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加息新興國家貨幣暴跌!我們手中的人民幣資產還安全嗎?

一貶再貶!

6月13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連續第四日調低,設於6.4156元,較前值調低153基點。

從年初的人民幣不斷升值,到現在的一貶再貶,到底發生了什麼?

人民幣為啥會貶值呢?

最直接的就是美聯儲準備加息了。

由於美國的各項經濟數據都很好,特別是失業率創50年以來最低,加上美國國內可能的通脹局面,鷹派的美聯儲官員,這讓加息幾成定局。

這就直接使得很多美元資金蠢蠢欲動,準備或者已經開始迴流美國。

直接表現就是,美元指數走強,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幾乎都存在貶值預期。

這裡面的原理很簡單,就是美聯儲加息後,美元資產會顯得更有價值,那麼很多投資者可能將手中持有的其他國家貨幣在外匯市場賣出,並買進美元,這就將導致美元升值,其他貨幣遭到拋售,貶值。

4月中旬以來,美元持續走強。5月29日,美元指數更是一度突破95關口,刷新6個半月高位。

5月初以來,阿根廷和土耳其先後經歷資本外逃和股、債、匯市三殺,截至5月28日,阿根廷比索、土耳其里拉兌美元分別暴跌17.8%和16.85%,其中阿根廷貨幣當局八天加息3次,指標利率也調升至40%,但阿根廷比索繼續貶值。

新興市場國家中除阿根廷、土耳其之外的俄羅斯、墨西哥、巴西等國貨幣也同樣經歷大幅貶值。

截止6月6日當週,流向全球貨幣市場基金的資金量達到550億美元,為有紀錄以來的第二高,大多資金從新興經濟體流向美國。

在這輪美聯儲加息引發的貨幣迴流當中,人民幣也受到了較大影響,直接表現就是出現匯率下跌,貨幣貶值。

但與其他國家貨幣相比,人民幣雖然連續調貶,但匯率還是很穩定的。

除了美聯儲加息原因以外,就是央行對於人民幣的影響。

談到人民幣,不能不說央行的M2。

近些年來,我國的M2增速一直很高,一方面刺激了經濟,支撐了中國的高速發展,但另一方面,也使得人民幣購買力下降,存在貶值的基礎。

如果拿美元和人民幣來對比,美元的M2增速是低於中國的增速的,所以這兩個貨幣對,人民幣兌美元就存在貶值基礎。

美國已經進入了加息週期,用專業詞彙來講,就是“縮表”,意思是過去超發的貨幣,要收回來,保持物價穩定。

從物價角度上來說,中國剛剛公佈的CPI數據很低,說明我國物價並不是很高,使得央行貨幣政策的靈活空間較大,並且中美利差雖然隨著美國加息逐漸縮小,但中國利率仍然高於美國,使得央行跟隨美國直接加息的可能性並不高,

市場對央行加息的預期並不高,也使得人民幣不斷貶值。因為央行加息是人民幣升值的重要原因,不加息,當然存在貶值預期。

在今年的4-6月份,央行又實施了定向降準,釋放了千億流動性,定向支持小微企業,隨後,6月份,又擴大了MLF(中期借貸便利)擔保品範圍,進一步向社會輸送流動性。

市場上貨幣的進一步增多,也是人民幣持續貶值的影響因素。

但這輪人民幣貶值,市場普遍預期並不會持續太久。因為畢竟,一個國家的貨值,最終取決於國家的經濟實力和內生增長動力。

中國的經濟基本面非常穩定,經濟增速也仍將保持高位,這將是人民幣幣值穩定的核心因素。

另外,美元指數的強勢,被市場普遍預期並不會維持太久,因為隨著美元加息消息逐步消化,市場風險偏好逐步改善,美元存在走弱可能。

應對人民幣貶值,央行仍有很大的貨幣政策空間,足以進行應對。

美聯儲加息新興國家貨幣暴跌!我們手中的人民幣資產還安全嗎?

我國實施非常嚴格的資本管制,可以有效應對大規模資本外流,從而維持幣值穩定。

與新興國家相比,我國的外匯儲備高達3萬億美元,充足的外匯儲備使得人民幣能夠充分抵禦國際風險,維護匯率穩定。

由於我國金融的進一步開放,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將會較以往增大,但整體匯率仍將保持穩定,換句話說,您手中的人民幣資產還是能夠保值的,並不存在長期貶值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