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在潮州,是免跪慈禧的紅頂商人,被稱爲「中國的洛克菲勒」

他出生在潮州,是免跪慈禧的紅頂商人,被稱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張弼士,從一個放牛娃到南洋首富的傳奇故事。他創建的張裕葡萄酒在1915年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商品博覽會上一舉奪得四項金獎;他比同時代的“紅頂商人”胡雪巖官更大(胡雪巖為二品大員,張弼士則是一品頂戴);他擁有財產8000多萬兩白銀,比 當時清廷的年財政收入還多1000萬兩。可見,張弼士是名副其實的“富可敵國”,曾被《紐約時報》譽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位於馬來西亞檳城的張弼士故居“藍屋”,如今仍吸引著世界各地的觀光客慕名而來,感受這位當年官至清朝一品大員的南洋首富的傳奇人生。

他出生在潮州,是免跪慈禧的紅頂商人,被稱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他出生在潮州,是免跪慈禧的紅頂商人,被稱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張弼士本名張振勳,“弼士”是他的字。他生於廣東潮州府大埔縣(現梅州市大埔縣),屬於廣義上的“潮州客家商人”。.他的一生,是19世紀末華人亦官亦商、權力與財富相結合的一個典型。在中國國勢衰落的晚清時期,率先回國投資興辦民族工業,揭開了海外華人實業救國的序幕。

大埔仔下南洋建商業帝國

張弼士的父親張蘭軒是清朝道光初年的秀才,在鄉村當塾師。因家境貧困,張弼士只隨父讀過三年書,13歲就輟學到姐夫家放牛,後來從師操習竹篾工。

1858年,17歲的張弼士告別父母和妻子,隻身奔赴荷屬東印度的巴達維亞(今印尼雅加達)做苦工,三年期滿後到一家福建華僑開的紙行當店員。他工作認真勤懇,深得老闆信任。不到兩年,老闆將獨女許配給張弼士作偏房。岳父病逝後,張弼士繼承岳父家遺產。

他出生在潮州,是免跪慈禧的紅頂商人,被稱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張弼士看到當時巴達維亞外國人逐漸增多,對高檔酒類的需求很大,但在巴達維亞還少有這類商品。他敏感地捕捉住這一天賜良機,開設了一家專營各國酒類的商行。商行開業後,外國人看到張弼士所經營的都是從歐洲進口的原裝葡萄酒,價錢也適中,便紛紛前來購買,生意很快發展起來。

張弼士是個有心人,善於交際,在接待外國顧客時及時瞭解國外的情況,還結交了當地的最高長官——荷蘭人亨利,並在進行巴城酒稅和典當捐務承辦權的投標競爭時,得到過亨利的幫助,輕而易舉地中標。與此同時,他還承辦新加坡的典當業務,這是成本低廉、利潤豐厚的生意。

因為熟悉進出口和稅收業務,向荷蘭殖民政府要求承包了荷屬東印度一些島嶼的鴉片煙稅,還壟斷了新加坡兩個地區的鴉片專賣權,張弼士很快變成巴達維亞的大富商。

當時,荷蘭殖民者為開發與掠奪鞭長莫及的島嶼資源,曾放手讓華僑組織墾殖公司。張弼士發現歐洲市場大量需要印尼特色產品,便大力投資種植業。1866年,他在荷屬葛羅巴埠創辦了裕和墾殖公司,大規模地開墾荒地專門種植椰子、咖啡、橡膠、胡椒等熱帶經濟作物,並先後創建了蘇門答臘亞齊墾殖公司、裕業墾殖公司、笠旺墾殖公司等,僱工達數萬人,產品暢銷歐洲。

張弼士從小就聽過惠州和嘉應州客家人漂洋過海到馬來亞開錫礦的許多傳奇故事,前往馬來西亞實地考察後,張弼士在英屬馬來亞彭亨州開設東興公司,採用歐洲先進的機械開採錫礦。當時正逢歐洲工業化革命後,需要大量的錫做罐頭食品,張弼士的錫礦出口額大增,價格翻番,利潤豐厚。

