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張桌子賺出40億身家,從餐飲首富到'『一無所有』'

這一場持續了3年的股權之爭終於落下帷幕。

投資界6月25日消息:*ST雲網晚間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孟凱持有1.8億股公司股票,在司法拍賣中,被上海臻禧企業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6.79億元拍得。

這意味著,上海臻禧將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公司實控人將變為上海臻禧的實控人陳繼。

回顧這場轟動一時的“商業大戰”,孟凱無疑披上了一縷悲情的色彩。2014年8月,孟凱將一手創辦的“湘鄂情”更名“中科雲網”,沒想到短短4年,這位昔日“中國餐飲首富”,最終會被“踢出”自己一手創辦的公司,令人唏噓。

01

一場持續3年的股權之爭:

數次拖延拍賣,股權價值縮水上億元

過去幾年間細數股市奇葩,*ST雲網(即“中科雲網”)絕對是A股市場當之無愧的“故事大王”:

創始人孟凱白手起家創造“湘鄂情”品牌,2009年上市後以40億身家成為當時的中國餐飲首富;

2014年8月,“湘鄂情”更名“中科雲網”,從此開啟了瘋狂的跨界轉型之路,大數據、影視、環保領域都有所涉獵;

2014年國慶節後,孟凱因個人和公司債務問題遠走澳大利亞,“躲債”3年;

2017年2月,由於實控人和董事長之間的控制權之爭,中科雲網辦公區域上演兩派保安對峙的滑稽場面,員工甚至需要公安介入才得以正常進行辦公。

4張桌子賺出40億身家,從餐飲首富到'‘一無所有’'

由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進行司法處置的1.8156億股*ST雲網股權,於6月23日開始進行網絡拍賣,到6月24日10點拍賣結束。

根據競拍信息,起拍價為5.99億元,是以今年6月23日前最後一個交易日當只股票的收盤價3.3元/股乘以股票總股數,此外還有8000萬元的保證金。最終程序顯示起拍價為6.79億元,競拍人以此價成交。

4張桌子賺出40億身家,從餐飲首富到'‘一無所有’'

▲新華網報道頁面

2016年12月,陳繼依靠旗下公司與中信證券簽署債權轉讓協議,使得變賣股權獲得的款項將由陳繼控制的公司受讓。在後續對深交所發佈的回覆函中,陳繼表示:

“為維護本人作為實際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本人有意承接上述標的股權。”

在股吧裡,有投資者為孟凱算了一筆賬:“2015年賣,可賣9元,2016年賣,可賣7元,2017年可賣5元...”

02

創業歲月:

從4張桌子的大排檔到身家40億

令人感慨的是,這場拍賣中黯然出局的孟凱,曾經是中國餐飲首富。

武漢人孟凱1969年出生,18歲做車間工人,19歲下海經商。在南下深圳的打拼過程中,孟凱曾娶了一個湖南姑娘周長玲,造就了一段“湘鄂情”。

孟凱開餐館的想法源自一次探親之旅。據職業餐飲網報道,“他有一次陪妻子回長沙探親,孟凱覺得蛇口的湖南、湖北人多,口味重,經常聽到他們抱怨吃不到合口的飯菜,如果到那裡開一家湘菜館應該有生意。”

1995年,孟凱跟妻子在深圳蛇口開了湘菜館,在髒兮兮的摩托車維修店邊上,以2萬元和4張桌子正式開始了創業。

然而最初孟凱的創業以失敗告終,合夥開餐館的幾個老鄉也跑了路。

4張桌子賺出40億身家,從餐飲首富到'‘一無所有’'

所幸後來孟凱得到老鄉的資金支持,盤下了一個廢品回收站,改造成餐館。這段創業的初期歲月曾被無數次提起:

當時孟凱身兼服務員,採購員和收銀員,必要時也得掄大勺做主廚。他每天還要在電腦上做表格,統計每個月排名最尾的5個菜換掉。

孟凱個性豪爽,愛交朋友,他的店子慢慢變成了兩湖人在蛇口聚會的“根據地”。

最初只有4張桌子、骯髒不堪的大排檔,慢慢變成成了一座1000餘平米的酒樓。“湘鄂情”品牌正式走入江湖。

1998年,一次機緣巧合之下,孟凱去跟一個朋友自人民大會堂吃了一次飯。

那成了“決定”孟凱去北京發展的一個瞬間。孟凱傾盡所有湊了300萬北上,在海淀區定慧寺的路邊,開了第一家湘鄂情,那裡是八大部委集中的地方,離空軍幹休所不遠。

跟深圳不同,孟凱在北京選擇了另外一條發展之路——做高檔餐飲,瞄準公務宴請這塊市場。

他在湖南湖北菜的基礎上,引入粵菜海鮮,一頓餐費價格常常過萬。

此後,湘鄂情又先後在北京開設分店,位置都選在政府機關單位附近。很快,中高端路線的北京店面給孟凱帶來了極大的回報,2002年時,北京湘鄂情的年營業額達5500萬元,成為最賺錢的飯店之一。

