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萬兵權在握,卻忠心耿耿、束手就擒,到底是耿直,還是愚忠?

縱觀古今中外,但凡能夠在一個時代打下江山的那些皇帝,往往他們身邊都圍繞著一群忠心耿耿的能人異士。在一些君主成功打下天下之後,這些一片忠心之士又得到了什麼樣的回報呢?幾乎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他們往往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打下江山之後,勢必會拿一些跟隨自己開疆拓土的下屬開刀,以顯示自己的威力。即便不是開國皇帝,大多數上位者,他們在面對一些能力超過自己的手下時,也往往會除之而後快。手握重兵的蒙恬卻慘遭賜死的迫害,他到底是耿直,還是愚忠呢?

30萬兵權在握,卻忠心耿耿、束手就擒,到底是耿直,還是愚忠?

就在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蒙恬還在帶領著30萬大軍在與匈奴作戰,能夠有效的抵禦匈奴,在他的帶領下修建了長城,最終抵禦了匈奴的入侵。然而,這位功勞顯赫的大臣,卻在秦始皇死後,遭遇了胡亥、趙高、李斯等奸臣的迫害,他們不僅刺死了蒙恬,就連扶蘇也沒有放過。

30萬兵權在握,卻忠心耿耿、束手就擒,到底是耿直,還是愚忠?

要知道,當時蒙恬手中有30萬大軍,而且在接到詔書的時候,他還對詔書的內容產生了質疑,甚至提出來,要親自面見秦始皇。雖然在接到詔書之後並沒有做出自殺的蒙恬,但是,他此時卻自願將自己手中的兵符交出,,甚至進入陽周監獄。最終,他等來的卻是胡亥又一次的迫害,並因此而喪命。

30萬兵權在握,卻忠心耿耿、束手就擒,到底是耿直,還是愚忠?

試想,在蒙恬接到上面的詔書之後,手握30萬大軍的他, 能夠稍稍反抗一下的話,又怎麼可能走向如此狼狽的狀態呢?然而,耿直的蒙恬卻糊塗的交出兵符,而放棄反抗,說白了,其實他的做法是一種一種愚忠的表現。然而,這樣的案例卻在歷史中時常發生,每每在看到這些忠心耿耿的大臣們遭遇迫害時,總是讓我們難免憤恨不已,同時也為他們的愚忠而惋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