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新区(松北区)正式托管利民开发区|“六街一镇”正式移交

哈尔滨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的 “六街一镇”

正式移交由哈尔滨新区(松北区)托管

打造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

标志着哈尔滨新区

由松北、呼兰、平房“三个组团发展”的时期

迈入了江北一体发展区和江南政策协同区

“南北互动发展”的新阶段

这次托管交接,标志着新区由松北、呼兰、平房“三个组团发展”的时期,迈入了江北一体发展区和江南政策协同区“南北互动发展”的新阶段,面临着老城区功能向新区转移、各类要素向新区集聚、新兴产业向新区布局、人气商气向新区汇集的重大发展机遇,有利于发挥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切实增强松北和利民改革创新的同步性、产业布局的差异性、科学发展的一体性,形成1+1>2的聚合效应。新区两片区融为一体发展,也标志着哈尔滨新区工作的组织架构体系得到进一步理顺和完善,也是哈尔滨新区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的一个标志。

哈尔滨新区(松北区)正式托管利民开发区|“六街一镇”正式移交

托管交接形成完整“江北一体发展区”

新区进入“南北互动发展”的新阶段

哈尔滨新区

哈尔滨新区是2015年12月16日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16个(东北地区第2个)国家级新区,是唯一一个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今年6月7日哈尔滨新区管委会正式挂牌,在新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成为新区建设发展史上的分水岭,标志着新区伴随着哈尔滨市的发展,已进入了“一江居中、南北互动、两岸繁荣”发展的新时代。

松北和呼兰两地地域相邻、人文相亲、风俗相近。当年,松北建区之初,就由呼兰区的乐业镇、对青山镇和道外的松北镇、松浦镇和万宝镇五个乡镇组建构成。

现在新区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按照省市要求部署,又把开发建设多年、对呼兰发展影响举足轻重的利民开发区移交新区进行托管。这次托管交接,形成了完整的“江北一体发展区”,作为新区的直管区,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新区平房部分作为江南政策协同区,享受新区政策,参与新区指标统计,新区正式进入“南北互动发展”的新阶段。

老城区功能向新区转移

新区突出高端化产业发展导向

为了进一步促进新区发展,省市下放了极具含金量的“大礼包”,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省政府坚持以“下放为原则、不放为特例”赋予新区更多经济管理权限。市政府将全部事权共284项一次下放给新区,涉及33个市直部门,这些为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区、群众办事不出街”的目标创造了优越环境。

哈尔滨新区(松北区)正式托管利民开发区|“六街一镇”正式移交

统筹规划、一体建设

实施“无缝衔接”确保“一张蓝图绘新区”

作为“江北一体发展区”,哈尔滨新区将坚持统筹谋划、系统规划,整体设计、一体建设。

在规划编制上

坚持“江北一体发展区”的总体规划、控详规划和城市设计一体规划,做到“一张蓝图绘新区”;

在管理体制上

对松北和利民的街镇管理、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以及园区的产业发展、开发建设、管理运营等,实施一套管理体制、一个运行机制;

在基础设施上

对于大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项目,整体考虑、均衡布局,确保松北、利民协调发展;

在招商引资上

采取同样的招商措施、提供同样的扶持政策、让入区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为确保托管交接工作顺利开展,哈尔滨新区将建立街镇联系包保机制,对于利民开发区移交过来的“六街一镇”,明确由松北的5名区委常委和2名副区长“一对一”定点包保。

各街镇对辖区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要及时汇报,各区级领导要下沉到包保街镇,帮助研究解决存在的制约发展、影响稳定、事关改革的问题,做到保稳定、保民生、保发展;建立园区专项对接机制,对于利民开发区移交过来的“四园三部”,是新区产业布局、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专门领导带领园区专项组负责联络对接,切实做好园区产业规划、运营管理、配套服务、数据统计等相关事项的交接工作,确保产业发展不波动,园区管理不断档,各项指标不下降、不持平、有提高;建立行业对口衔接机制,对于教育、卫生以及派驻部门等行业单位,按照“对口衔接、归口管理”的原则,围绕涉及到的专业性、业务性、政策性问题,进行对口沟通、行业交流,提高交接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