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乡村系列」社旗县兴隆镇老街村

「兴隆乡村系列」社旗县兴隆镇老街村

无人机航拍,空中俯瞰老街村--老街张大利拍摄

 老街村在社旗南12公里,兴隆镇南1公里,社旗-太和公路穿村而过,共有三个村名小组,237户,970人。和邻近的果庄、月楼、保其岗同属于兴隆镇吕楼村委。以前的名字叫兴隆镇、兴隆街,现在的村庄为1975年8月老村东迁于现址重建的新村。

村名由来

原址在现在村庄西边约1千米的唐河东岸,清初,唐河水运发达,此地为一水陆码头;因水运发达,商业兴隆,在次经商居住的居民逐渐增多,人们为求吉祥故以兴隆为名。兴隆古镇为清朝中期形成的集镇。社旗建县之前,兴隆镇隶属于唐河县管辖,据乾隆52年《唐县志》“集镇篇”记载,在境内当时的28个集镇(店)中,“兴隆镇,县北60里;弋家新集(现新集街),县西北50里,源潭镇,县北20里,均为新增集镇”,据此推算,清乾隆52年为公元1787年,兴隆古镇至少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

中外地名词典第1536页记载“兴隆(镇名),在河南省唐河县北,路通方城县。”村庄为块状民房围绕东西向街道的复合式聚落,兴隆古镇当时四面建有寨墙,寨墙外边是寨河沟,河沟常年有水,有东西南北四个寨门,每个寨门上有长方形青石石刻门额,西寨门因面对的是宽阔的西河,上石匾四个大字“波凝气爽”;东寨门上石匾是“紫气东来”;南寨门上石匾是“車定指南”,北门寨门上为“后我启君”。据说“紫气东来”门额石刻2010年前后也找到,放置在本村村民家里,后来竟被当时兴隆乡政府以该石碑为历史文物的名义收缴走,最终不知所终了!据社旗县地名志记载门额石刻,门额正面为楷书“紫气东来”大字,右上角刻“同治元年小阴月”,左下刻“永全寨”字样。值得庆幸的是前几年“波凝气爽”石碑已经被老街村民发现并保护起来。

「兴隆乡村系列」社旗县兴隆镇老街村

原老街西寨门上石匾四个大字“波凝气爽”石匾

1955年特大洪水,兴隆镇被冲毁,街道南迁到吕楼村。最为繁荣的西大街连同一座建造雄伟的关帝庙,统统垮入河中而不复存在。原来的兴隆镇街道搬迁到老街南边吕楼村。

1970年以后,唐河水运衰落,船只退到汉水、襄江一带。1975年洪峰又冲进兴隆镇,临河的许多村子被淹,上级决定把临河的村子东迁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兴隆镇村于1976年迁到了社太公路旁边,兴隆集镇迁到了保其岗、李庄和后门里三村交界处的现址。

1981年经省政府批准,恢复兴隆镇古镇名称,兴隆镇村也就逐渐被人称为老街村了。

「兴隆乡村系列」社旗县兴隆镇老街村

西河东岸,以前的村庄,现在成为农田了,谁认识这个低洼地?是村里以前的一个大坑。

「兴隆乡村系列」社旗县兴隆镇老街村

这条沟是以前村庄的南寨墙外的寨河沟,那时候常年有水。曾经高高的南寨墙早已不复存在了。

村庄姓氏流源

老街村的历史约有二百多年。相比附近的村庄,姓氏算是比较多的。主要是因为从前老街是由集市慢慢形成的村庄,基本上都是从附近村庄到集市做生意从而在这里落户定居下来。

老街姓氏总有三十八个,现有三十个姓氏,主要的大姓家族有张、赵、王、李、惠、余、向、杨、贺等。还有乔、丁、段、马、崔、金、吴、郭、刘、韩、邓、景、魏、章、宋、陈、董、何、胡、薛、宗等姓氏。

已经消失的有姓氏有八个:谢、鲁、唐、吕、古、冯、单、周。

老街姓氏中基本为汉族,只有一户为满族。

张姓:来自珪璋,字派:“明善复本性,存仁长显荣,忠诚延世泽,诗书振家声”;同宗村庄:吕楼,小赵庄,小贺庄,埠口街,狮子庄,朱庄,张营红泥湾:(张)庞庄,马庄。

赵姓:来源晋庄黄赵。现用字派:“叔函国明全、文华增福润”,与黄赵、太和前后赵、北边新刘庄、大张庄、上郭,晋庄黄赵、唐河桐河乡赵牌李等村庄赵姓均为同宗。

李姓:老街李姓分几支,有从青台街云官庄迁移过来的,有从堰河迁移过来的还有从向庄搬迁到老街的,这几支都属于青台西边李富户李家。

惠姓:老街惠姓与附近蔡庄、刘庄等村以及唐河均为同宗。

向姓:为向庄向家迁移过来的,与后门里、向庄、米起营等村同宗。字派为:“民国天广远,福寿吉祥全,声名宏江海,功業隆山川”