他出生在潮州,是免跪慈禧的紅頂商人,被稱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張弼士又注意到,許多從中國來印尼淘金者,需要把錢匯回國內的家人。他又抓住這一商機,開設日裡銀行,專門辦理華僑儲兌和僑匯業務,並在馬來亞檳城開辦了萬裕興墾殖公司,組建了萬裕興總公司,便於應接各埠支店匯兌財貨。

張弼士還把目光注視到房地產方面。那時,許多華僑、華人在種植和經營礦業等方面發達起來,其他歐洲來印尼淘金的人也賺了不少錢。尤其是荷蘭人、英國人特別懂得享受,但當時印尼還比較落後,一般城市住房都是低矮的茅屋或鐵皮屋等。張弼士看到了這一潛在的市場,首先在印尼的棉蘭和馬來亞的檳榔嶼風景優美的海灘大興土木,興建了大量中西合璧的高檔別墅,把印尼的房地產業推向一個高潮。

接著,張弼士又建立了一個聯繫海內外藥材的批發網絡,從印尼批發到中國和歐洲的名貴藥材,以及從中國和歐洲運到印尼的名貴藥材及西藥等,均經過張弼士的藥行批銷。他還擴展經營藥材業,分別在新加坡、雅加達、香港和廣州等地開設大量的藥行。當時,張弼士幾乎壟斷和溝通了海內外的藥材市場。

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的30多年間,張弼士所經營的企業幾乎涉及印尼、馬來亞經濟命脈的礦產、銀行、房地產、航運、藥業等許多重要行業,構建起龐大的商業王國,獲得了鉅額利潤。據統計,到1869年,張弼士的資產達到8000萬兩白銀,比清朝政府當年的財政收入(7000萬兩)還多1000萬兩;比當時江南首富胡雪巖的財產多出5000萬兩以上,成為當時華人世界無可匹敵的富翁。

他出生在潮州,是免跪慈禧的紅頂商人,被稱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1915年5年月26日,美國國務卿勃拉恩(William Jennings Bryan,前排左二)、駐美公使夏偕復(前排左四)與張弼士(前排左三)率領的中華遊美實業團在白宮留影,美國商部總長雷狄非君Redfield(二排左四)

愛國情懷釀就葡萄美酒

19世紀90年代,張弼士在國內和南洋的事業如日中天,富甲一方。英、荷殖民當局看中他在東南亞的影響力,曾多次給他封官賜爵,都被他婉拒。他慷慨激昂地說:“吾生為華人,當為中華民族效力。”

1898年,張弼士從新加坡乘船去香港,打算搭乘德國輪船。出人意料的是,這家德國輪船的頭等艙只賣給他的德籍家庭醫生,張弼士和屬下由於是華人,只能坐統艙。張弼士勃然大怒,當即把船票撕個粉碎。此事對張弼士觸動很大,更使他下定決心要振興民族工業,使祖國早日富強。

不久,張弼士就創辦了“裕昌”和“廣福”兩個遠洋輪船公司,而他們的航線正是德國遠洋航運的航線。不僅如此,輪船設備、規格待遇等也和德國公司的完全相同,只是票價減半。這場價格戰令德國輪船公司損失慘重,不得不道歉並取消了歧視華人的規定。

據史料驗證,張弼士是中國第一輛拖拉機的製造者,第一批工業化國產機器制磚廠、玻璃製造廠、機器織布廠的創始人。他在山東煙臺創辦的張裕葡萄釀酒公司,更是當時中國民族工業的一面旗幟。

他出生在潮州,是免跪慈禧的紅頂商人,被稱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1890年,張弼士任巴城商務領事時,有一次參加法國領事舉辦的酒宴。當他聽到法國領事感嘆“這酒如果用煙臺所產之葡萄釀造,質量也毫不遜色”,“曾聽法國官兵議論,瓜分中國領土時,法國要力爭山東,好在煙臺設廠釀酒”之後,大為震驚,遂產生了在山東煙臺建葡萄酒廠的念頭。

