舉他做了中郎(宮廷禁衛官)。

醬香通鑑|深不可測的袁盎死於非命

衣賜履說:這個出身相當讓人瞠目。父親是強盜,兩個兒子,一個跟著呂家混,一個跟著劉家混,呂家倒了之後,袁盎不但沒有受到牽連,反而當了中郎(基本上,凡是官職中帶有“中”字的,絕大多數都是在宮裡辦事的,也就是陪在皇帝身邊的人,非絕對信任,斷不可能),而且,袁噲和老革命周勃關係不一般,短短几行字,透露出,老袁家,很神奇。

既可以很“二”,也可以不“二”

文帝劉恆,非常寵幸慎夫人,在宮中經常與皇后同席而坐。前178年的一天,文帝帶著皇后、慎夫人來到郎官府衙(袁盎的辦公地點),慎夫人正準備就坐,袁盎走過來,把慎夫人的坐席挪到了下位。慎夫人什麼時候受過這種鳥氣?羞憤之下,老孃不坐了!劉恆也火兒了,起身就要回宮。袁盎緊走幾步,湊上前對劉恆說,我聽說“尊卑有序,上下和睦”,現在,陛下既然已冊立了皇后,慎夫人只是妾,妾怎麼能與主人同席而坐呢!如果陛下真的寵愛慎夫人,就給她豐厚的賞賜;而陛下現在寵愛慎夫人的做法,恰恰會給慎夫人帶來災禍。

醬香通鑑|深不可測的袁盎死於非命

劉恆說,為什麼這麼講?

袁盎說,陛下難道忘了“人彘”的悲劇嗎!

此言一出,劉恆心裡一驚,感覺袁盎說的有理,於是,把慎夫人請過來,把袁盎的話告訴了她。慎夫人賜給袁盎黃金五十斤以示感謝。

衣賜履說:這件事,似乎袁盎有點“二”,慎夫人坐什麼位置,輪得到你說話嗎?一句話說不好,可能就是掉腦袋的事。然而,袁盎以“人彘”事件收官,正擊中劉恆和慎夫人的軟肋,雖然冒了點風險,但是,值!

注:人彘事件,是劉邦死後,呂后為了報復,把深受劉邦寵愛的戚夫人砍了四肢,弄聾弄瞎,丟在廁所,謂為“人彘”(詳見拙文《曾經,有一位風姿綽約的少年天子輕輕走過》)。袁盎借這件事告誡劉恆、慎夫人,現在不把皇后和慎夫人的位置擺正,哪天劉恆大駕一崩,慎夫人可能就是下一個“人彘”。

乍一看上面的事,袁盎有點“二”,如果你真認為他是個二球,就大錯特錯了。因為,袁盎的“二”,是分對象的。我們前面講過,吳王劉濞在謀反之前,袁盎曾任吳國宰相。劉濞牛逼閃蛋,吳國朝中充斥奸詐之輩。袁盎在吳相位置上,啥也不管,天天喝得五迷三道,劉濞對他非常滿意,送給他大量財物,以致於晁錯要以“收受吳王財物”的罪名幹掉他(詳見拙文《

七國之亂之晁錯慘遭腰斬》)。

衣賜履說:袁盎的“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不打無準備之仗。文帝劉恆的個性,袁盎非常清楚,一是劉恆比較寬仁,輕易不殺人;二是劉恆能聽得進勸,即使不採納,也不會忌恨。這是袁盎敢於直言的基礎。而吳王劉濞是要打算謀反的人,在他面前,袁盎除了喝酒,一言不發,一點“二”的影子都沒有。

平日裡待人寬厚,一出手見血封喉

七國之亂爆發,景帝劉啟派袁盎出使吳國,讓其退兵。吳王劉濞立即逮捕袁盎,派一名都尉帶領五百人把袁盎圍困在軍中,打算第二天就幹掉他。吳軍中有個校尉司馬,把隨身攜帶的全部財物賣了,買了兩擔味道濃厚的酒,剛好碰上天氣寒冷,士兵們又餓又渴,喝了酒,都醉了,校尉司馬半夜裡叫醒袁盎,說,吳王要殺你,趕緊走吧。袁盎納悶啊,說,你是什麼人啊?你憑什麼要救我?

