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遇見「內盤外盤」洗盤信號,打死也不要賣,必有一波翻倍行情

在大街上,有時可以看到一種玩38的臨時賭局。一個人拿著一個小酒杯,酒杯裡有一個白色的小片,小片的一面寫著3,另一面寫著8,他一面快速地在地 上轉著酒杯,一面口中唸唸有詞,不外是解說規則招呼圍觀者下注。隨著酒杯旋轉,杯中的小片也跟著翻滾,轉上一陣後,他突然用一塊硬紙板把杯口蓋上,周圍的 人開始壓錢。由於小片一直在晃動,看清上面的字多少是有些困難的,所以有人壓3有人壓8。壓完之後一開蓋,壓對的一賠一,壓錯的壓多少全輸掉。這個遊戲看 似對壓錢的人有利,因為只要眼力好,仔細看,就算不是每一次都能看準,至少能對多錯少,只要看的仔細些,應該是隻贏不輸。但一玩就知道了,有時候看的清清 楚楚是3,可一開蓋卻是8。玩的人只以為是自己沒看清,於是更仔細的看,看清楚了再壓,結果還是有時對有時錯,等玩一段時間再看,肯定是輸錢多贏錢少。道 理何在呢?原來在小片中夾有一小片磁鐵,聚賭者手中拿著另一塊磁鐵。他悄悄的把磁鐵N極S極往上一湊,要它是8就是8,要它是3就是3,和他玩的人有輸沒 贏。從這個例子包括了坐莊的基本原理。

一旦遇見“內盤外盤”洗盤信號,打死也不要賣,必有一波翻倍行情

坐莊有兩個要點,第一,莊家要下場直接參與競局,也就是這樣才能贏;第二,莊家還得有辦法控制局面的發展,讓自己穩操勝券。股市做莊也是如此,股市做莊莊家要把倉位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用於建倉,部分資金的作用是直接參與競局;另一部分用於控制股價。

與 38遊戲不同,38遊戲中靠作弊控制局面,而在股市中莊家必須通過實際買賣來控制股價;38遊戲中用一塊磁鐵就可以控制局面了,完全沒有成本,而股市中必 須用一部分資金控盤,而且控盤這部分資金風險較大,一圈莊做下來,這部分資金獲利很低甚至可能會賠,莊家賺錢主要還是要靠建倉資金。股市控盤是有成本的, 所以,要做莊必須進行成本核算,看控盤所投入的成本和建倉資金的獲利相比如何,如果控盤成本超出了獲利,則這個莊就不能再做下去了。

一般來 說,坐莊是必贏的,控盤成本肯定比獲利少。因為做莊控盤雖然沒有超越於市場之外的手段無成本的控制局面,但股市存在一些規律可以為莊家所利用,可以保證控 盤成本比建倉獲利要低。控盤的依據是股價的運行具有非線形,快速集中大量的買賣可以使股價迅速漲跌,而緩慢的買賣即使量已經很大,對股價的影響仍然很小。 只要市場的這種性質繼續存在下去,莊家就可以利用這一點來獲利。股價之所以會有這種運動規律,是因為市場上存在大量對行情缺乏分析判斷能力的盲目操作的股 民,他們是坐莊成功的基礎。隨著股民總體素質的提高,坐莊的難度會越來越大,但做莊仍然是必贏的,原因在於做莊掌握著主動權,市場大眾在信息上永遠處於劣 勢,所以在對行情的分析判斷上總是處於被動地位,這是導致其群體表現被動的客觀原因。這個因素永遠存在,所以,市場永遠會有這種被動性可以被莊家利用。


中國股市最致命的問題:

事實上,在去年那輪股災爆發之前,卻存在著不少先知先覺的資金提前出逃。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過於外資機構。與此同時,亦有不少上市公司大股東以及高管,也提前實現了資金出逃的目的。顯然,即使隨後的股災風波殺傷力驚人,卻並未對這類群體構成太大的衝擊。

