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决战奔小康」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正宁县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纪实

今年以来,正宁县把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抓手,大力推进“三变”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行“331+”现代农业产业化助推精准脱贫模式,让农村资源活起来,农民增收渠道多起来。

「三年决战奔小康」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正宁县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纪实

乡村旅游 让资源变资产

正宁县坚持以股份合作为核心,通过招商引资,采取集体资产入股、劳动力入股等方式,探索发展“331+乡村旅游”新路径。五顷塬乡西渠村以清泉和风旅游公司为引领,将香炉山的废弃窑洞、民宅、林地等核算入股(共1500亩,其中耕地400亩,林地500亩,荒地等600亩),参与开发香炉山休闲旅游度假区,实行保底分红。同时,成立香炉山文化旅游服务专业合作社,带动有发展意愿、有能力的贫困户和涉贫农户参与景区用工、农家旅游服务,并从每张门票中提取1元,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及贫困农户产业开发。永正镇佛堂村依托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建设,由集体领办入股建设“千合农庄”示范村,将佛堂村无种植意愿的35户贫困户名下120亩河滩地,按照200元/亩的价格进行统一流转,依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镀锌钢架大棚100座、联栋温室10亩、鱼塘1处,村集体股权占比20%,贫困户占比80%,统一由西秦蔬菜公司负责经营管理,按照6:4的比例由村集体与公司分红。同时,县上以300元/亩的产业帮扶资金统一投放到集体经济建设,作为贫困户股金,项目建成后由村集体负责当年年终一次性偿还贫困户产业帮扶资金。从建成后的第二年开始,县上投放的300元/亩产业帮扶资金继续作为贫困户股金,村集体将与公司分红所得按照2:8的比例与贫困户分红,真正做到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分散的资金聚起来、增收的渠道多起来。

「三年决战奔小康」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正宁县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纪实

特色产业 让农民变股东

「三年决战奔小康」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正宁县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纪实

围绕贫困村、贫困户稳定脱贫,突出特色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优势地位,正宁县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建立“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永正镇将全镇现有的18154亩果园分别纳入各村的果业专业合作社,由各合作社与老林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联合社,农资统一配送,技术指导统一开展,产品统一销售;对全镇无致富产业的613户贫困户和涉贫农户按照户均5亩的标准进行土地流转,建办贫困致富产业培育示范园,村集体股权占比20%,贫困户占比80%。县上以300元/亩的产业帮扶资金统一投放到集体果园建设,前5年实行烟果、菜果、药果等低秆作物套种模式,套种收入交由村委会管理,每年付给贫困户产业帮扶资金的20%,到第5年全部付清。果园挂果后,县上投放的300元/亩产业帮扶资金继续作为贫困户股金,根据经营状况,继续按照2:8的比例进行分红。芦堡子村、代店村将花椒作为优势产业进行重点培育,计划打造3000亩花椒种植基地,村民以土地入股,让陕西客商进行花椒树种植, 花椒树收益期限以三年为界限,前三年花椒树没有收益,按照保底分红,每年每亩土地分红50元。三年以后,花椒树开始收益,每年按照每亩花椒树净收入的10%—15%,分红给农民。

「三年决战奔小康」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正宁县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纪实

短平快项目 让资金变股金

正宁县对有意愿、无能力贫困户,按照“扶贫超市”清单(养兔7只,1公6母配备2个笼子100斤饲料,补助2000元;养鸡50只,配备四组鸡笼,补助1000元;养猪2头,补助1200元;养牛1头,补助3000元;养蜂5箱,每箱补助500元,补助2500元;养羊5只,补助2000元),采取能人帮扶、托管代养等方式,带动贫困村集体经济、贫困户等市场主体共同发展,提升产业收益。

周家镇部分农户自愿将政府补贴的每户2000元养兔资金,统一入股爱飞翔獭兔养殖合作社,由合作社统购种兔(1公6母)和专用生产资料,种兔和生产资料归农户所有,合作社代管负责统一养殖、疫情防治和销售,每年给农户分红不得少于1000元,解决了分散养殖技术不到位、饲养管理不规范、养殖效益不明显、发展难以持续等问题。

「三年决战奔小康」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正宁县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纪实

距第二十四届中国兰州

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

还有3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