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真正的冰雪之城

哈尔滨,真正的冰雪之城

在蒙古语中,她是平地;在满语中,她意指渡口、晒网场和天鹅;在女真语中,她就是光荣与梦想。哈尔滨,这座中国极北的城市,一入冬就变成了冰雪童话。

哈尔滨,真正的冰雪之城

哈尔滨松花江铁路大桥,透蓝的冰面叉开,朝着肥沃的黑土地比了个V。图/图虫·创意

虽不是中国最冷的城市(哈尔滨冬季最低温度-34.6℃,中国“冷极”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最低温度-58℃以下),但冰雪绝对是哈尔滨最具魅力的名片之一。冰雪塑造了哈尔滨人的生活,他们在坚韧不拔地抵御严寒之余,甚至开始享受寒冷。

哈尔滨,真正的冰雪之城

大雪笼罩下的哈尔滨松花江畔,人影稀少。摄影/王健宇

铺天盖地的雪,风裹挟着雪粒儿在弓身而行的路人身边盘旋满地的积雪被匆匆步履压成了溜滑的冰面。整个哈尔滨犹如一个巨大的溜冰场,一不留神就会摔个屁股墩。

哈尔滨,真正的冰雪之城

制作冰雕。图/视觉中国

但银装素裹的世界并不只有白色的单调,冰灯的点缀使这座城市变成生机盎然的奇幻童话世界。

过去,松花江沿岸的马夫渔民制作冰灯照明,把水倒入桶中冷冻,拔出冰坨,倒出中间未冻的清水,中空的冰罩间放入灯盏,便不会被寒风吹灭。每逢春节和元宵,买不起灯笼的人们或将冰灯摆在门前,或烫孔穿绳让儿童提着玩耍。

哈尔滨,真正的冰雪之城

冰雪大世界。图/视觉中国

如今,曾经的“穷棒子灯”已成了冰城最璀璨的文化名片,不仅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还集中在主题公园“冰雪大世界”中展出,成为各地游客冬季念念不忘的向往

哈尔滨,真正的冰雪之城

冰糖葫芦,好像就该在冰雪中售卖。摄影/卢文

冰雪的作用当然不止好看,这里的人们开发出了更为接地气的用法——天然大冰箱。能让食物变得无比美味的不止高温,低温同样能做到:冻鱼、冻豆腐、冻菜、冻柿子、冻梨、冰糖葫芦……在这里,一切皆可冻。

哈尔滨,真正的冰雪之城

冻梨不可貌相。摄影/王寰

其中冻梨最为出挑。白梨在户外冻得硬邦邦,色乌黑,管你是就着果皮上的冰慢慢啃,还是让水化掉冰壳,一口下去,冰甜软润的鲜汁总能在口腔爆裂,舒爽万分。

哈尔滨,真正的冰雪之城

东北人在雪地里直接把冰棍摆在地上贩卖。图/百度旅游

成箱成箱直接堆在街道上贩卖的冰棍儿、冰糕、冰激凌,寒冬腊月大街上举着冰棍吃得津津有味的人们,是东北的另一大奇观。但吃冰棍最爽的地方,还是暖如夏日的室内。

走进室内,没有什么比暖乎乎的热炕更让人解乏了。

哈尔滨,真正的冰雪之城

这种引起无数人好奇的“御寒神器”,一般是用土坯临墙搭砌,炕头与锅灶相连,比较热,另一端叫炕稍,接通室外的烟囱。它也不仅仅充当床铺的角色,而是家庭各类活动的中心。任你睡觉会“且”(客人)、摆桌吃饭、喝酒唠嗑,还是

温书备考、打牌算命,都很得宜。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热毯和地暖逐渐取代了火炕,但还是有许多怀旧的人们,将通电发热的“电炕”搬进了楼房。

舒适的室内,宅在屋里“猫冬”是哈尔滨人的不二选择。而吃,就变成了一项重头戏。

哈尔滨,真正的冰雪之城

哈尔滨冬捕,满载而归。图/视觉中国

冬捕之后,松花江洄游的大马哈鱼及其鱼籽,常作为高档菜肴出现在西餐厅之中;大尾的江鱼,配着大块豆腐、粗粉条子、黑蘑菇、肥肉块、红辣椒一起炖,香气扑鼻。

哈尔滨,真正的冰雪之城

东北菜,依次为锅包肉、炖酸菜、小鸡蘑菇粉条。图/视觉中国、汇图网、图虫·创意

逢年过节摆上餐桌的干肠,细如手指,极长,多被盘成卷或切成段存放或销售,吃时无需蒸热即可直接入口,浓郁的异香,弹口弹牙的嚼劲儿,让人回味无穷。

哈尔滨,真正的冰雪之城

东北菜,依次为锅包肉、炖酸菜、小鸡蘑菇粉条。图/视觉中国、汇图网、图虫·创意

哈尔滨,真正的冰雪之城

东北菜,依次为锅包肉、炖酸菜、小鸡蘑菇粉条。图/视觉中国、汇图网、图虫·创意

血肠白肉炖酸菜、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锅包肉之类的经典东北菜,在哈尔滨也极流行。吃肉甚至成为冬季哈尔滨人最主要的社交活动,亲朋好友围着火炉吃烤肉、涮锅子,边吃边唠,其乐融融。

你印象之中的“冰雪之城”哈尔滨,是什么样子的呢?

-END-

文丨常乃青

图编丨袁千禧

设计丨Q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