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爲什麼一邊罵萬科,卻又默默排隊買萬科?|飛議

我們為什麼一邊罵萬科,卻又默默排隊買萬科?|飛議

萬科之於我,就像2011年的我和iPhone4s之間的關係:

非常想擁有對方,但是囊中羞澀,但又不是一定買不起那種,微妙而又欲說還休的關係。

你為什麼買萬科?

可能業主有一萬個理由,就像喜歡iPhone的人,即使安卓手機有更多選擇,卻一直忍受和安卓相比ios系統的各種不便,心甘情願的當果粉?

人們對萬科充滿好感,並不是因為王石登山技巧多麼牛X,也不是拿手好菜紅燒肉燒製有多麼可口,就像選擇蘋果的人並不僅僅因為喬布斯獨特的著裝風格和獨特人格魅力。

自己曾經作為泛房地產媒體從業者,對萬科早有耳聞:萬科是國內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可以說是行業內的標杆,對一些本地樓盤來說,就像神一樣的存在。能數十年保持龍頭地位並不僅僅靠某些浮誇樓盤那樣,堆砌海量軟文和包全版都市報封面,瘋狂撒幣而火。

大家都賣期房的時候,萬科說:“要有樣板間”。

於是,地產界就有了樣板。

大家都交了鑰匙的完事兒的時代,萬科說:“要有物業。”

於是,地產界就有了物業。

無論將來怎樣,哪怕萬達、綠地、恆大超過萬科,但在地產行業,萬科來過,改變過一些東西,留下過一些東西。

即使現在,很多人買萬科,很大一部分吸引是因為萬科其優質的物業。

萬科在商品房時代混沌之際,就建立了一套高規格的標準有自己成熟的開發經營模式。尤其質量把控方面,可以說萬科對於自己所建房屋質量的要求幾乎是國內所有地產商裡最高的,不吹不黑。

舉個栗子,商品房外面的走廊兩邊間距一米五,但絕大部分公司都做不到剛好一米五的,因為樑柱澆築存在誤差、外牆抹灰厚度也有誤差,所以基本很難做到;唯獨萬科可以,因為萬科所有工藝都是標準化來的,監管又極其嚴格,一旦不合要求就重做,所以很多接萬科工程的人都簡直做到想哭。但依舊不少人想做萬科的房子,因為萬科給的工價高,比同行業其他公司的市場價高三成以上。

捨得花錢換口碑,這一點不服也不行。

因為看過樣板間,因為極度苛刻的工程管理,於是很多人會在超過市場價30%的價格,購買萬科,成為萬科er。

但,不得不承認,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離開一線城市的萬科,就開始出現求銷量低質量的危險,如果你隨便搜搜萬科關鍵詞,總有一些業主或者偽業主發佈不少維權信息,遍佈鄭州、重慶,經過20多年的發展,儘管萬科名字如雷貫耳,然而與同類公司相比,突出的亮點似乎越來越少,來自各方的威脅十分緊迫,國企背景深厚的房地產企業,不少黑馬房地產新秀的勁兒也十分兇猛。

於是,造成一種萬科不行了的錯覺。

萬科也在改變。到底怎麼變?作為文化濃郁的人文情懷企業,萬科選擇的標杆是美國的帕爾迪公司。從美國的模式中探索,再按照中國市場的規律去行動。從招拍掛模式轉變為資源整合模式,積極合作、大膽收購。

不要忘了,1991年,萬科是深交所上市的第二家公司。

然而,步子太急,會扯著蛋。萬科在房地產牛市中快速擴張也暴露出很多問題,引發業主和公眾的不滿,導致民間有這麼一種說法:

萬科有兩家公司,一家是萬科,一家是xx萬科,比喻前後差距太大。儘管萬科給人的感覺是勇敢和極富活力,是房地產的佼佼者和優秀公司的典範。

標杆企業都如此無恥了,房地產還會好嗎?她病了,誰又得吃藥呢?

我們為什麼一邊罵萬科,卻又默默排隊買萬科?|飛議

那時候,我踩的盤在北郊,叫萬科金域華府。好東西就會讓人覺得他就是好東西。比如可能某個人並不認識豪車,但是有人從輪轂,有人看長度,有人看玻璃,甚至有人看車漆明亮成都來判斷這輛車是不是豪車,更不用提內行講血統、看內飾、駕駛感、推背感等等。

美好的東西,他沒有理由,就是好。當我走近工作,整個施工現場建材擺放整齊,看還是水泥毛牆的建築外立面,平整光滑,極少見毛刺和裸露的鋼筋,塔吊乾淨整潔,統一刷漆,後面刷有logo:萬科。細節決定成敗,當時就覺得萬科:

讓建築讚美生命,名不虛傳。

我們為什麼一邊罵萬科,卻又默默排隊買萬科?|飛議

我們為什麼一邊罵萬科,卻又默默排隊買萬科?|飛議

大眾有車型燒機油,有的斷後軸,但並不影響其屢次成為中國銷冠;Apple公司產品自誕生之日起就伴隨爭議,但即使眾多安卓廠商從各方面發力,但iPhone依然是新產品發佈會被“碰瓷”最多的那一個,甚至直接全盤抄襲iPhone設計;萬科即使再出現緋聞,信不信當下開盤也是日銷盤,甚至現在需要搖號搶購?

久病不一定會成良醫,而大部分人並不是任何行業的專家,有口碑,有保證,用錢買省心才是很多更看重的東西:大眾車皮實耐用,德國人的嚴謹為其背書;Apple手機即使再貴,依然有擁簇,一方面有人因為顏值,有人確實喜歡蘋果系統的乾淨省心;有人選擇高價買萬科,並不是因為人傻錢多,而是在亂象叢生的房地產界,買房前你不是爺爺,買房後一定是孫子的房地產行業亂象叢生,人們咬牙買的,就是圖一省心和品質。

希望萬科,能不忘初心,用建築讚美生命,而不是用建築欺負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