贺姓:老街贺姓共两支,分别是从苗店小贺庄和苗店竹园搬迁过来的,属于同宗同源。

崔姓:从郝寨崔白庄迁移过来的。

韩姓:从东温桥迁移过来的。

刘姓:只有一家,满族,据说为刘汉三解放前当国军时候落户老街村的。

村庄变迁

1976年搬迁到现址,正好顺应了陆路交通的发展,社旗-太和公路从村子中间穿过,又赶上文革结束,国家开始改革开放,八十年代的老街人,充分发挥善于做生意的传统,开始在街上开店摆摊,开设加工作坊等,一大批人家成为当时率先致富,率先添置电视机,有的成为远近闻名的万元户。如俺二伯赵玉山在粮库门口开的铁匠炉生意;张龙潭家在街上开轧花、榨油作坊;开裁缝铺或者摊位的有七组的张性才、王顺发等,开理发店的张本华、魏松岭等以及在村上搞加工作坊的,如张家小磨油坊、王六伯家豆腐坊、小金伯家的磨面屋,张四爷家的杀猪生意等等,处处呈现勃勃生机。老街与月楼人组建的建筑队,农闲时候参与兴隆镇的建设,在张龙生等人带领下,盖兴隆棉花厂厂房、兴隆电影院等工程都留下老街人的汗水。

那时候老街村不但经济呈现繁荣的局面,在乡村文化建设方面,有老街人自己组建的剧团,经常到附近演出;老街杂技、魔术表演在八十年带初期的物资交流大会上崭露头角,还有民间组发的大调曲子娱乐等等。

「兴隆乡村系列」社旗县兴隆镇老街村

八十年代初期,谁家有台黑白电视机就是这么吸引人

九十年代初期,打工潮兴起,老街人仍走在时代前列,七组的崔道海早走出去的到郑州饮食业务工,凭着个人的能力和勤劳,一路做到厨师长,负责大酒店的整个后厨的管理,在崔道海的引领下,一批年轻人如杨文坡、郭晓、余国民等人走出家门,到大城市寻找机遇,在他们的师徒相传的带动下,老街的许多年轻人成为大厨师,老街厨师在各地的社旗老乡会中名声响当当。其中成功的老街厨师中一些人成为了老板,承包饭店或者返乡创业,如今成为老街致富的带头人,也使得后继的90后、00后小伙子们有了出路,据粗略统计,目前老街人在外边做厨师行业的有三十多人。


「兴隆乡村系列」社旗县兴隆镇老街村

老街厨师在北京、郑州、广州、武汉等城市的大酒店,都有他们的身影。

村庄现状

随着镇区街道的开发,街道和社太公路两旁的房屋不断增值,老街村民新建房屋公路旁建房,有的村民到镇区生活,有的条件好些的,为了子女的教育着想,在县城或南阳购置房产,成为城里人!村庄平日里没有过去那么热闹。但是人往高处走,这也是中国城镇化的发展的必然过程。

「兴隆乡村系列」社旗县兴隆镇老街村

公路旁整齐的村民新居。家里的天真蓝呐!

「兴隆乡村系列」社旗县兴隆镇老街村

只有在春节,在外边的年轻人才能聚在一起,村庄又恢复了活力

凭借着勤劳和智慧,在外务工的成功者实现创业,在城市里买房定居。如有开办服装加工厂、装修公司、汽修厂、搬家公司、物流公司等等。无论身在何处,在外的老街人都时刻关注着魂牵梦绕的家乡,村里有咱的父母亲人,还有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儿,田地下长眠着咱的祖辈,家乡永远是每一位在外游子的根儿。

村子里的年轻人平时多在外边打工,老街外出打工者,除了做厨师之外,再就是司机较多,考取驾照,有在城里开货车的,有开客车的,也有的开出租车,拥有一门挣钱的手艺,是农村人在城市生活的资本。在北京市、深圳市、广州市都有咱老街人的身影。

「兴隆乡村系列」社旗县兴隆镇老街村

在宁波港口,有老街人贺虎成等人忙碌的身影

这些年来,那些在老家发展的老街人,也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涌现了好几个如今的佼佼者。

如乔林晓夫妇凭借多年来家里煤炭销售的积累,搞起了熟悉的物流业,投资几百万在社旗创办了社旗县大乔货运有限公司;

「兴隆乡村系列」社旗县兴隆镇老街村

社旗物流园里的老街乔家开办的社旗大乔货运公司

厨师出身的郭晓回到家乡开的小香厨饭店,这两年又在米起营村西边开办了郭晓夜市;

「兴隆乡村系列」社旗县兴隆镇老街村

郭晓夜市成为夏季人们到河边休闲聚会的首选场所,赵增的羊肉烧烤生意火爆!

