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同程藝龍招股書:金融業務藏其中,旗下P2P宣稱100%本息保障

金融永遠是門好生意,OTA(在線旅遊服務)平臺也不例外。即將赴港上市的同城藝龍也在其招股書中明確提到,同程網絡(也稱“同程旅遊”)除了銷售旅遊打包產品及景點門票外,還提供金融服務。

同程藝龍在招股書中表示,2017年3月20日,同程網絡與同程控股簽訂了“同程分立協議”,分立完成後,同程網絡與同程控股的股權架構不變,但同程線上的業務資產、負債與權益均由同程網絡保留,舊同程網絡的其他資產資產、負債與權益分配至同程控股。在分立完成後,同程控股也經營少量金融業務。

據瞭解,同程藝龍的前身是成立於2004的同程旅遊和1999年的藝龍網,就在同程旅遊成立的同一年,藝龍網在美股納斯達克上市,並在2016年完成私有化從納斯達克摘牌,2018年3月二者完成合並。

理財產品100%本息全額保障

互聯網企業上市大潮之下,OTA們也紛紛登場。六月下旬,剛合併3個月的同程藝龍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匆匆踏上了上市之旅,並有望成為香港OTA第一股。

互聯網金融新聞中心在同程藝龍的股權架構中發現,同城藝龍旗下設立了信義保險經紀(北京)有限公司、天津藝龍互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蘇州螢火蟲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等主體開展金融業務。

拆解同程藝龍招股書:金融業務藏其中,旗下P2P宣稱100%本息保障

通過小貸牌照與保險經紀牌照,同程旅遊進一步完善了其在金融版圖的刻畫。而在2015年11月,同程旅遊推出旗下專注旅遊行業金融服務公司——同程金服,正式涉足互聯網金融領域,並稱計劃投資15億元,著眼於優化同程旅遊上下游產業鏈以及同程金融生態圈打造,從而構建出供應鏈金融、小微金融、消費金融、財富金融、跨境金融等五大服務體系。

同年12月18日,同程金服首款活期理財產品“同同寶”上線,完成了其金融板塊的第一步。隨後,同程金服陸續推出了“同程保險”、“提錢遊”、“程程白條”等系列產品。其中“提錢遊”為現金貸業務,用戶可以直接通過信用審批,提現至個人銀行卡,對於同程供應商提供“企業理財”、“企業融資”等業務,而這得益於同程旅遊2016年拿下的小貸牌照。

早前資料顯示,“程程白條”是同程旅遊旗下的一個功能,擁有獨立的APP,但目前已經在各大應用商店下架。數據顯示,程程白條2016年授信用戶近150萬,累計放貸金額逾5億。

回到同程金服的理財業務上,互聯網金融新聞中心發現,“同同寶”下設“同程定期理財系列”、“同程定期程程漲系列”。同程金服官網顯示,定期理財系列自成立以來從未違約,歷史本息兌付率100%。

拆解同程藝龍招股書:金融業務藏其中,旗下P2P宣稱100%本息保障

程程漲系列更是給出了“100%本息全額保障”的宣傳語,而《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下稱《暫行辦法》)明令禁止網貸機構向出借人提供擔保或者承諾保本保息。

儘管同程金服宣稱自己為金融服務公司,卻早已開始從事P2P相關業務。根據《暫行辦法》,網貸平臺應該在其官方網站上向出借人充分披露借款人基本信息、融資項目基本信息、風險評估及可能產生的風險結果、已撮合未到期融資項目資金運用情況等有關信息。

而同程金服的官網上,並未出現任何相關信息披露。僅在同程旅遊APP上,出現了簡短的介紹。同城理財正常運行944天,累計交易金額231億元,平安銀行資金監管。而在同程藝龍提交給港交所的招股書中,並未對同程金服的營收狀況作出披露。互聯網金融新聞中心通過天眼查穿透股權發現,同程金服的全資控股股東為上海旅金科技有限公司,後者由同程全資控股。

拆解同程藝龍招股書:金融業務藏其中,旗下P2P宣稱100%本息保障

背靠騰訊、攜程“乘涼”

通過拆解招股書,2015年至2017年的3年間,藝龍網營收分別為10.26億元、22.04億元與25.18億元,錄得淨利潤分別為-9.63億元、-21.6億元與1.94億元;同程旅遊總收入在2015年、2016年與2017年分別為5.81億元、14.35億元與27.08億元,3年的淨利潤分別為-3.35億元、-9110萬元與4.91億元。在合併後,同程藝龍2017年的營收為52.2億元,淨利潤為6.9億元。

在2015年表示有意向與途牛合併、但認為當時時機不合適的同程旅遊,在2017年年底向藝龍網伸出了橄欖枝,直至2018年3月雙方完成合並,上市業務再次被提上日程,並將目標瞄準了港交所。

柒聞網注意到,同程藝龍2017年相較2016年而言,最大的變化在於廣告及推廣開支大幅減少,從13.57億元下降到3.56億元,下降了近10億元。這與二者背後的“頭號玩家”密不可分。

此前,騰訊先後注資藝龍網和同程旅遊,隨著萬達退場,騰訊成為同程藝龍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 24.9%。在此背景下,騰訊旗下包括微信和QQ,其支付平臺“錢包”界面內的“火車票機票”、“酒店”入口,還有專屬的微信小程序,都專供給同程藝龍獨家使用。

背靠騰訊這樣的“流量大佬”,2017年,同程藝龍合併後的月活用戶數量為1.21億人,其中有7960萬用戶都來自騰訊微信和QQ的導流,佔總用戶數的近66%;而攜程此前作為藝龍網的最大股東,如今持股22.88%,為同程藝龍第二大股東。

同程藝龍在風險因素中指出,除去市場變動、行業競爭等因素外,與騰訊關係的變化也是重要風險因素之一。若騰訊不繼續為同程藝龍提供其平臺的資源或充分推廣其產品及服務,同程藝龍業務及增長前景將受到重大影響。

同時,同程藝龍的一大部分收入倚賴有限數量的主要客戶,最大客戶主要包括旅遊服務供應商。2015至2017年的3年間,同程藝龍的五大供應商購買額分別佔總額的33%、26.5%和46.6%。倘若不能與主要客戶保持良好的關係,同程藝龍也將受到重大影響。

而同程藝龍在招股書中強調,儘管存在相關風險因素,但同程藝龍能夠獨立於騰訊、攜程經營業務,且不會嚴重依賴兩大股東。(文 / 張軍、立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