不過,與這類具有先知先覺的資金相比,普通散戶卻在這一時期內出現了持續性大舉入場的姿態。確實,對於缺乏資金、信息以及技術優勢的普通散戶而言,他們最 大的特點就在於跟風操作。但是,憑藉著“船小好調頭”的優勢,跟風操作也為極少數的散戶贏得了盈利的空間。不過,對於絕大多數的普通散戶而言,跟風操作, 盲目入場的最終結局,也就是陷入深套的尷尬局面了。

顯然,這就是中國股市第一個致命性問題,即市場信息的不對稱性。

回顧最近一段時間中國股市的非理性下跌行情,實則同時具備了“下跌速度快”、“下跌力度猛”等特點。不過,在股市下跌的過程中,大資金大機構與普通散戶的命運卻大不相同。

其中,對於大資金大機構而言,它們可以在股指期貨市場中,藉助套期保值等功能實現靈活多樣的操作策略。或許,在一個失去理性的下跌市場中,藉助一些風險對沖 工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市值的損失風險。而對於極少數的大資金大機構而言,它們更可能利用期現交易制度的不對稱性以及相應的做空工具進行順勢做空,並 藉此獲取暴利。

然而,對於普通散戶而言,因資金門檻的限制,他們卻無法及時實現風險的對沖。退一步來說,即使部分散戶具備了進入股指期貨市場的資金門檻條件,卻因資金規模佔比太小,而輕易遭遇大資金大機構的“屠宰”。

與此同時,在現貨市場中,由於普通散戶只能侷限於單向做多的操作模式,且只能允許採用“T+1”的交易策略。由此一來,實則也剝奪了普通散戶日內糾錯的機會。於是在實際操作中,一旦散戶買入了某隻股票,則在隨後的市場殺跌行情下,他們卻是無法及時止損出局的。或許,對於普通散戶而言,最好的日內風險對沖方式,就是逢低補倉,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差價的虧損。

顯然,這就是中國股市第二個致命性問題,即市場制度的不合理性以及不完善性。

機構大戶設置陷阱的一般手法有以下五點:

1.造謠惑眾。造謠惑眾是機構大戶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它既簡單又省事,又不容易被人抓住把柄。在股市中,機構大戶故意散佈一些無中生有的謠言,以影響中、小散戶的購買意向。如在股市的頂部區域,機構大戶就經常製造一些利空傳言,從而打壓股指;而在牛市初期,機構大戶就經常性的擴散一些利多消息,從而吸引中、小散戶跟進。

2.內幕交易。內幕交易是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人員利用職務之便或券商利用職業之便,進行非法的股票交易來獲取暴利。如1963年末,美國的一上市公司在加拿大東部發現了一座礦山,併購買了周圍的土地,然後該公司的經營管理人員等"內幕人士"及其親朋好友們就紛紛購入該公司股票,同時又發佈新聞對社會輿論的報道予以否定。

3.囤積居奇。囤積居奇是指機構大戶憑藉手中鉅額資金大量套購股票,並依此為理由,要求參加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或乾脆吞併上市公司,要挾上市公司以高價收回,借些大賺一筆。

莊家的陰謀論:

誰見過莊家啥模樣?所謂莊家就是股市中資金雄厚的主兒。從大處看機構是最大的莊家。莊家用上億元的資金做一隻股票,你用很少的錢做N只股票。莊家做一隻股票要幾年,你做一隻股票也許只有幾天。你可以跟莊賺錢,但你要戰勝莊家是非分之想,莊家可以讓你賺錢,但要戰勝你易入反掌。 因而識破莊家的種種計謀對炒股者而言十分重要:

