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別「坑」了孩子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毋庸贅述,經常會說孩子“坑爹”那麼家長是否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經常坑孩子?

家庭教育別“坑”了孩子

不要輕易否定拒絕孩子

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我們的父母是怎麼對待孩子的哭呢?

有的父母會說,不準哭,再哭,我就打你了;因為這個時候父母心裡很煩躁, 這種父母用的懲罰的方式不理孩子的情緒問題。

家庭教育別“坑”了孩子

有的父母會說,哎,乖孩子,別哭了,媽媽給你買肯德基好不好,這是用交換的方式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這是自己跟自己埋坑。

有的父母會對孩子說,不要難過,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你難過,你的小海龜也不能死而復生啊,它存在的目的呢就是讓我們開心,哎呀,你這孩子,怎麼說都不聽呢?跟你說了這麼多道理,你就不明白嗎?這是我們用說教的方式處理孩子的悲傷情緒,沒一毛錢的價值。

有的父母會說不準哭,立刻給我憋回去。這是一種冷漠的方式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你天天冷漠對孩子,等孩子長大了,孩子也會冷漠對你。這是一報還一報。

家庭教育別“坑”了孩子

很多家長不顧孩子的感受和需要,經常會用上述回應方式來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那隨著處理次數的增加,孩子就會面對自己的情緒呢不知所措,不知道照顧自己和他人的感受,甚至會壓抑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造成內心的衝突和疾病。那我們現在很多成年人的強迫,抑鬱的心理問題大多數跟童年的親子教育有關。

負面語言催眠孩子,強化孩子的負面經驗。

我們長期對孩子使用負面語言,會嚴重的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的家長會經常對孩子說,你看你,經常把東西亂放,其實啊,這是在孩子心理強化了一亂放的信念和行為習慣,不信你用這樣的話跟孩子說,兩年過去了孩子改掉了這個習慣了嗎?

家庭教育別“坑”了孩子

有的家長會說,你這麼總是磨磨蹭蹭啊,搞的這麼慢。其實啊,當我們家長這樣說孩子慢的時候,孩子的潛意識裡就相信自己是慢的,想改都難。還有的家長說,這麼簡單的題都能看錯,說你也不聽,長點記性好不好,我們會發現,家長越說孩子粗心,孩子越容易粗心。

有的家長看到一個3歲的孩子用筷子敲碗,會說不準敲會敲破碗的。如果我們每次都這樣批評說孩子,那孩子內心的一個對話是什麼?哎呀,這個碗比我重要,我不重要,我沒有價值,那孩子一旦產生我沒有價值的想法,長大後久容易成為不自信,不敢接受讚美的人。有的人開始會想,說了寶寶幾句,就開始不自信,怎麼可能呢?寶寶敲個碗你都要批評寶寶,那寶寶畫畫把衣服弄髒了,你也要批評吧,總之,寶寶幹什麼稍不如意,你就要批評他,一天數落20次,一年下來,那不是要數落孩子7000多次,那孩子長大以後還能自信嗎?

家庭教育別“坑”了孩子

現實生活中,我們家長一天到晚使用負面語言,特別積極的給予孩子各種消極的暗示,讓孩子沒有價值感,基本上來說,孩子的各種問題主要是出在家長身上。好父母嘴上都有一條拉鍊,從不對孩子隨心所欲的說話,要先想一想,你說的這個話,說出去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將子女作為攀比工具,經常拿別人家的孩子來刺激自己

我們有沒有跟寶寶說,你看誰家的孩子,誰誰,怎麼樣?你看你!請問你拿自家的孩子做過比較嗎?從今天開始這句話就該禁止說了,因為這句話是最傷孩子的內心的,因為每個孩子,他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尤其是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孩子在6歲以前,父母對孩子的肯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它是孩子自信心的來源。

家庭教育別“坑”了孩子

首先呢我們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我說你怎麼怎麼不好,他怎麼怎麼好,你有什麼感受呢?感覺肯定不好吧,我們自己不喜歡聽的話也不要說給孩子聽。曾經,有個孩子得了心理疾病,這個孩子每天抱著個玩具,跟誰也不說話,心理諮詢師就問孩子,你為什麼就抱著這個玩具呢?孩子說,因為這個玩具他不會罵我。在父母潛意識裡希望孩子十全十美,處處高人一等,那怎麼可能實現呢?因為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缺的人,我們說完美就是完蛋,這就會讓孩子覺得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孩子會不開心,會感到自卑,憎恨和害怕,還有嫉妒和憤怒等等負面情緒,當孩子夾雜在這樣的負面情緒中,他們處理不好人際關係,做事情也會很難成功。

家庭教育別“坑”了孩子

在二寶的家庭中,弟弟討人喜歡,父母經常會對大寶說,你看,弟弟那麼小都比你懂事。這句話說過嗎,那大寶呢就會覺得自己不如別人,父母更喜歡弟弟,所以呢大寶會故意做出很多過激的行為來吸引父母的注意。但父母見大寶越發淘氣,就越發認為這個哥哥呢特別的頑皮,不值得疼愛,還是小寶聽話。這就造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的教育環境。所以在兩個孩子的家庭中呢,更不能比,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上天給父母最好的禮物。

家庭教育別“坑”了孩子

再說,當我們的父母更關注別人家的孩子,自己的狀態不被接受,會讓孩子覺得成為別人才是最好的,那麼在他的潛意識中,會有他好我不好的自卑心理,很難去接受自己。同時呢我們的孩子也沒有耐心去接納別人的缺點。比如呢,這類孩子會想辦法讓別人犯錯,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把精力放在調別人的毛病之上,這將嚴重的影響到孩子的人際關係。我們通常會說,父母經常比較的孩子,在長大以後,他也比較難去讚美和誇獎別人,即便他會覺得別人做的很好,也很難說出口。

家庭教育別“坑”了孩子

在我們中國這樣一個家庭當中,是不是從小我們的父母都會拿我們跟別人比,拿緊接著呢,我們是不是在教孩子的時候我們也會不自覺的拿我們的孩子跟別人的孩子比呢?拿這樣比的結果是什麼呢?孩子的心理會越來越自卑。最後你會發現受我們父母的影響,我們的孩子也學會了攀比,小時候父母拿自己跟別人比,長大以後,他會下意識的個別人比,那性格就會越來越自卑。

這類比較的本質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父母自身的匱乏,我們自身跟原生家庭,跟父母的關係當中還有需要提升和改變的地方,當我們自己不夠完美的時候,把期望呢寄託在孩子身上,讓孩子去幫助我們家長去完成未完成的夢想,實在是不可取的。

體罰孩子

體罰教育出來的孩子,絕大多數長大後只會成為一個沒有思想,為別人所用的服從工具,我想這不是你想要的吧!

家庭教育別“坑”了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