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张桌子赚出40亿身家,从餐饮首富到'‘一无所有’'

这一场持续了3年的股权之争终于落下帷幕。

投资界6月25日消息:*ST云网晚间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孟凯持有1.8亿股公司股票,在司法拍卖中,被上海臻禧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6.79亿元拍得。

这意味着,上海臻禧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实控人将变为上海臻禧的实控人陈继。

回顾这场轰动一时的“商业大战”,孟凯无疑披上了一缕悲情的色彩。2014年8月,孟凯将一手创办的“湘鄂情”更名“中科云网”,没想到短短4年,这位昔日“中国餐饮首富”,最终会被“踢出”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令人唏嘘。

01

一场持续3年的股权之争:

数次拖延拍卖,股权价值缩水上亿元

过去几年间细数股市奇葩,*ST云网(即“中科云网”)绝对是A股市场当之无愧的“故事大王”:

创始人孟凯白手起家创造“湘鄂情”品牌,2009年上市后以40亿身家成为当时的中国餐饮首富;

2014年8月,“湘鄂情”更名“中科云网”,从此开启了疯狂的跨界转型之路,大数据、影视、环保领域都有所涉猎;

2014年国庆节后,孟凯因个人和公司债务问题远走澳大利亚,“躲债”3年;

2017年2月,由于实控人和董事长之间的控制权之争,中科云网办公区域上演两派保安对峙的滑稽场面,员工甚至需要公安介入才得以正常进行办公。

4张桌子赚出40亿身家,从餐饮首富到'‘一无所有’'

由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进行司法处置的1.8156亿股*ST云网股权,于6月23日开始进行网络拍卖,到6月24日10点拍卖结束。

根据竞拍信息,起拍价为5.99亿元,是以今年6月23日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当只股票的收盘价3.3元/股乘以股票总股数,此外还有8000万元的保证金。最终程序显示起拍价为6.79亿元,竞拍人以此价成交。

4张桌子赚出40亿身家,从餐饮首富到'‘一无所有’'

▲新华网报道页面

2016年12月,陈继依靠旗下公司与中信证券签署债权转让协议,使得变卖股权获得的款项将由陈继控制的公司受让。在后续对深交所发布的回复函中,陈继表示:

“为维护本人作为实际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本人有意承接上述标的股权。”

在股吧里,有投资者为孟凯算了一笔账:“2015年卖,可卖9元,2016年卖,可卖7元,2017年可卖5元...”

02

创业岁月:

从4张桌子的大排档到身家40亿

令人感慨的是,这场拍卖中黯然出局的孟凯,曾经是中国餐饮首富。

武汉人孟凯1969年出生,18岁做车间工人,19岁下海经商。在南下深圳的打拼过程中,孟凯曾娶了一个湖南姑娘周长玲,造就了一段“湘鄂情”。

孟凯开餐馆的想法源自一次探亲之旅。据职业餐饮网报道,“他有一次陪妻子回长沙探亲,孟凯觉得蛇口的湖南、湖北人多,口味重,经常听到他们抱怨吃不到合口的饭菜,如果到那里开一家湘菜馆应该有生意。”

1995年,孟凯跟妻子在深圳蛇口开了湘菜馆,在脏兮兮的摩托车维修店边上,以2万元和4张桌子正式开始了创业。

然而最初孟凯的创业以失败告终,合伙开餐馆的几个老乡也跑了路。

4张桌子赚出40亿身家,从餐饮首富到'‘一无所有’'

所幸后来孟凯得到老乡的资金支持,盘下了一个废品回收站,改造成餐馆。这段创业的初期岁月曾被无数次提起:

当时孟凯身兼服务员,采购员和收银员,必要时也得抡大勺做主厨。他每天还要在电脑上做表格,统计每个月排名最尾的5个菜换掉。

孟凯个性豪爽,爱交朋友,他的店子慢慢变成了两湖人在蛇口聚会的“根据地”。

最初只有4张桌子、肮脏不堪的大排档,慢慢变成成了一座1000余平米的酒楼。“湘鄂情”品牌正式走入江湖。

1998年,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孟凯去跟一个朋友自人民大会堂吃了一次饭。

那成了“决定”孟凯去北京发展的一个瞬间。孟凯倾尽所有凑了300万北上,在海淀区定慧寺的路边,开了第一家湘鄂情,那里是八大部委集中的地方,离空军干休所不远。

跟深圳不同,孟凯在北京选择了另外一条发展之路——做高档餐饮,瞄准公务宴请这块市场。

他在湖南湖北菜的基础上,引入粤菜海鲜,一顿餐费价格常常过万。

此后,湘鄂情又先后在北京开设分店,位置都选在政府机关单位附近。很快,中高端路线的北京店面给孟凯带来了极大的回报,2002年时,北京湘鄂情的年营业额达5500万元,成为最赚钱的饭店之一。

到了2008年底,湘鄂情在全国拥有直营店13家,加盟店8家,全年销售额达到6.12亿元。

2009年11月,湘鄂情以14家直营店,9家加盟店登陆深圳中小板,成为第一家在国内A股上市的民营餐饮企业,募集9.5亿元资金,上市当天,收盘总市值超过53亿元。而孟凯的身家也随之水涨船高,以39.37亿元问鼎餐饮界首富。