第一計:瞞天過海

出自明·阮大鋮《燕子箋·購幸》:“我做提控最有名,瞞天過海無人問,今年大比期又臨。”本計現指光天化日之下瞞著大眾耳目就過了大海。形容極大的欺騙和謊言。

破解:我們曾看到或聽到在股市泡沫最大的時候機構聲稱:“中石油是亞洲最賺錢的公司” 、“要堅持價值投資理念” 、“中國宏觀經濟向好牛市基礎未變” 、“要增加群眾財產性收入” 、“ 十年牛市,萬點不見不散”等等,在所謂的利好掩護下,使機構得以順利出貨賺的盆滿缽滿,使普通投資者虧損累累慘不忍睹。你的理財訊息從何而來?大眾媒體,周圍朋友是投資人的首選,電視新聞、理財節目、網絡新聞,來自金融機構專業人員與專業投資機構的比例反而不到一成。這種高度依賴口耳相傳的投資模式,怎麼能夠得到有價值的資訊?投資人知道訊息不可以完全信賴媒體,大家都知道不要追高殺跌,但是很難克服婪的人性!投機教父科斯托蘭尼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中表示,只有一無所有以及有錢的人才有本錢投機,其他人還是腳踏實地吧!利用利好出貨,其實就是莊家採取了針對大眾投資者具有欺騙性的戰略,是最為典型的瞞天過海的毒計!

第二計.圍魏救趙

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原指戰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現借指用包超敵人的後方來迫使它撤兵的戰術。

破解:主力資金常用的作戰手法,譬如在攻擊一板塊時,主力資金很可能就採取集中兵力攻擊一兩隻品種,利用這一兩隻股票產生的領頭羊作用,以此達到帶動其它同一板塊品種上漲的目的,典型的有炒物聯網板塊時, 就死命拉海虹控股(000503), 而在其他物聯網板塊,如在長電科技(600584)、廈門信達(000701)上獲利出局。

第三計:.借刀殺人

出自明朝·汪廷訥《三祝記·造陷》:“恩相明日奏仲淹為環慶路經略招討使,以平元昊,這所謂借刀殺人。”現指自己不出面,假借別人的手去坑人。

破解:這一招較損,往往機構是借散戶多殺多。譬如部分品種有時候突然出現放量劇烈動盪的走勢,這時你就要看清混戰中是否是“飛刀” 還是“鈍刀” ?“飛刀” 是出貨的標緻;“鈍刀” 是為了冼盤, 跟莊時若想揣摩莊家的套路則不妨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假如你是莊家,你會如何操作?這也是一種非常巧妙的借刀手法。我們知道莊家的運作過程包括四個階段:吸籌、洗盤、拉昇、派發,其中洗盤階段是較為重要的一環,因為不洗掉一些浮籌、拉昇起來需要耗其更多的資金、洗盤洗得好不好,不僅關係到拉昇是否順利,而且關係到坐莊是否成功、莊家的洗盤方式無非是在某個價位,藉助某個心理關口或者某個成交密集區,以連續拋單方式造成股價節節下滑,製造恐慌氣氛,誘使獲利盤和套牢盤出局,需要指出的是,莊家洗盤必然會浪費一些廉價籌碼,如果莊家已吸飽喝足,此時猶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莊家更會珍惜底部籌碼,此時莊家多半不拿籌碼打壓,而是與上市公司配合利用上市公司發佈一些利空消息,比較典型的有:公佈不太好的年報或中報;發佈澄清公告;發佈警示性公告,譬如2009年10月13日ST能山, 公司發佈澄清公告否認了重組, 股價跌停開盤, 成交量放大, 莊家洗盤成功。澄清公告目的只有一個,借刀殺人,借利空洗盤。

莊家建倉有什麼特點 ?

莊家的資金量大特性決定了莊家建倉與散戶建倉有時顯示的不同,莊家建倉通常具有以下特點:

1、時間週期長

散戶建倉非常快,一般的散戶只有幾萬元到幾十萬元的資金,通常一筆委買單就可滿倉。但是莊家不一樣,莊家需要收集到佔股票流通盤30%~50%的籌碼作為基礎倉位,例如操作一個流通盤為4000萬股的股票,則需要買入1200萬至2000萬股,摺合成手數需要12萬至200萬手。這麼大的買入量,要想在短時間內完成是很困難的。如果短期內購買這麼大的量,必然會引起股價大幅上揚,這是莊家不願見到的。為了降低購買價格,莊家的吸籌動作也不能做得太大,儘量不引起市場關注,這就需要更長的吸籌週期。

如圖1-1所示是上港集團(600018)2014年1月14日至2015年5月27日的K線圖,從圖中可看到,股價在大部分時間都在一個窄幅區間,從2014年4月至2014年9月初都是這樣,經過近半年時間的窄幅震盪,完成吸籌後,股價大幅上漲。