校尉司馬說明了原委。原來,當初袁盎擔任吳國宰相的時候,曾經有一個從史偷偷地愛上了袁盎的婢女,兩人私通款曲,袁盎知道了這件事,沒有洩露,對待從史仍跟從前一樣。有人告訴從史,說袁盎知道他跟婢女私通的事,小心被收拾。從史害怕,便逃回家去了。這個袁盎,居然親自駕車追趕從史,把婢女賜給他,仍舊叫他當從史。

校尉司馬講完,袁盎說,好像是有這麼回事兒。

校尉司馬面上一紅,說,大人,我就是那個從史。

袁盎恍然大悟,說,你有父母在堂,我可不能因此連累了。

校尉司馬說,您只管走,我老爹老孃,已經藏好了,我也打算跑路了,您不用擔心。

之後,袁盎在校尉司馬的幫助下脫險,才能回到長安彙報情況。

衣賜履說:講這個事兒,只是想說明,袁盎平素待人,是很寬厚的,甚至命在旦夕之間,還惦念校尉司馬的家人,也正因此,贏得很多人的愛戴。

吳、楚造反,因袁盎、晁錯矛盾很深,晁錯想借袁盎收過吳王財物的事,置袁盎於死地。袁盎聽說後,驚駭之下,立即反擊,以殺了晁錯就可讓吳王退兵為由,借景帝手腰斬晁錯(詳見拙文《七國之亂之晁錯慘遭腰斬》)。

衣賜履說:袁盎平素待人寬厚,但是,到了生死關頭,反擊起來必是雷霆萬鈞、見血封喉。

你得勢我不畏你,你有難我解救你

還是在文帝朝,前179年初,周勃誅滅諸呂有功,被劉恆升任為宰相。劉恆對周勃甚是恭敬,經常目送周勃退朝。有一次,散朝後周勃退出,面露得色。袁盎對劉恆說,呂氏家族驕橫謀反,大臣們聯合將呂氏誅滅。那時,宰相周勃身為太尉,掌握兵權,才湊巧建立了功勳。現在,宰相好像已對皇上有了驕矜之色,而您卻對他一再謙讓。臣子和君主都有失禮節,我私下認為陛下不該如此!

劉恆深以為然,自此以後,在朝會上劉恆越來越莊重威嚴,周勃也就越來越敬畏。

過了不久,周勃聽說此事,對袁盎說,我與你的兄長袁噲有交情,現在你小子卻在朝廷上毀謗我!

袁盎也不向他謝罪。

醬香通鑑|深不可測的袁盎死於非命

前176年,周勃免職回自己的封國後,有人上書告發他謀反,於是周勃被召進京,投入大獄。皇族中的一些公侯都不敢替周勃說話,而此時袁盎卻跳出來為周勃鳴冤。周勃最後得以被釋放,袁盎出了不少力。後來,兩人是傾心結交。

衣賜履說:袁盎這個人,極其敏銳,料事如神。讀者朋友可參考拙文《淮南王劉長為啥被活活餓死?》,袁盎對劉長的驕矜瘋狂、身犯大罪、負氣而亡,這一系列情況,判斷異乎尋常的準確。以此度之,他很可能也是判斷周勃必不致死,才會出手相助。倘真如此,城府之深,殊難判斷。

身在草野,位比公卿

七國之亂既平,景帝劉啟封平陸侯劉禮為楚王,袁盎擔任楚相。袁盎曾經上書進言,但未被採納。於是,因病免官,閒居在家,與鄉人鬥雞賽狗混日子。袁盎雖然閒居在家,劉啟卻經常派人來向他詢問計謀策略。梁王劉武是劉啟的親兄弟,在老孃竇太后的縱容下,產生了繼承帝位的想法。袁盎於是向劉啟進言反對,從此以後,就沒有人再議論這件事兒了。

梁王劉武當不上皇帝,不敢找老哥劉啟,於是怨恨袁盎等人,曾經派人刺殺袁盎。刺客來到關中,打聽袁盎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眾人都讚不絕口。刺客便去見袁盎說,我拿了梁王的錢,任務是刺殺你,但我發現你是個厚道人,不忍加害。不過,我不殺你,以後還會有十多批人來刺殺你,你還是要好好防備一下!

袁盎心中不爽,家裡又接二連三地發生了許多怪事,便到棓(讀如被)先生那裡去占卜問吉凶。回家的時候,走到安陵城門處,被梁王劉武派來的其他刺客殺害了。

衣賜履說:梁王劉武一共刺殺了十幾個人,都是反對劉啟傳位給劉武的人,除了袁盎,其他人都是朝廷官員。袁盎身在草野,劉啟居然與他商量立嗣的事,可以想見袁盎在劉啟心目中的地位。我們可以合理推測,如果袁盎不死,即使劉啟不提拔他,等太子劉徹上臺之後,也會委以重任。我說袁盎深不可測,還有個原因,就是他保證吳王劉濞不會謀反,結果反了;他說殺了晁錯,劉濞就會退兵,然而沒退。這樣的大罪,景帝劉啟並沒有處罰他,可謂神奇至極啊!

【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