到了2008年底,湘鄂情在全國擁有直營店13家,加盟店8家,全年銷售額達到6.12億元。

2009年11月,湘鄂情以14家直營店,9家加盟店登陸深圳中小板,成為第一家在國內A股上市的民營餐飲企業,募集9.5億元資金,上市當天,收盤總市值超過53億元。而孟凱的身家也隨之水漲船高,以39.37億元問鼎餐飲界首富。

藉著高端餐飲的風口,湘鄂情在2009年光棍節這天登錄深交所,成為A股民營餐飲上市第一股,孟凱也以36億元身價一躍成為餐飲界第一富豪。除了孟凱外,坐在行業風口上的還有俏江南的張蘭,公子汪小菲在2011年迎娶大S徐熙媛,風光無限。沒有人能想到,一年之後,這些財富和風光,會迅速煙消雲散。

03

餐飲帝國隕落:

欠下數億債,遠走他鄉

然而,好景不長。孟凱和他的湘鄂情很快便迎來了危機。

2012年,中央“八項規定”出臺,高端餐飲市場風雲突變,公款消費處於風口浪尖,湘鄂情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同一年5月,湘鄂情發行了5年期、票面利率6.78%的4.8億元“ST湘鄂債”,發行約定,“ST湘鄂債”在存續的第三年末,投資者可選擇將持有的部分或全部債券回售給中科雲網,回售部分債券的兌付日為2015年4月5日。

這一次發債,給湘鄂情留下了一個巨大的隱患。

隨著“八項規定”發威,湘鄂情出現大面積虧損。

2013年,湘鄂情虧損高達5.64億元。自2013年7月起,湘鄂情分批關閉北京13家門店,同時主力店西單店縮減面積5049平方米。

後面的事情,似乎遠遠超出了孟凱的預期。

2014年8月,湘鄂情更名為“中科雲網”,全年虧損6.84億元。

2015年4月7日,中科雲網發佈公告稱,因償債資金籌措不足,“ST湘鄂債”發生實質違約,成為國內首個本金違約的公司債案例。

這也成為壓垮中科雲網和孟凱的最後一根稻草,併成為日後公司董事會亂局的導火索。

為了自救,孟凱開始了一段風雨飄搖的轉型之路。從環保到影視,從大數據到互聯網,這個草莽英雄似乎到了“病急亂投醫”的地步。

4張桌子賺出40億身家,從餐飲首富到'‘一無所有’'

孟凱曾對媒體坦承,收購環保企業是為了救急,影視是預收購,中間的行動連探索都談不上,只是為了避免公司退市而做的收購,“中科雲網只有一次轉型,就是轉型大數據”。

“自救”無門,孟凱撐不住了。

2015年1月,孟凱向中科雲網提交辭呈,申請辭去這家自己一手創辦的公司董事長、董事、總裁以及董事會專門委員會委員等所任公司職務,專業籌資解決即將到期的“湘鄂債”,並提議由萬鈞接任其職務。

“在各方壓力下我的精神幾近崩潰,無力迴天,只能拜託萬總。”這是他最後留給外界的一句話。

之後,孟凱跑去了南半球,在澳大利亞做起了餐飲生意,這被外界視為遠走他鄉“躲債”。

04

一位商界大鱷的20年:

歷經浮沉,又回到起點

再次聽到孟凱回國的消息,已是兩年之後。

2017年6月1日,*ST雲網發佈公告確認,公司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孟凱已於5月26日回國。

在國外的兩年多時間裡,淡出大眾視野的孟凱並沒有閒著。據澎湃新聞報道,他一直在試圖通過“遠程遙控”指揮解決*ST雲網的債務問題。最後,公司以及其個人10多億元的債務已經得到部分清償。

入局後,王禹皓曾引入岳陽市中湘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陸鎮林解決了4.3億元的公司債務,而孟凱個人債務並未解決,被中信證券告上法庭,其股票面臨被拍賣的境地。

著急上火而又無可奈何的孟凱在2017年1月24日僱傭安保將公司前後大門重新上鎖,一度引發關注。

回國後的孟凱,開始了一場“奪權”行動。他曾向媒體透露,將通過合法手段逼走王禹皓。但如今,隨著拍賣案塵埃落定,孟凱失去了公司的控制權,表面上已然出局了。

對於這樣的結果,孟凱並不是沒有料到。在回國之後,他宣佈重操舊業,打造新的餐飲品牌,現在看來這似乎是早已籌劃了退路。

據澎湃新聞報道,孟凱的新的品牌“湘鄂情小館”將專注於大眾消費水平的實體餐飲服務,而“湘鄂情八大碗”則是通過互聯網為消費者提供微波菜品。

據瞭解,這個項目的運營公司也已經在深圳前海設立,名稱為深圳家家湘鄂情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而一則半年前的舊聞顯示:

