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中華大地活躍了600多年的「鮮卑族」去哪了

曾經在中華大地活躍了600多年的“鮮卑族”去哪了

鮮卑族是繼匈奴之後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遊牧民族,興起於大興安嶺。為魏晉南北朝對中國影響最大的遊牧民族,起源於東胡族,分佈在中國北方。

曾經在中華大地活躍了600多年的“鮮卑族”去哪了

秦漢之際,東胡被匈奴冒頓單于打敗,分為烏桓族和鮮卑族兩部,受匈奴控制。

曾經在中華大地活躍了600多年的“鮮卑族”去哪了

公元45年鮮卑跟隨匈奴侵擾邊境,鮮卑才作為民族實體被中原王朝所知。匈奴分裂後,鮮卑族逐漸擺脫其控制,多次攻打匈奴。公元91年,受到東漢和南匈奴打擊的北匈奴被迫遷往中亞,鮮卑族趁機佔據蒙古草原。

曾經在中華大地活躍了600多年的“鮮卑族”去哪了

東晉時期,鮮卑各部在北方掀起建國高潮。從337年到420年,共建立起代國、前燕、後燕、西燕、南燕、南涼、西秦、北魏等8個政權,最後被北魏統一。後來北魏又分裂演化出東魏、西魏、北齊、北周4個政權。此外,在青海、甘肅一帶,鮮卑族還建立吐谷渾政權。鮮卑族先後在中華大地建立了13個政權,盛極一時。

曾經在中華大地活躍了600多年的“鮮卑族”去哪了

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受禪代周稱帝,改國號隋,北周滅亡。583年,隋軍攻克營州,北齊滅亡。公元663年,吐谷渾被吐蕃吞併,吐谷渾滅亡。

至此,鮮卑政權全部滅亡。唐朝時期,鮮卑主體被漢族同化,剩餘小部演化為柔然。在中華大地活躍了600餘年的鮮卑族,就此走入歷史。

曾經在中華大地活躍了600多年的“鮮卑族”去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