一旦遇見“內盤外盤”洗盤信號,打死也不要賣,必有一波翻倍行情

圖1-1 上港集團(600018)2014年1月14日至2015年5月27日K線圖

2、股價波動小

莊家在吸籌建倉的初期,儘量封鎖消息,緩慢、不動聲色地從市場中撿低價籌碼。因為莊家的參與,股價會有小幅攀升。為了壓制股價的上漲,當股價漲到一定幅度後,莊家會利用手中已有籌碼將股價打壓下去,在K線圖中形成一些帶上下影線的小陽線或小陰線。由於有莊家的壓制,在吸籌期間,股價的波動幅度都很小。

圖1-1所示的K線圖中,該股在吸籌期間股價的波動幅度很小,在此期間股價最高為4.79元,最低為4.42元,震幅不足10%。

3、成交量放大

莊家對目標股票進行建倉時,在建倉初期會控制吸籌動作,成交量圖形上基本顯現不出什麼痕跡,當基礎倉位達到一定幅度後(或者是由於其他原因需要快速完成建倉時),莊家可能就不再壓制股價,這時會出現一波股價快速放量上漲的過程,這是莊家邊吸籌邊吸引散戶注意的一種方式。在一個不大的漲幅後,就可能接著來一次震倉洗盤。

一隻股票在某個價位某個時段內換手率會急速劇增,放大的幅度也會達到或超過100%,這個時候股價波動幅度往往在20%左右。在成交量柱線圖上就會表現出一個由許多量柱構成的“量堆”,這個時候就說明有大資金參與這隻股票。

例如,如圖1-2所示的是中原高速(600020)2014年3月20日至2015年5月27日的K線和成交量圖,從圖中可看到該股在莊家建倉初期股價走勢平穩,緩慢吸籌建倉,當基本倉位基本完成後,股價開始上漲,成交量也開始逐步放大,換手率從每天2%左右的水平突然升至20%以上。

4、均線交織

莊家建倉時,由於要壓著股價買入,股價剛要站上重要均線位置又會被打壓下來,因此莊家建倉期間,股價的均線系統會千變萬化,前期雜亂無章、剪不斷理還亂,而後期均線系統則會逐漸清晰化且漲跌有致地過渡。

在建倉初期,因為莊家籌碼不集中,持倉成本較大,且大盤主力刻意打壓,使得股價波動規律極小,反應到均線系統上,就是各週期均線雜亂無章地交叉起伏,隨著大盤主力籌碼的沉澱,市場上穩定的籌碼逐漸增加,莊家手中持有的籌碼達到一定的程度,就會逐漸縮小股價波幅以減少市場平均成本。當均線距離逐漸縮小時,莊家就會開始試著拉昇或打壓股價,因為莊家持有的籌碼較多,對股價有掌控力,因而儘管盤中震盪不斷變化不斷,但大勢已成,均線系統顯示出來的結果也是錯落有致的。

從圖1-2可以看到莊家建倉時,5日均線、10日均線、20日均線交織,沒有形成明顯的多頭或空頭走勢。直到股價脫離低位時,均線才形成多頭排列。

一旦遇見“內盤外盤”洗盤信號,打死也不要賣,必有一波翻倍行情

圖1-2 中原高速(600020)2014年3月20日至2015年5月27日K線圖

5、利空消息頻現

在建倉階段,莊家與散戶實際上是博弈的雙方,莊家總是耍出各種花樣製造假象以迫使散戶在低價賣出籌碼。莊家為達到此目的,往往會藉助媒體、股評師或上市公司等發佈各種利空消息,或通過操盤技術在盤面走勢上製造出空頭跡象,使散戶產生恐慌心理而主動拋售手中持有的籌碼,最終使股價下跌。