2017年12月末,孟凱在深圳蛇口的“湘鄂情1995”將正式開業。

至此,這位昔日的餐飲界大鱷,歷經20多年的人生沉浮後,又回到了他的起點。

05

前1%的人和2000塊的茅臺

在點名湘鄂情的那部中紀委紀錄片《永遠在路上》中,另外一個名字出現頻率遠高於湘鄂情,那就是茅臺。

8集記錄片中,茅臺儼然是擅長搶戲的男配角:天津市醫藥集團原黨委書記張建津用礦泉水瓶裝茅臺,聽起來簡直都像段子;中石化原總經理王天普公款吃喝一頓飯喝8瓶茅臺,酒水費高達2.3萬;原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就喜歡茅臺,就喜歡年份茅臺”,通過酒局一步步走向墮落。單單在第三集中,“茅臺”就被提到18次。

但茅臺畢竟是“國酒”,在點名的同時,也把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給請了上去。在紀錄片中,袁仁國力證茅臺已經轉為大眾消費,公務消費佔比從之前的30%,降低到了1%。央視的旁白也力挺:“現在市民想買茅臺不用再排長隊了。”

但“不用再排長隊了”其實沒持續幾年,到了2017年,茅臺又變得炙手可熱、一瓶難求,到了傳統節日甚至有錢也買不到。在孟凱的湘鄂情被徹底掃進歷史垃圾堆的同時,國酒茅臺的價格卻經歷了一場大反轉,飛天茅臺的價格直逼歷史最高價。

那位不理解為何有人去吃呷哺的投資大佬,對茅臺的把握卻超越眾人。在他看來,茅臺的脫銷就是中國中產階級消費升級的勝利。在一場投資者路演中,他以自己為例,說:“我逢年過節都是一件一件的送。”不過,經聽眾提醒,大佬才意識到自己並非中產階級,於是指了指自己一名下屬說:“連xx過年都買了一箱送老丈人!”

大佬這位下屬,恰好是戴老闆的朋友,清華碩士畢業,年收入50萬左右,妻子也在金融圈工作,兩個人除去供房養娃的開支,壓力並不小。用他的話來說,“一箱茅臺花了差不多1萬多,挺心疼的,老婆建議下次還是論瓶送吧。”但事實上,這買茅臺心疼的朋友,論學歷和收入,已經確鑿無疑地是中國前1%的消費人群。

1%是個很有意義的分界點,著名經濟學家Thomas Piketty,同時也是《21世紀資本論》作者,在2017年4月發表了一篇長達76頁的報告——《Capital Accumulation, Private Property and Rising Inequality in China, 1978-2015》(《中國1978-2015年之間的資本積累、私人財富和貧富差距》),在論文中,他分析了中國1%人群的財富佔比。

4張桌子賺出40億身家,從餐飲首富到'‘一無所有’'

在圖中,Piketty統計了1978-2015年中國前1%人群的收入佔比,從1978年的6%,上升到了2015年的14%。在另一張圖中,他統計了中國後50%人的財富佔比:從1978年的27%下降到了2015年的15%。

4張桌子賺出40億身家,從餐飲首富到'‘一無所有’'

這兩張圖揭示了中國消費結構的最後一塊拼圖:財富向前1%的人集中。當一個清華畢業陸家嘴工作的全國前1%消費者,一年買6瓶茅臺尚且覺得心疼時,可以隱約說明茅臺的脫銷跟剩下的99%的人其實沒多大關係:前1%的人可能一年喝10瓶,後99%的人10年喝不了一瓶。

在資產價格突飛猛進的過去10年,中國的財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1%人群集中,同時負債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中間夾心層集中,這就造成了整個消費市場慢慢演變成"頂層強,中間弱,底層大"的結構,用大前研一的總結就是:M型社會。

4張桌子賺出40億身家,從餐飲首富到'‘一無所有’'

對此,BCG在2016年就直截了當地指出:中國消費總量增長的81%將來自於上層中產階級以及富裕群體。當然,底層也並非沒有“消費升級”,某投資大佬經常例舉的一個案例是:涪陵榨菜一兩塊的普通榨菜賣的不好了,5塊的涪陵脆皮榨菜卻賣得好了,說明窮人也享受到發展紅利財富增值了嘛。

所以,觥籌交錯的湘鄂情,人聲鼎沸的呷哺,穿梭送餐的騎手,脫銷搶購的茅臺,共同勾畫出了餐飲江湖的全部輪廓:龐大貧窮的底層、追逐廉價的中產、財富躍遷的頂層,這就是一個完整的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