贺明生在村北公路旁开设了:“美食阁”饭店,村里人常在这里举办各种酒席宴会;

「兴隆乡村系列」社旗县兴隆镇老街村

美食阁

本村张性忠联合本家弟兄创办的农业合作社,流转土地上百亩,购置了许多大型的农机设备,科学种田,成为本村的种植大户,今年开始尝试种植中药材,建成了菊花产业扶贫基地,吸纳贫困户参与种植与劳务;

「兴隆乡村系列」社旗县兴隆镇老街村

老街张性忠流转的土地种植的中药菊花

七组村民张本聚的妻子利用娘家亲戚开办绢花工艺品公司的优势,接来单子找附近的村民代工组装绢花,组装一枝花,技术要求不高,简单易学,工资几毛钱,一个月下来能挣一千多元。钱虽不多,但关键是不耽误照顾老人,也不耽误送孩子上学,适合家庭妇女干,带动附近不少家庭增加了收入。

「兴隆乡村系列」社旗县兴隆镇老街村

各种美丽的绢花

总结起来,老街人有着几种共同的优良传统:第一个就是老街人注重下一代的教育问题,多年来,老街村走出了许多大学生,赢得了不少附近的乡亲们的羡慕与赞扬。80年代初,老街的三位大学生,向运生、金耀峰、李金岭成为村里学生的楷模。为培养孩子考学,许多家庭不遗余力,全力支持供应,他们相信只有通过上学才是农村孩子的好出路。付出总有回报,多年以来老街大学生层出不穷,毕业后分布在祖国各地,从事的工作有教师、医生、工程师、企业高管、公务员等等各行各业。

第二是老街人讲究诚信与孝道。在老街人历来重视关公文化,老村建有关帝庙,现在老街村子南边本村人在张付珍、张性才等人的倡导下又集资盖起来新的关帝庙。“仁、义、礼、智、信”得到村里人的广泛认同,那些讲诚信、讲义气、懂礼节、尊老爱幼的村民会得到村里人良好的口碑。

「兴隆乡村系列」社旗县兴隆镇老街村

村南边的关帝圣庙,每逢初一十五,来这里上香的人很多。

「兴隆乡村系列」社旗县兴隆镇老街村

南阳广播集团对口扶贫吕楼村,送戏下乡。看到熟悉的乡亲们,他们多数人已经满头白发了!曾经伟岸的身子已经

「兴隆乡村系列」社旗县兴隆镇老街村

公路旁的代销点门口,是村民休闲的好去处,这里是村子的信息传播中心

村庄名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张全亮、赵兰章二位烈士为老街人。

本村吴兰章和赵华国是参加过越南老山前线的解放军战士,真正为国家上过战场的新中国最可爱的人。

他们两位是老街众多大学生中的杰出代表。

展望未来

由于长期以来我们社旗县经济基础薄弱,至今没有通铁路和高速公路,与其他地方相比,我们县仍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老街村也同样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至今仍有一大部分村民没有脱贫。

「兴隆乡村系列」社旗县兴隆镇老街村

村中随处可见的老房子;新铺成的水泥道路。

随着国家加大对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2017年,老街村被列为兴隆镇唯一的“整体推进项目”文明示范村。

今后村里将挖的污水管道,统一流入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与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彻底解决农村脏乱差的问题,将明显改善了老街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一个崭新的老街村正在华丽转身!

「兴隆乡村系列」社旗县兴隆镇老街村

村北新建的吕楼村部和卫生所,村后起的小型体育场,健身设施一应俱全。

在积极发展经济的同时,老街人也注重精神需求,村子里成立了腰鼓队、广场舞蹈队、舞狮队。

「兴隆乡村系列」社旗县兴隆镇老街村

老街文艺表演队,经常在春节等节日自娱自乐。

「兴隆乡村系列」社旗县兴隆镇老街村

老街的年轻人在练习舞狮子

「兴隆乡村系列」社旗县兴隆镇老街村

新建的吕楼村委会在村后边;搭建的戏台,今后将成为村民娱乐的好地方。

兴隆镇整村推进扶贫项目的实施,给老街带来新机遇,老街作为兴隆镇的起源村庄,也希望更多人关心兴隆古镇的历史,进一步挖掘兴隆古镇的历史文化,积极保护好相关的文物,如把埋没在河床的关帝庙石碑挖出来,能给后人留些纪念。


每一次回到家里看到村里的变化,总是很欣喜。希望老街变得更美丽,希望政府的扶贫政策确实落到实处,让父老乡村越来越富裕。

祝福老街的乡亲们幸福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