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子公司屢次轉讓失敗成累贅 農發種業變更其募資用途

繼一次性大規模計提資產減值後,農發種業(600313,SH)又宣佈對控股子公司中農發河南農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南農化)的有關募投項目之募集資金轉做他用。在河南農化業績不斷下滑的情況下,如此處理,已經表現出爭取“利空出盡”的思路。

控股子公司屡次转让失败成累赘 农发种业变更其募资用途
控股子公司屡次转让失败成累赘 农发种业变更其募资用途

2015年的“農發種業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報告書(修訂稿)”中,

曾披露的MEA產能擴建項目

募投項目資金變更用途

6月30日,農發種業發佈公告表示變更剩餘募集資金用途,並永久補充河南農化流動資金,這實際上表明當年收購河南農化時披露的建設項目——“1萬噸/年MEA產能擴建在建項目”將擱淺。

MEA是河南農化的主要產品之一,是生產除草劑的關鍵原料。2014年收購河南農化時,農發種業看重的就是其在農藥版塊的經營實力和範圍,當時的交易公告顯示:“(農發種業)主要從事除草劑原料藥及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MEA、DEA、乙草胺原料藥和喹草酸原料藥……是國內最大的酰胺類除草劑原料藥及中間體的生產企業之一。”

當時,農發種業希望憑藉這一收購打造自身農藥板塊,與現有種業板塊、化肥板塊共同發展。在2015年10月出具的報告書中,依據評估機構對河南農化給出的最終評估結論,河南農化67%股權作價約3.80億元。

從歷史業績來看,當時收購河南農化並擴充原有產能確有依據,2013年~2014年,河南農化年度淨利潤由2136萬元增長到4899萬元。然而,農發種業表示河南農化近年受宏觀經濟低迷以及環保、安全監管壓力升級、下游需求不足等諸多因素影響併購後業績不佳,連續3年都未完成業績承諾,2017年更是虧損超3億元。

在所有這些因素中,環保形勢的變化是核心。農發種業分析,2017年農藥行業主要影響因素為去槓桿、去產能、環保安監升級等,國內產能嚴重受限,產能不足造成2017年農藥價格整體表現強勁。但在產能限制的門檻下,也有不少企業陷入困境。

與此同時,一些未能達到環保要求的下游企業逐漸被淘汰或限制產能,農發種業認為,受此類情況影響,農藥下游廠商總體開工不足,部分地區產量下滑,導致產能可能無法得到充分釋放,這才導致募投項目的建設失去意義。

九折轉讓都失敗

剛剛收購完成就趕上政策形勢的不利影響,從業績承諾期的第3年,2017年開始,農發種業就開始力促轉讓河南農化。2017年9月30日,農發種業宣佈掛牌出售農發種業67%股權(其所持有的全部股權),價格為3億餘元。相比於併購價格,一進一出河南農化折價7000多萬元,卻無人接手。

到今年3月5日,農發種業將轉讓底價降低10%,以2.7億元的價格再度掛牌,徵集到一個意向方,但雙方對於交易條款卻未能達成一致,農發種業研究認為按照原掛牌條件進行河南農化67%股權轉讓已無法推進,向北交所提交終結本次股權轉讓的申請。6月份,北京產權交易所已發佈公告:終結該項目。

轉讓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但條件無疑需要更改。農發種業年報顯示,河南農化發生大幅資產減值,應收賬款補充計提壞賬準備近1.8億元,固定資產以及在建工程補充計提資產減值準備8034萬元。

顯然,未能及時出售河南農化的代價對於2017年業績來說是高昂的。上市公司聘請的會計師事務所對於上述減值出具了保留意見,原因是,農發種業出售事項未完成,為編制年報而調整河南農化資產減值的時間過於緊迫,會計師事務所無法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

農發種業並非沒有嘗試解決應收賬款的減值問題,但解決有賴於河南農化業績承諾人郭文江。

控股子公司屡次转让失败成累赘 农发种业变更其募资用途

公司年報截圖

由於連續3年未完成業績承諾,郭文江積累下大量應付業績補償款,數額甚至超過了其出售股權獲得的上市公司股票價值,郭文江至今尚未將2016年的餘下數千萬元業績補償款還清,還面臨2017更大數額的業績補償。

作為擔保措施,郭文江持有河南農化的部分股權被質押,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也被質押,其還簽訂協議收購河南農化應收賬款對應的債權。然而,隨著質押的農發種業股票價值從2016年到2017年年底幾乎腰斬,有關股票在扣除業績補償款所佔數額之外已經不具有擔保價值。農發種業這才對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

對於郭文江,上市公司已申請法院對其採取財產保全措施。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