1891年,張弼士應督辦鐵路大臣盛宣懷之邀,到煙臺商討興辦鐵路、開發礦山事宜。張弼士藉此機會對煙臺進行了考察,瞭解到此地靠山面海,氣候溼潤,土質肥美,確是種植葡萄的好地方,當即決定投資設廠。1892年,張裕葡萄釀酒公司在煙臺建立。1894年,張弼士投資300萬兩白銀,在煙臺開闢兩座佔地千畝的荒山,栽植從歐洲引進的120多個優質葡萄品種;建造聞名中外的地下大酒窖,重金聘請歐洲一流釀酒師,建立了我國最早採用現代科學技術釀造葡萄酒的大企業。

他出生在潮州,是免跪慈禧的紅頂商人,被稱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期間,中國政府組織中國商業報聘團赴美,張弼士任團長,黃炎培任秘書。圖為張弼士與團員們合影(前排右起第四人為張弼士)

經過多年辛勤耕耘,“張裕葡萄釀酒公司”終於獲得了巨大成功。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行巴拿馬國際商品賽會(即世博會),張裕產的4種葡萄酒(可雅白蘭地、紅葡萄酒、味美思和雷司令)一舉奪得了一個金獎、三個優等獎(如上圖)。這是中華民族的產品在世界上獲得的第一塊金牌。1912年,孫中山先生為張裕葡萄釀酒公司題詞“品重醴泉”,以示嘉勉。

他出生在潮州,是免跪慈禧的紅頂商人,被稱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張弼士創辦張裕釀酒公司的動機,看似源於一個偶然聽到的故事,實為他愛國情懷之傑作。

紅頂商人樂善好施受敬仰

.在張弼士的財富史上,政治是兩個無法剝離的文字。這位在面見慈禧太后時都享有免跪特權的傳奇商人,在他大半輩子的經商生涯中,也一直遊離於政治的邊緣,成為紅極一時的“紅頂商人”。

他出生在潮州,是免跪慈禧的紅頂商人,被稱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張裕公司曾得到清朝大臣李鴻章關照,廣東大埔縣張弼士故居的“光祿第”三個字由李鴻章書寫

1892年,張弼士經清政府駐英公使龔照瑗的舉薦,被任命為檳榔嶼首任領事,從此,走上了亦官亦商的道路。1894年,張弼士升任新加坡總領事,在任期間,組織中華總商會,多方維護華僑利益。1897年,參與籌辦中國通商銀行,出任該行總董。嗣後,歷任粵漢鐵路、廣東佛山鐵路總辦,太僕寺正卿,商務大臣兼檳榔嶼管學大臣,兼辦閩廣農工路礦事宜,督辦鐵路大臣等職。

他出生在潮州,是免跪慈禧的紅頂商人,被稱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張弼士投資興辦的粵漢鐵路

張弼士之所以能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除了與他對政治一直保持最清醒的認識有關外,也與他熱心公益的慈善意識密不可分。

張弼士任海外商務大臣兼檳城管學大臣時,曾捐資8萬元創辦檳城中學學校,又在新加坡倡辦應新學校。他還給香港大學堂捐款10萬元。辛亥革命後,他捐助福建民軍7萬元,又在汕頭購置房屋數十所創辦“育善堂”,專為當民及嘉應五屬學生辦福利。晚年還遺言捐助廣州中山中學和嶺南大學修建校舍。現在中山大學有一座“張弼士樓”即為其後裔遵囑捐建。

他出生在潮州,是免跪慈禧的紅頂商人,被稱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中山大學“張弼士樓”,現為中大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

1916年,張弼士為了籌措中美銀行資金,不顧年邁體弱,前往南洋四處接洽。當年9月,在印尼巴城病逝,享年76歲。張弼士臨終遺言:“死葬家鄉。”當他的靈樞自巴城經過新加坡、香港時,英、荷殖民政府都為之下半旗致哀,港督則親往憑弔;當由汕頭溯韓江而上時,兩岸群眾均擺設牲儀致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