一般來說,如果莊家在股價下跌過程中仍不放棄持股,且繼續逢低建倉吸籌,這個時候股價就不會下跌至前期成本密集區以下。

在莊家建倉階段,這種藉助各種利空因素打壓股價的情況可能會頻繁出現,同時,隨著莊家收集的籌碼越來越多,股價的波幅也會逐漸減少。

主力洗盤經典手法

1、早尾盤殺跌洗盤

早盤殺跌洗盤是主力利用開盤的時間交易者還沒有做好準備的時候,給持股者快速打擊這實際是特殊時段的震倉手法,主力可以節約大量的交易成本。其中還包括大幅低開的方式。

一旦遇見“內盤外盤”洗盤信號,打死也不要賣,必有一波翻倍行情

2、尾盤殺跌洗盤是主力利用尾盤半小時左右的時間

操縱股價大幅滑落,造成該股出現利空的假象,

一旦遇見“內盤外盤”洗盤信號,打死也不要賣,必有一波翻倍行情

3、盤中直接砸盤式洗盤

日K線上表現形態一般是下跌大陰線。

這種洗盤分時多出現在有利空消息配合或者大盤下跌的情況下

無消息或逆市的情況下很少見,因為主力要考慮籌碼丟失的可能。

這種盤口我們經常會發現一些持續向下打壓的大賣單,往往會一次性向下打壓好幾個價位,手法顯得十分兇狠,這對人們的持股心態造成很大的衝擊。

一旦遇見“內盤外盤”洗盤信號,打死也不要賣,必有一波翻倍行情

4、自由式窄幅橫向震盪洗盤

主力洗盤時不主動干預股價,而是讓散戶自由交易。

主力只在關鍵的價位出手護盤或者壓制股價。

這種洗盤的K線一般為小K線,成交量萎縮明顯。這種洗盤方式又稱為休克療法。

一旦遇見“內盤外盤”洗盤信號,打死也不要賣,必有一波翻倍行情

藉助大勢洗盤模式

莊家在洗盤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需要參考市場的大環境形勢來綜合考慮。也就是需要考慮大盤指數的波動狀況來綜合進行,如果指數正在不斷地上漲形成了牛市行情,但是莊家偏偏要在場中進行洗盤操作,那麼在股價低點形成的時候,必然會有大量的投資者在低點進行建倉操作。這樣,不但沒把投資者給洗出去,反而讓投資者有了獲利的機會,莊家的洗盤也就達不到目的了。

一般莊家在操作個股的時候,往往會選擇指數同期出現下跌或是調整走勢時進行洗盤,因為一旦指數下跌,投資者就會非常害怕,從而不敢在低點買入,這樣莊家的洗盤才會起到效果。所以,在分析莊家洗盤行為之前,投資者一定要對指數的波動狀況進行細緻分析,才可以將莊家洗盤留下的低點作為獲利逢低買入的好時機。

中國股市最致命的問題:

事實上,在去年那輪股災爆發之前,卻存在著不少先知先覺的資金提前出逃。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過於外資機構。與此同時,亦有不少上市公司大股東以及高管,也提前實現了資金出逃的目的。顯然,即使隨後的股災風波殺傷力驚人,卻並未對這類群體構成太大的衝擊。

不過,與這類具有先知先覺的資金相比,普通散戶卻在這一時期內出現了持續性大舉入場的姿態。確實,對於缺乏資金、信息以及技術優勢的普通散戶而言,他們最 大的特點就在於跟風操作。但是,憑藉著“船小好調頭”的優勢,跟風操作也為極少數的散戶贏得了盈利的空間。不過,對於絕大多數的普通散戶而言,跟風操作, 盲目入場的最終結局,也就是陷入深套的尷尬局面了。

顯然,這就是中國股市第一個致命性問題,即市場信息的不對稱性。

回顧最近一段時間中國股市的非理性下跌行情,實則同時具備了“下跌速度快”、“下跌力度猛”等特點。不過,在股市下跌的過程中,大資金大機構與普通散戶的命運卻大不相同。

其中,對於大資金大機構而言,它們可以在股指期貨市場中,藉助套期保值等功能實現靈活多樣的操作策略。或許,在一個失去理性的下跌市場中,藉助一些風險對沖 工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市值的損失風險。而對於極少數的大資金大機構而言,它們更可能利用期現交易制度的不對稱性以及相應的做空工具進行順勢做空,並 藉此獲取暴利。

