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程藝龍赴港上市,大股東騰訊流量加持,或改寫OTA市場格局

斑馬消費 任建新

重組完成3個月後,同程藝龍即向港股發起了衝擊。

同程藝龍赴港上市,大股東騰訊流量加持,或改寫OTA市場格局

大股東騰訊的流量支持,讓同程藝龍用戶量保持快速增長;同程和藝龍完成重組之後,雙方發揮各自在交通票務和住宿預訂方面的優勢,保證新公司有穩定的業績基礎;第二大股東攜程持續的旅遊資源共享,兩家公司在競爭的同時,或也可形成優勢互補……

同程藝龍重組後,佔據OTA旅遊市場第三的位置。若能順利登陸港股,在資本的助力之下,或會改寫中國OTA旅遊市場格局。

手握海量非一線城市用戶

藝龍是中國最早的在線旅遊服務商之一,並於2004年登陸納斯達克。12年之後,藝龍從納斯達克退市。期間,攜程(CTRP)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兩家公司從直接競爭者變成了合作者。

2004年,同程創立,通過發力在線旅遊,獲得了快速發展。特別是在拿到了騰訊的投資之後,藉助騰訊的流量優勢,用戶量得以快速積累,一度成為攜程、藝龍等OTA旅遊服務商的競爭對手。

同程藝龍赴港上市,大股東騰訊流量加持,或改寫OTA市場格局

山不轉水轉,最終,它們走到了一起。

同程旅遊將線上線下業務分拆,2017年底,打包同程線上業務的同程網絡與藝龍達成重組協議。

今年3月,同程藝龍完成重組,並於近期提交了赴港上市的招股書。

縱觀國內OTA市場,攜程收購了去哪兒,穩居行業領頭羊之位;阿里創立的飛豬旅遊藉助平臺優勢,快速崛起;途牛等玩家也憑藉自身特點,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無所不包的美團,也正在旅遊相關行業發力……

行業“老三”同程藝龍港股上市之後,藉助資本市場的優勢,將如何攪動行業格局受到各方關注。

同程藝龍赴港上市,大股東騰訊流量加持,或改寫OTA市場格局

招股書披露的業績顯示,藝龍的總收入從2015年的10.26億增至2017年的25.19億,複合年增長率為56.7%;同期,同程線上服務的總收入,則從5.8億增至27.08億,複合年增長率高達116%。

在經歷了連續幾年的虧損後,2017年,藝龍和同程網絡雙雙扭虧為盈,分別錄得利潤1.94億和4.91億。

通過與業內同行的業績對比,同程及藝龍的表現可算搶眼。2017年同程藝龍的總收入為52.27億元,同比增長43.6%,高於攜程同期39%的增幅。特別是同程網絡得益於在交通票務方面的突出表現,營收增幅高達88.71%。

再來看看另一家在美上市的OTA公司途牛(TOUR),2016-2017財年,錄得營業收入2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3.3%,淨利潤虧損7.7億元。

同程藝龍赴港上市,大股東騰訊流量加持,或改寫OTA市場格局

機構研究顯示,中國非一線城市居民旅遊總消費,佔中國旅遊總消費的89.7%,預計未來幾年內,將以11.7%的的複合年增長率上升,高於一線城市。

而同程藝龍的註冊用戶中85.1%來自非一線城市,這部分用戶旅遊開支增加,以及對優質旅遊產品、信息的需求,會支撐其未來的業績增長。

騰訊流量加持

同程藝龍的股東陣容堪稱豪華,既有流量巨頭騰訊、亦有中國OTA老大攜程,IPO之前華僑城接手萬達所持股份,成為公司第四大股東。

招股書顯示,藝龍與同程完成重組之後,騰訊(00700.HK)是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24.92%。

同程藝龍赴港上市,大股東騰訊流量加持,或改寫OTA市場格局

數據顯示,同程及藝龍的騰訊旗下平臺合計平均月活躍用戶從2015年的760萬,增至2017年的7960萬,複合年增長率高達223.6%。

同程藝龍合併平均月活躍用戶從2015年的8870萬,增至2017年的1.21億,複合年增長率為16.9%。同期,平均月付費用戶從390萬增至1560萬,複合年增長率為99.6%。

另一組數據顯示,2015年-2017年,復購訂單交易額佔同程以及藝龍交易總額的39.1%、50.3%和64.7%。

根據與騰訊的協議,2021年7月31日之前同程藝龍將持續享有騰訊流量入口。此外,在2026年7月31日前,騰訊旗下平臺所涉線上旅遊產品,同等條件下優先與同程藝龍合作。

同程藝龍赴港上市,大股東騰訊流量加持,或改寫OTA市場格局

重組形成協同效應

藝龍的優勢主要在於住宿預訂,而同程網絡的優勢是交通票務。

招股書披露的數據顯示,2015年-2017年,同程及藝龍的住宿交易額分別為142.8億、172.7億和223億,藝龍分別佔比88.5%、95%和93.8%。

同期,同程及藝龍交通票務板塊收入中,同程佔比分別為87.8%、94%和91.2%。

兩家公司的重組,正可在OTA行業兩大收入板塊中形成優勢互補。

艾瑞諮詢的研究報告顯示,2015-2017年同程藝龍在中國OTA旅遊市場的在線交通票務和住宿預訂中同比增長最快。

2017年同程藝龍交通票務和住宿預訂兩個板塊的總收入為49.93億元,佔比公司總營收的95.52%。

同程藝龍在交通票務方面的增速表現突出,2017年錄得收入25.3億元,同比增長76.28%。

交通票務和住宿預訂亦是攜程的主要收入來源,兩個板塊2017年全年為攜程貢獻營收217億,佔比80%。

行業專家表示,從規模上看,同程藝龍顯然還不足以與攜程抗衡,但同程藝龍聚焦交通票務和住宿預訂兩大板塊,這是公司持續的業績保障。

同程藝龍赴港上市,大股東騰訊流量加持,或改寫OTA市場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攜程是同程藝龍第二大股東,持有上市之前22.88%股份。

2015年-2017年,攜程始終是藝龍的前五大客戶之一以及最大的供應商,2017年向攜程的採購量達到藝龍對外採購總額的35.9%。

同在OTA行業,同程藝龍與攜程未來的同業競爭或很難完全避免。同程藝龍與攜程的業務側重點不同,雙方可維持互利互補,共享酒店、住宿以及交通票務等旅遊資源,為各自客戶提供更全面的旅遊服務選擇。

旅遊行業專家分析,隨著中國互聯網大流量時代的終結,優質、巨量的流量支持更加稀有,而騰訊作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可持續為同程藝龍導流。同時,攜程擁有的旅遊資源,則可保證同程藝龍的產品和服務供應。

同時,該專家表示,對同程藝龍來說,未來如何維持與騰訊的合作、處理好與攜程的競合關係,以及重組之後的協同效應能否達成,就變得尤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