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倍PE的攜程、同程藝龍核心數據對比,新經濟領域Ta的PE高達……

【品橙旅遊】6月21日,同程藝龍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毫無爭議的成為同程藝龍“合體”6個月後,再度引起旅遊圈波瀾的大事件。與此同時,攜程以持股22.88%,作為同程藝龍的第二大股東出現在招股書中。

如果一切順利,同程藝龍無疑將成為第一家登陸H股的在線旅遊企業。

簡單回顧一下,2003年,攜程成為在海外上市的第一家在線旅遊企業,緊隨其後的是2004年登陸納斯達克的藝龍網。2016年,藝龍完成私有化交易並退市。2017年12月底,同程藝龍在攜程、騰訊一干大股東的撮合下走到了一起,並攜手奔赴H股,成就一段佳話。

不難發現,合體後的同程藝龍在業務架構上難免少不了有攜程的影子,尤其是在交通票務和住宿預訂方面。對此,作出如下對比:

56倍PE的攜程、同程藝龍核心數據對比,新經濟領域Ta的PE高達……

1.交通票務方面:

2017年,同程藝龍交通票務營業收入為25.30億元,同比增長76.28%,佔總收入的48.40%

2017年,攜程交通票務營業收入為122億元,同比增長38%,佔總收入的45%

2.住宿預訂方面:

2017年,同程藝龍住宿營業收入為24.63億元,同比增長13.17%,佔總收入的47.12%

2017年,攜程住宿預訂營業收入為95億元,同比增長30%,佔總收入的35%

3.淨利潤方面:

2017年,同程藝龍淨利潤為6.85億元,同比增長140.42%

2017年,攜程淨利潤為29億元,同比增長281.25%。

4.營收方面:

2017年,同程藝龍總收入為52.27億元,同比增長43.60%。

2017年,攜程總收入為268億元,同比增長39%。

此外,毛利率方面:2017年,藝龍毛利率為67.8%,同程毛利率為68.3%;2017年,攜程毛利率為83%。

56倍PE的攜程、同程藝龍核心數據對比,新經濟領域Ta的PE高達……

不能看出,住宿預訂與交通票務是同程藝龍的兩大核心業務。不免讓人聯想到2016年7月,同程集團拆分為同程網絡與同程國旅兩大板塊。其中,同程國旅以休閒遊為核心業務(包括出境遊、郵輪、周邊遊、國內遊及景區等),而同程網絡則以機票、酒店、火車票、住宿等業務為主。而在2017年12月,與藝龍合併的正是同程網絡。

56倍PE的攜程、同程藝龍核心數據對比,新經濟領域Ta的PE高達……

反過來看,攜程的業務架構要比同程藝龍的複雜的多。除了交通票務和住宿預訂業務外,攜程還有度假和商旅業務。

2017年,受惠於新興經濟體經濟數據整體的理想表現,以及南下滬深港通資金和海外資金推動,香港股市表現向好發展。Wind數據顯示:2017年,共有50家中國企業在香港市場完成上市,這一數量約佔中企境外新上市公司總數的68%。

相比較來看,在國內上市條件較嚴苛。尤其是,要求企業連續盈利三年,且最近三年累計淨利潤不低於3000萬元,很多的互聯網公司是無法滿足這一條件。另外,上市審核流程較為複雜,一般需要1-3年左右的時間。而在H股,上市要求就顯得比較寬鬆。

此外,中國互聯網企業大部分的投資者是來自海外投資機構。互聯網公司屬於輕資產,沒有足夠多的固定資產作為抵押,風險較大。因此,銀行一般不給貸款,這樣就造成風險投資只能從境外找。

由於,赴港上市不論是從上市門檻、知名度還是融資規模等方面均比國內上市具有相對優勢。因此,赴港上市依然是國內眾多優秀互聯網公司的首選。據市場透露的消息,目前,已有包括美團、驢媽媽等正在籌備登陸H股,赴港上市熱,在2-3年內對在線旅遊行業依然保有巨大的誘惑。

最後,一個猜測:同程藝龍奔赴港股,市盈率會是多少?從拆分不同板塊在不同資本市場上市的藥明康德集團案例來看,2007年登陸紐交所的藥明康德,在2015年退市時,市盈率為41倍,市值約為33億美元,而在2017年登陸港交所的藥明生物市盈率達到318倍,市值約為150億美元;2018年登陸國內A股的藥明康德市盈率最高一度為92.3倍,市值約200億美元。而2003底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攜程,市盈率是39倍,15年後的今天已經達到56倍。同程藝龍呢?(中博文旅 梁國慶)

感謝騰邦梧桐崔朝宏先生對本文做了部分修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