然而,對於普通散戶而言,因資金門檻的限制,他們卻無法及時實現風險的對沖。退一步來說,即使部分散戶具備了進入股指期貨市場的資金門檻條件,卻因資金規模佔比太小,而輕易遭遇大資金大機構的“屠宰”。

與此同時,在現貨市場中,由於普通散戶只能侷限於單向做多的操作模式,且只能允許採用“T+1”的交易策略。由此一來,實則也剝奪了普通散戶日內糾錯的機會。於是在實際操作中,一旦散戶買入了某隻股票,則在隨後的市場殺跌行情下,他們卻是無法及時止損出局的。或許,對於普通散戶而言,最好的日內風險對沖方式,就是逢低補倉,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差價的虧損。

顯然,這就是中國股市第二個致命性問題,即市場制度的不合理性以及不完善性。

機構大戶設置陷阱的一般手法有以下五點:

1.造謠惑眾。造謠惑眾是機構大戶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它既簡單又省事,又不容易被人抓住把柄。在股市中,機構大戶故意散佈一些無中生有的謠言,以影響中、小散戶的購買意向。如在股市的頂部區域,機構大戶就經常製造一些利空傳言,從而打壓股指;而在牛市初期,機構大戶就經常性的擴散一些利多消息,從而吸引中、小散戶跟進。

2.內幕交易。內幕交易是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人員利用職務之便或券商利用職業之便,進行非法的股票交易來獲取暴利。如1963年末,美國的一上市公司在加拿大東部發現了一座礦山,併購買了周圍的土地,然後該公司的經營管理人員等"內幕人士"及其親朋好友們就紛紛購入該公司股票,同時又發佈新聞對社會輿論的報道予以否定。

3.囤積居奇。囤積居奇是指機構大戶憑藉手中鉅額資金大量套購股票,並依此為理由,要求參加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或乾脆吞併上市公司,要挾上市公司以高價收回,借些大賺一筆。

一旦遇見“內盤外盤”洗盤信號,打死也不要賣,必有一波翻倍行情

4.瞞天過海,瞞天過海是指某個機構大戶利用不同的身份開設兩個以上的帳戶,或某一個集團利用分公司的帳戶,以互相沖銷轉帳的方式,反覆地做價,開銷少量的手續費和交易稅,以達到操縱股價的目的。

5.拋磚引玉。拋磚引玉是指機構大戶連續以小額買賣,以"高進低出"或"低進高出"的手法,來達到壓低股價或拉抬股價的目的。當以小額資金抬高股價後,機構大戶就趁中、小散戶跟風之機,傾巢拋出,從而獲取暴利。反之,當以少量股票打壓股價後,就大量買進。

陷阱:“狼來了”的隱喻

在股市瘋漲的過程中,會出現幾次大幅度的下跌。每次跌完,總會有分析師說:牛市遠遠沒有結束,下調整固後,股指將繼續創新高,牛市還有下半場。於是下半場還有下半場 ,永不停歇。

而對於投資者來說,第一次大跌時,可能會擔心市場是不是會崩盤。可每一次股指總會很快修復,讓減倉的人懊惱不已,讓抄底的人暗自得意。次數多了以後,下跌就成了無人相信的“狼來了”。中小投資者不再習慣在下跌後減倉,而是持股等待回漲。習慣抄底的投資者也越玩越順手,一貫的成功使他們對抄底不假思索。

當市場真正到頂時,“狼來了”的悲劇就發生了—很少有人再相信牛市結束了。分析師們仍然鼓吹“下半場”,投資者們仍然捂著手中的股票待漲,而抄底客仍然毫不猶豫。只有當股指擊穿人們的心理防線時,才猛然意識到發生了什麼。

所謂的“頂”,都是後來才恍然大悟的。當它發生時,人們還在期待著牛市下半場。2007年上證在6124見頂暴跌後,市場主流分析仍然認為那只是一箇中期調整,渾然不知恐怖已經降臨。

謊言:這次不一樣?

