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建川博物馆|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抗战文物博物馆

重庆建川博物馆|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抗战文物博物馆

重庆建川博物馆|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抗战文物博物馆
重庆建川博物馆|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抗战文物博物馆

中医药文化博物馆

——“老中医”焕发“新生机”

中医药文化博物馆通过中医药基本知识、常识内容陈列,揭示中医药的奥秘,普及中医药知识,旨在宣传提高人们对中医药的重视、及中医药养生意识,推动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

重庆建川博物馆|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抗战文物博物馆

著名老字号药铺牌匾

面积:400平方米

特色:中医药商匾、中医药材墙

单元:4个单元(中医药发展历史、中药与中医治病、中医百年名药铺、中医药养生疗法)

我国最大的中药方剂书籍、历史上第一部药典叫什么名字?中药发展史上第一部大型辞典是什么时候出版的?

答案,就藏在中医药文化博物馆里。在这里,《黄帝内经》等泛黄的医典药典,“回春堂”“三信堂”等中医药铺的牌匾,各种制药器皿器具,各时期的手写药方……混杂着中药材香气,讲述着传统中医的故事。

01

伍舒芳:重庆唯一百年老药铺

在进门口墙上挂满了明清以来的著名老字号药铺的旧牌匾、店招、广告等,有的牌匾,已达100多年历史。在第三单元,专门介绍中医百年名药铺,如同仁堂、胡庆余、陈李济、叶开泰等。“伍舒芳”作为咱们重庆唯一的老字号药铺,也名列其中。

重庆建川博物馆|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抗战文物博物馆

“问诊”情景

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太学生伍宏宪在重庆渝中区太平门创建“伍舒芳草堂”,主营万应寿世膏和五毒膏。1958年,更名国营国光制药厂,后更名为国光集团重庆中药总厂。2002年,被重庆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兼并。伍舒芳传统膏药制作技艺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仍有生产。

02

老药方:抄回去就可治病

参观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与参观其它展馆不同的是,馆内始终充满了中药的气味。据介绍,主要是因为该馆存放了大量可以“清除空气异味”的药材,如艾草、陈皮、薰衣草等。

重庆建川博物馆|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抗战文物博物馆

医学相关知识

馆内还展出了部分中药材。意外的是,所展出的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些名贵中药材,而是非常常见的一些普通药材,如生姜、柴胡、菊花、麻黄、薄荷等。馆方介绍说,该展馆之所以不求“高大上”,是想通过展览展示,能为中医知识的普及作一些贡献,“越普通,对老百姓就越有用。”

重庆建川博物馆|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抗战文物博物馆

“回春堂”药铺

03

最民生:博物馆教你泡酒

中国很多家庭,都喜欢用中药泡酒养生。展馆的最后一个单元,还专门为游客介绍了一些泡酒的方法,有很多是我们听都没有听说过的。

比如柠檬香菇酒,这是一道由香菇、蜂蜜等泡制的。具体做法是把柠檬切成两半,和一定比例的干香菇、蜂蜜、60度白酒一同浸泡,一周后,取出柠檬,再浸泡一周,即可饮用。有健脾益胃、降血压血脂的功效。

重庆建川博物馆|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抗战文物博物馆

抗战文物博物馆

——一部悲壮的抗战史

抗战文物博物馆通过中流砥柱、正面战场等众多板块展出的珍贵抗战文物,以铁一般的史实再现了当年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对日本右翼分子否认侵华事实给予最有力的回击,警示中华民族以史为鉴,努力开创和平友好的未来。

重庆建川博物馆|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抗战文物博物馆

抗战场景

面积:1400平方米

特色:国家一级文物众多,设有高射机枪体验区

单元:共有10个单元(局部抗战、中流砥柱、抗战大后方——重庆、正面战场、川军抗战、美军援华、不屈抗俘、汉奸丑态、日军暴行、伟大胜利)

抗战文物博物馆入口,600枚鲜红的手印,印满了两面墙壁,每个手印旁边,都写着主人的名字……而他们,都是当年与日军浴血奋战的抗战老兵。

70多年前,正是无数个他们的双手,捍卫了中国,拯救了中华民族。据了解,建川博物馆从2005年就开始征集抗战老兵手印,目前已收集到了6000余枚。

抗战文物博物馆是重庆建川博物馆群中面积最大、珍贵文物最多的一个展馆。其展出的数百件文物中,50余件为国家一级文物。

01

日军日记本:曝光日军侵华暴行

在第九单元的一个展柜里,有1本影集和7本泛黄的日记本。日记本上写着“支那事变从军记念”“南昌攻略战”等日语,影集中的照片多为惨烈的战争场景。

重庆建川博物馆|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抗战文物博物馆

抗战老兵的手印

这些日记和影集,原为参加侵华战争的日本军官荻岛静夫所有。荻岛静夫于1937年8月入华,1940年回国,在此期间,他的日记和照片,记录了大量战争现场和日军侵华暴行,既有淞沪、徐州、武汉等大会战的现场,还记载了各种侮辱、屠杀战俘的细节,一个日本军官为试军刀是否锋利,竟然连杀3个俘虏。

02

新四军家书:日本鬼子不出中国誓不还家

全民抗战,既是宣传口号,更是当面所有中华儿女的实际行动。

在第二单元,向游客展示了一位化名为蔡良的新四军军人的大量家书。家书用新四军司令部稿笺纸写成,写信时间集中在1937年到1939年,根据信中“回信时请写我现在的名字——景秀”,推断蔡良只是化名。

重庆建川博物馆|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抗战文物博物馆

抗战文物博物馆展厅

在信中,除了家事,还写了大量抗战见闻。比如向家人讲“日本已占领九江”“尚在沙河、南昌铺、瑞昌与中国军队激战”等信息。信中,这位军人写道:“日本鬼子不驱出中国去,儿就不回家,誓死为抗战奋斗到底。”中华儿女誓死保卫家园的爱国激情,窥见一斑。

03

九龙坡籍将军:书写机枪击落日机神话

在抗日战争的恢宏历史中,九龙坡又有哪些故事?

第五单元,向游客介绍了一位川军少将朱再明,便是九龙坡区陶家镇人。1939年1月,朱再明率部与日军陆军航空兵“天皇号”指挥长渡边广太郎大佐率领的日军在湖北荆门县沙洋镇敌激战,用机枪将“天皇号”击落。

重庆建川博物馆|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抗战文物博物馆

展柜中摆满了抗战文物

白市驿机场与飞虎队,是九龙坡最精彩的抗战史之一。1942年7月,陈纳德将军率美军飞虎队及司令部进驻白市驿机场,其装备先进的P51(野马式)和P38(闪电式)战机,B25、B24等重型轰炸机,曾给日军以重创。据统计,1940年至1944年,白市驿机场共起降飞机6600余架次,战斗起飞4000余架次。

游玩攻略

门票:实行通票制,8个博物馆50元/人。对部分群体实行优惠票价,其中60-70岁老年人、现役军人、全日制本科及以下学历在校学生,30元/人;国家级劳模、英雄,身高1.2米及以下儿童,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残疾人持相关证件免费入馆。

重庆建川博物馆|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抗战文物博物馆

交通示意图

乘坐公交的朋友,推荐乘坐413、420等路线公交车在下入口黄家码头站下车,然后步行约300米至游客中心;也可以乘坐403、416、419等路线公交车在上入口谢家湾正街站下车,步行约1000米至游客中心。自驾的朋友,可以根据导航和路标前往,上、下入口均设有停车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