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榮是蔣介石的老師,爲何黃金榮至死不去台灣?原因只有四個字

黃金榮是蔣介石的老師,為何黃金榮至死不去臺灣?原因只有四個字

1949年春天,上海市的居民們隱約能遠處傳來的炮彈爆炸的聲音。所有人都明白,上海即將被解放軍解放。

“走?還是留下?”擺在所有大人物面前的第一件事。青幫杜月笙選擇了再次遠走香港,這一次他再也沒有回來。臨行前,杜月笙勸說黃金榮跟他一起去香港,黃金榮拒絕了。

不去香港,是不是可以去臺灣,畢竟蔣介石曾拜到了黃金榮門下,他是蔣介石的老師。兩人交情即使一般,黃金榮去臺灣的獲得正常生活完全是沒有問題的,可他也沒有去臺灣。

黃金榮是蔣介石的老師,為何黃金榮至死不去臺灣?原因只有四個字

這是為何?“我已經是快進棺材的人了,我一生在上海,屍骨不想拋在外鄉,死在外地。”這是黃金榮對前來勸說他去香港的杜月笙所說的話。落葉歸根,人之常情,但這絕不是真正原因。

黃金榮之所以選擇留在上海,根本原因是他相信自己這一次還能化險為夷,心中還存在一定的僥倖心理。就這四個字,“僥倖心理”。黃金榮能在上海灘呼風喚雨,沒有幾把刷子可能早就被人裝入麻袋扔進黃浦江了。

黃金榮是蔣介石的老師,為何黃金榮至死不去臺灣?原因只有四個字

解放軍進入上海後,黃金榮一直都住在“黃公館”,而解放軍也接到了上級命令,“先不動他們,觀察一個時期再說。”前面說黃金榮有僥倖心理​,黃金榮最怕因“四·一二事變”受到清算,可日軍佔領上海期間,黃金榮沒有做漢奸,拒絕為日本人做事。

抗戰期間黃金榮都沒有離開上海,這一次他也不會離開。上海解放後,黃金榮深居簡出,同時嚴格要求自己的門徒,不許有任何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黃金榮終於鬆了一口氣,他堅信自己不會死了。

黃金榮是蔣介石的老師,為何黃金榮至死不去臺灣?原因只有四個字

1951年,上海市政府向黃金榮宣傳了對他的寬大政策,但需要黃金榮寫一份公開悔過書。在當時的環境下,能得到了這樣的待遇已經非常不錯了。

當年5月7日,由黃金榮口述,屬下龔天健代筆,寫下了那封著名的《悔過書》。5月20日,上海著名報紙《文匯報》和《新聞報》上發表了,名字改為《黃金榮自白書》。

黃金榮是蔣介石的老師,為何黃金榮至死不去臺灣?原因只有四個字

後來,黃金榮為證明自己認真悔罪,以83歲高齡象徵性地拿著掃帚掃大街,並留下那張著名照片。1953年6月20日,黃金榮在上海病逝,終年86歲。而遠走香港,比他小20歲的杜月笙,反而在他前兩年病死於香港。黃金榮能有這樣的結果,算是善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