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決戰奔小康」奏響鄉村振興新樂章——正寧縣推進農村「三變」改革紀實

今年以來,正寧縣把推進農村“三變”改革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解決“三農”問題的主要抓手,大力推進“三變”改革試點工作,穩步推行“331+”現代農業產業化助推精準脫貧模式,讓農村資源活起來,農民增收渠道多起來。

「三年决战奔小康」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正宁县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纪实

鄉村旅遊 讓資源變資產

正寧縣堅持以股份合作為核心,通過招商引資,採取集體資產入股、勞動力入股等方式,探索發展“331+鄉村旅遊”新路徑。五頃塬鄉西渠村以清泉和風旅遊公司為引領,將香爐山的廢棄窯洞、民宅、林地等核算入股(共1500畝,其中耕地400畝,林地500畝,荒地等600畝),參與開發香爐山休閒旅遊度假區,實行保底分紅。同時,成立香爐山文化旅遊服務專業合作社,帶動有發展意願、有能力的貧困戶和涉貧農戶參與景區用工、農家旅遊服務,並從每張門票中提取1元,用於發展村集體經濟及貧困農戶產業開發。永正鎮佛堂村依託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建設,由集體領辦入股建設“千合農莊”示範村,將佛堂村無種植意願的35戶貧困戶名下120畝河灘地,按照200元/畝的價格進行統一流轉,依託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鍍鋅鋼架大棚100座、聯棟溫室10畝、魚塘1處,村集體股權佔比20%,貧困戶佔比80%,統一由西秦蔬菜公司負責經營管理,按照6:4的比例由村集體與公司分紅。同時,縣上以300元/畝的產業幫扶資金統一投放到集體經濟建設,作為貧困戶股金,項目建成後由村集體負責當年年終一次性償還貧困戶產業幫扶資金。從建成後的第二年開始,縣上投放的300元/畝產業幫扶資金繼續作為貧困戶股金,村集體將與公司分紅所得按照2:8的比例與貧困戶分紅,真正做到讓沉睡的資源活起來、分散的資金聚起來、增收的渠道多起來。

「三年决战奔小康」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正宁县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纪实

特色產業 讓農民變股東

「三年决战奔小康」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正宁县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纪实

圍繞貧困村、貧困戶穩定脫貧,突出特色產業在脫貧攻堅中的優勢地位,正寧縣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載體,建立“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永正鎮將全鎮現有的18154畝果園分別納入各村的果業專業合作社,由各合作社與老林果業專業合作社建立聯合社,農資統一配送,技術指導統一開展,產品統一銷售;對全鎮無致富產業的613戶貧困戶和涉貧農戶按照戶均5畝的標準進行土地流轉,建辦貧困致富產業培育示範園,村集體股權佔比20%,貧困戶佔比80%。縣上以300元/畝的產業幫扶資金統一投放到集體果園建設,前5年實行煙果、菜果、藥果等低稈作物套種模式,套種收入交由村委會管理,每年付給貧困戶產業幫扶資金的20%,到第5年全部付清。果園掛果後,縣上投放的300元/畝產業幫扶資金繼續作為貧困戶股金,根據經營狀況,繼續按照2:8的比例進行分紅。蘆堡子村、代店村將花椒作為優勢產業進行重點培育,計劃打造3000畝花椒種植基地,村民以土地入股,讓陝西客商進行花椒樹種植, 花椒樹收益期限以三年為界限,前三年花椒樹沒有收益,按照保底分紅,每年每畝土地分紅50元。三年以後,花椒樹開始收益,每年按照每畝花椒樹淨收入的10%—15%,分紅給農民。

「三年决战奔小康」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正宁县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纪实

短平快項目 讓資金變股金

正寧縣對有意願、無能力貧困戶,按照“扶貧超市”清單(養兔7只,1公6母配備2個籠子100斤飼料,補助2000元;養雞50只,配備四組雞籠,補助1000元;養豬2頭,補助1200元;養牛1頭,補助3000元;養蜂5箱,每箱補助500元,補助2500元;養羊5只,補助2000元),採取能人幫扶、託管代養等方式,帶動貧困村集體經濟、貧困戶等市場主體共同發展,提升產業收益。

周家鎮部分農戶自願將政府補貼的每戶2000元養兔資金,統一入股愛飛翔獺兔養殖合作社,由合作社統購種兔(1公6母)和專用生產資料,種兔和生產資料歸農戶所有,合作社代管負責統一養殖、疫情防治和銷售,每年給農戶分紅不得少於1000元,解決了分散養殖技術不到位、飼養管理不規範、養殖效益不明顯、發展難以持續等問題。

「三年决战奔小康」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正宁县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纪实

距第二十四屆中國蘭州

投資貿易洽談會開幕

還有3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