瘋牛擊鼓傳花的遊戲本質從未改變,每次卻要改頭換面,用不同的故事圓謊。故事講得很美,讓人相信這次不一樣。但泡沫的結局從未不同,唯有“破滅”一途。“日本買下美國”?日經指數在1989年見頂,至今沒有漲回去。“互聯網改變世界”?納斯達克2001年跌去了80%。而中國這次,是“政策牛、改革牛”。

很多技術分析的書籍當中,都寫著這麼一句話:股市上什麼都會騙人,唯有成交量不會騙人;今天筆者給大家帶來的是非常實用的——散戶如何在操盤過程中要小心避開主力在成交量上設置的陷阱。

陷阱一:對倒放量拉昇,這是盤中經常可以看到的盤口現象。

主力利用人們的“量增價升”慣性思維,在拉昇股價時採取不斷的大手筆對敲,持續放出大成交量,製造買盤實力強勁,以吸引場外跟風盤進入,達到趁機出貨的目的。

陷阱二:借利好放量大漲。

一般當個股在公佈中報、年報業績優異之時,以及重大利好消息或有題材出現之前,主力機構一般都能提前掌握各種利好消息而提前推升股價,一旦當利好兌現之時,利用人們紛紛看好買進的時候,往往順勢放量上漲,趁機減倉或出貨,誘騙散戶上當。

陷阱三:借利空大幅殺跌。

這種情況往往出現在大盤和個股已經持續下跌之後,一旦出現利空消息,主力經常喜歡採取放大利空效應,利用大手筆對敲來打壓股價,刻意製造恐慌性破位下行或大幅殺跌,誘騙持股心態不穩的散戶紛紛拋售股票,以達到主力藉機快速收集籌碼的目的。當主力在建倉後進行振倉洗盤時也會經常採取這種手法。

陷阱四:逆市放量上漲。

有些個股票本身隨大盤同步下跌,或逆市抗跌,構築平臺整理,某一天在大勢放量下跌,個股紛紛翻綠之時,而該股逆勢飄紅,放量上攻,“萬綠叢中一點紅”,很是吸引眾人眼球,這時候,許多投資者會認為,該股敢於逆勢上揚,一定是有潛在的利好,或者有大量新資金入駐其中,於是大膽跟進。不料該股往往只有一兩天的短暫行情,隨後反而加速下跌,致使許多在放量上攻當日跟進的人套牢。

陷阱五:縮量跌不深:成交量萎縮往往意味著拋壓在減弱,屬於正常的價量配合關係。

真正的股市高手,能做到見好就收,及時保住自己的收益,但是更多的人會想賺多一點,再賺多一點,最後就把馬上要放入自己口袋的錢又給送回去了,甚至倒貼。反覆幾次下來,身心俱疲。股市的可謂是陷阱遍佈,一不小心就踩雷了。

陷阱之一:各種專家預測,內幕消息

網上總有很多專家,可以分析股票行情,告訴你內幕消息。當然,不能說全部的專家都是來忽悠人的,但是很多確實有問題。講的頭頭是道,聽起來頗有幾分道理,但是有幾個能賺到錢就自己心裡有數了。散戶操作還是謹慎一點的好。

陷阱之二:重倉一支股票或過於分散

很多人會覺得那麼多股票我搞不定,那我就針對一支股票操作,殊不知經濟學上有一條經典理論“不要把你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大意是如果將財富投資到同一個地方,必然會引起相應的風險增加,一旦失誤,一定會損失慘重。還有一部分人的心理真好相反,認為應該把雞蛋放在很多籃子裡,即使損失也只是損失一部分,但是投資太過於分散了,必然會減少利潤空間,增加管理成本,同樣是得不償失。

陷阱之三:過於看重一些數據

盈利多的公司一定好嗎?你真的研究過該公司的資產收益狀況嗎?更不用說一些公司故意得粉飾太平。投資前還是要先看公司資產負債表,搞清公司是否有償債能力。

成交量一定是可靠的嗎?其實,成交量是現在股市中最會騙人的一種辦法,對倒放量騙散戶就是莊家做盤常用的辦法。莊家只要用20萬股,自己買進自己賣出,對倒20分鐘,就足以吸引能看到走勢的股民去追漲。

陷阱之四:賺錢心態作祟

投資本來就是為了賺錢,這個大方面沒有問題,但是要懂得及時止盈止損,漲了不賣,下跌補倉,越跌越買,死不認錯。這是股市大忌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