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生功績無數,提出南水北調,爲什麼後人評價他兩極分化嚴重

曹操一生功績無數,提出南水北調,為什麼後人評價他兩極分化嚴重?

只要一說到三國,有一個人就一定逃不過去,那就是曹操。很多歷史上的文學家對曹操的評價有好有壞,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在經濟文化軍事上面,都有過人的成就。

曹操一生功績無數,提出南水北調,為什麼後人評價他兩極分化嚴重

首先是文學方面,我們從小讀到大的語文課本里都有他做的詩,只要是讀過書的人都背過他的那一首觀滄海。當時的解讀是曹操在看到滄海時由感而發,在字裡行間中透露出的大氣磅礴,讓人一下就在腦海中浮現出了他英勇的形象。還有許多隨著時間的流逝、歷史的變革還是流傳下來的名篇,可以說他在文學上的成就非常高了。

曹操一生功績無數,提出南水北調,為什麼後人評價他兩極分化嚴重

然後在軍事上,黃巾大軍席捲中原大地的時候,他也是抵抗黃巾軍的其中一名主力,在其中獲得了很多戰功。董卓進京後,又成為討伐董卓眾多諸侯中的一員,後來打敗袁紹之後統一了北方。依法行軍,對自己的部下管束很嚴格,所以才有一群戰鬥力很強的軍隊。

曹操一生功績無數,提出南水北調,為什麼後人評價他兩極分化嚴重

在政治方面的覺悟也很不錯,知道自己如果篡位當上皇帝會受到全天下人的討伐,於是控制住皇帝,這就讓他在明面上看起來不是皇帝。他在內務管理上也有很深的見解,我們知道,東漢都是以世家大族為主,這就產生了很多豪強地主,曹操讓手下很多有才能的官員去地方管治,對這些世家起到了壓制的作用。這樣一來讓老百姓們活得更輕鬆一點,得到了老百姓的民心。也有人說他是在作秀,只是在上面表演一番收買人心而已,但是,我們要知道,作為一個優秀的政治家,這些舉動都是正常的,都是為了鞏固自身的統治。

曹操一生功績無數,提出南水北調,為什麼後人評價他兩極分化嚴重

還有一個他最不經常被人提起的成就,就是在經濟上的作為,朋友們都知道南水北調工程,可想而知,北方的水是多麼的缺乏。而他在當時就已經開始興修水利,為他的軍隊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糧食支撐。而且在戰爭時期人口流失,土地無人播種的時候,他用充實編戶的方法讓農民們沒有停下農業耕作。時間證明了他這些舉措都是正確的,最起碼對他自己和部隊都有很大的作用。

曹操一生功績無數,提出南水北調,為什麼後人評價他兩極分化嚴重

按理說這麼一個人,在歷史上應該評價很高才對,但實際上他的評價呈現出兩極分化,最主要的一點,在東漢的時候,是以儒家學說為主,他那種把皇帝當成傀儡的行為,受到了當時很多學子的唾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