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總三會阿里 清算體系成混改攔路虎

中铁总三会阿里 清算体系成混改拦路虎

過去的整個6月份,中國鐵路總公司(下稱“中鐵總”)與互聯網巨頭頻頻會面。6月5日,中鐵總混改第一單正式落地,完成了其下屬企業動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動車網絡”)49%的股權轉讓,阿里方面雖然參與競標,但並未中標。最終,騰訊和吉利控股集團組成的聯合體從多家競標方中脫穎而出,成功中標。

6月22日,中鐵總黨組書記、總經理陸東福在鐵路總公司會見了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一行,洽談在移動支付、信息安全、旅客服務、物流服務等方面的合作意向。

此前,雙方已經有過兩次會談,分別是2017年的5月15日和11月23日,主要內容均是推動高鐵網與互聯網“雙網融合”。截至目前,中鐵總與阿里巴巴尚未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混改從Wi-Fi起步

6月22日的會談中,陸東福首先對阿里巴巴集團與螞蟻金服集團聯合體參與動車組Wi-Fi經營公司股權公開競標表示讚賞。隨後,他指出雙方要進一步深化合作內容,在物聯網、大數據運用、智能物流網絡建設等新領域合作,提高我國高鐵運營的服務質量和效率效益。

4月初,動車網絡掛牌轉讓其49%的股權,轉讓底價為30.49億元。

動車網絡是中鐵總下屬企業中唯一經營動車組Wi-Fi的企業。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該公司是國有獨資企業,成立於2017年12月20日,註冊資本5000萬元。

據中鐵總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此次股權轉讓受到廣泛關注,國內眾多知名企業表達了合作意願,其中包括阿里巴巴集團與螞蟻金服集團聯合體,以及A股上市公司神州高鐵等企業。由於競標方案、投資比例等方面未能達成一致意見,神州高鐵終止投標事項。騰訊和吉利控股集團組成的聯合體成了最後的贏家。據北京產權交易所信息,成交日期是6月5日,交易價格為43億元,較轉讓底價高逾四成。

“阿里和螞蟻金服聯合體,與騰訊和吉利聯合體之間的差距比較小。不過,中鐵總肯定要選擇更合適自己發展的企業。”獨立TMT行業分析師付亮分析阿里為何沒有中標時認為,阿里和螞蟻金服的業務比較偏軟,“而騰訊和吉利,一個偏軟,一個偏硬。再加上吉利在互聯網專車方面,擁有曹操專車這個相對成熟的產品。相比之下,可能騰訊和吉利的聯合體更有優勢,拿出了一套更讓中鐵總認可的方案。”此次交易完成後,中鐵總在動車網絡持股51%,仍為控股方。

在吉利控股網站的官方通稿中,公司董事長李書福表示,參與“互聯網+高鐵”項目的運營,是吉利控股支持鐵路部門混改的一次實踐性探索,也是吉利控股佈局未來出行、轉型發展的重要一步。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亦有類似表態。

“動車組Wi-Fi經營公司股權成功轉讓,是鐵路部門深化改革、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重要成果,對於推動高鐵網與互聯網‘雙網融合’、提升鐵路服務品質、滿足廣大旅客的旅行生活需求具有重要意義。”陸東福在6月8日會見李書福時表示。他希望,各方應抓緊組建合資公司,規範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構建市場化運行機制。

青睞大企業

混改是中鐵總自2017年以來工作的關鍵詞之一,第一單選擇Wi-Fi運營公司,此前的工作中早有端倪。

2017年5月,陸東福在北京第一次會見馬雲,歡迎阿里巴巴積極參與中鐵總的優質資產資本化、股權化、證券化。他希望雙方在高鐵快運、國際物流、電子支付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領域深化合作,讓高鐵成為集享受出行、旅遊、購物、休閒等於一體的綜合服務載體。

6個月後,2017年11月,陸東福回訪阿里總部,在杭州與馬雲進行了第二次座談。他指出,雙方要積極推動客票電子化、“刷臉”進站等技術應用,探索高鐵Wi-Fi、“高鐵+共享汽車”等方面的市場化合作,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高鐵服務。

截至2017年,中國高鐵里程已達2.5萬公里,佔全世界高鐵總里程的66.3%,動車組年運送旅客達17.1億人次。根據規劃,到2020年,中國高鐵將達到3萬公里左右,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作為一個巨大的流量入口,高鐵背後的市場空間巨大。

或按股權比例劃分收益

今年1月2日,中鐵總召開工作會議,陸東福指出,2018年將研究各專業優勢公司和科技型企業實施混改方案,引入社會優質資源,推進Wi-Fi運營公司股權轉讓,構建市場化運行機制,促進鐵路資本與社會資本融合發展。

中鐵總的前身是鐵道部。2013年3月14日,鐵路政企分開,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註冊資本為10360億元,以鐵路客貨運輸服務為主業,實行多元化經營。但由於體量龐大、債務複雜、利益多元等原因,長期以來,中鐵總改革步伐緩慢。

左大傑認為,專業優勢公司指的是中鐵快運等運輸公司,而科技類企業包括鐵科院、中國鐵設等。中鐵總之所以研究這兩類公司實施混改方案,主要是兩個原因:一是這些企業都是公司制,現代企業制度運作規範,社會資本比較容易進入;二是這類企業都不是鐵路路網型運營企業,安全壓力比較小,推進改革的風險小,容易取得突破並形成示範效應,為未來各鐵路局集團的混改乃至鐵總本級混改積累經驗。

有專家表示,中鐵總混改的一大難點,是民資進來後很難直接從市場獲得收入,要從中鐵總的清算中分得利潤。但中鐵總的清算體系,遲遲沒有透明化和公開化。在中鐵總的工作會議上,陸東福在談到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時脫稿表示,清算體系已經成為吸引民營資本進入的最大障礙之一,這個問題如果不克服,市場化的進程就無法加快。

左大傑解釋道,社會資本體量一般不大,投資鐵路核心業務(如路網建設)意義不大。鐵路建設的投資規模達到上萬億,社會資本幾億、十幾個億,“可能冒個泡都難”。他建議,有實力的國有企業共同出資成立中鐵國投,即中國鐵路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達到一定體量才能與鐵路基建相匹配。“去年,陸東福會見過中國中車的負責人,強調要加強合作。今年3月底,中國中車拿出180億元買理財產品。如果成立中鐵國投,這些錢就可以投進來。” 左大傑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