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玉米價格築底正當時,近期深加工產品穩中有升

國內玉米價格築底正當時,近期深加工產品穩中有升

2018年6月23日—6月29日(第26周),我國臨儲玉米競拍第12周總成交率下降至23.9%,環保壓力導致深加工企業整體開工率下降,國內玉米澱粉繼續小幅反彈,東北局部玉米酒精價格明顯上升,玉米副產品價格局部補漲,7月份酒精企業即將輪番夏季檢修,廠家DDGS新訂單銷售謹慎,業內觀望7月6日美國預告的340億美元商品重稅啟徵兌現。

6月28日-6日29日,我國臨儲玉米拍賣投放798萬噸,成交191萬噸,成交率23.9%(上漲27.13%),繼續刷新今年最低記錄,最高價1640元/噸,最低價1350元/噸,累計12周成交量達到近4957萬噸。本週東北深加工玉米主流掛牌價1460-1650元/噸,周比持穩,華北深加工企業玉米主流掛牌價區間1800-1850元/噸,周比下跌30-40元/噸。

第26周,主產區玉米澱粉價格反彈後企穩,吉林企業每生產一噸玉米澱粉理論盈利116元/噸,山東企業每生產一噸玉米澱粉盈利約12元/噸;國內玉米酒精價格明顯上漲,黑龍江西部每生產一噸玉米酒精理論盈利約642元/噸。估算近一週,國內玉米澱粉行業開機率65%,玉米酒精行業開機率65%。

週五(6月29日)全國豆粕現貨均價3058元/噸,一週內上漲35元/噸。除了豆粕對蛋白粕類飼料價格的整體利多之外,玉米深加工企業因環保壓力開工率下降,酒精企業7月起預計輪番夏季停產檢修,均支撐玉米副產品廠家報價本週部分補漲。

總之,目前中國進口廠商已暫停對今年四季度美豆新作採購,若8月中下旬起將我國依賴南美大豆貨源,運輸供應的不穩定性將導致國內價格大幅波動,短期國內玉米副產品供應偏緊,中長期隨著澱粉新增產能上馬和燃料乙醇產量的驟增,也足以滿足國內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