借着高端餐饮的风口,湘鄂情在2009年光棍节这天登录深交所,成为A股民营餐饮上市第一股,孟凯也以36亿元身价一跃成为餐饮界第一富豪。除了孟凯外,坐在行业风口上的还有俏江南的张兰,公子汪小菲在2011年迎娶大S徐熙媛,风光无限。没有人能想到,一年之后,这些财富和风光,会迅速烟消云散。

03

餐饮帝国陨落:

欠下数亿债,远走他乡

然而,好景不长。孟凯和他的湘鄂情很快便迎来了危机。

2012年,中央“八项规定”出台,高端餐饮市场风云突变,公款消费处于风口浪尖,湘鄂情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同一年5月,湘鄂情发行了5年期、票面利率6.78%的4.8亿元“ST湘鄂债”,发行约定,“ST湘鄂债”在存续的第三年末,投资者可选择将持有的部分或全部债券回售给中科云网,回售部分债券的兑付日为2015年4月5日。

这一次发债,给湘鄂情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随着“八项规定”发威,湘鄂情出现大面积亏损。

2013年,湘鄂情亏损高达5.64亿元。自2013年7月起,湘鄂情分批关闭北京13家门店,同时主力店西单店缩减面积5049平方米。

后面的事情,似乎远远超出了孟凯的预期。

2014年8月,湘鄂情更名为“中科云网”,全年亏损6.84亿元。

2015年4月7日,中科云网发布公告称,因偿债资金筹措不足,“ST湘鄂债”发生实质违约,成为国内首个本金违约的公司债案例。

这也成为压垮中科云网和孟凯的最后一根稻草,并成为日后公司董事会乱局的导火索。

为了自救,孟凯开始了一段风雨飘摇的转型之路。从环保到影视,从大数据到互联网,这个草莽英雄似乎到了“病急乱投医”的地步。

4张桌子赚出40亿身家,从餐饮首富到'‘一无所有’'

孟凯曾对媒体坦承,收购环保企业是为了救急,影视是预收购,中间的行动连探索都谈不上,只是为了避免公司退市而做的收购,“中科云网只有一次转型,就是转型大数据”。

“自救”无门,孟凯撑不住了。

2015年1月,孟凯向中科云网提交辞呈,申请辞去这家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董事长、董事、总裁以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等所任公司职务,专业筹资解决即将到期的“湘鄂债”,并提议由万钧接任其职务。

“在各方压力下我的精神几近崩溃,无力回天,只能拜托万总。”这是他最后留给外界的一句话。

之后,孟凯跑去了南半球,在澳大利亚做起了餐饮生意,这被外界视为远走他乡“躲债”。

04

一位商界大鳄的20年:

历经浮沉,又回到起点

再次听到孟凯回国的消息,已是两年之后。

2017年6月1日,*ST云网发布公告确认,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孟凯已于5月26日回国。

在国外的两年多时间里,淡出大众视野的孟凯并没有闲着。据澎湃新闻报道,他一直在试图通过“远程遥控”指挥解决*ST云网的债务问题。最后,公司以及其个人10多亿元的债务已经得到部分清偿。

入局后,王禹皓曾引入岳阳市中湘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陆镇林解决了4.3亿元的公司债务,而孟凯个人债务并未解决,被中信证券告上法庭,其股票面临被拍卖的境地。

着急上火而又无可奈何的孟凯在2017年1月24日雇佣安保将公司前后大门重新上锁,一度引发关注。

回国后的孟凯,开始了一场“夺权”行动。他曾向媒体透露,将通过合法手段逼走王禹皓。但如今,随着拍卖案尘埃落定,孟凯失去了公司的控制权,表面上已然出局了。

对于这样的结果,孟凯并不是没有料到。在回国之后,他宣布重操旧业,打造新的餐饮品牌,现在看来这似乎是早已筹划了退路。

据澎湃新闻报道,孟凯的新的品牌“湘鄂情小馆”将专注于大众消费水平的实体餐饮服务,而“湘鄂情八大碗”则是通过互联网为消费者提供微波菜品。

据了解,这个项目的运营公司也已经在深圳前海设立,名称为深圳家家湘鄂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而一则半年前的旧闻显示:

2017年12月末,孟凯在深圳蛇口的“湘鄂情1995”将正式开业。

至此,这位昔日的餐饮界大鳄,历经20多年的人生沉浮后,又回到了他的起点。

05

前1%的人和2000块的茅台

在点名湘鄂情的那部中纪委纪录片《永远在路上》中,另外一个名字出现频率远高于湘鄂情,那就是茅台。

8集记录片中,茅台俨然是擅长抢戏的男配角:天津市医药集团原党委书记张建津用矿泉水瓶装茅台,听起来简直都像段子;中石化原总经理王天普公款吃喝一顿饭喝8瓶茅台,酒水费高达2.3万;原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就喜欢茅台,就喜欢年份茅台”,通过酒局一步步走向堕落。单单在第三集中,“茅台”就被提到18次。

但茅台毕竟是“国酒”,在点名的同时,也把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给请了上去。在纪录片中,袁仁国力证茅台已经转为大众消费,公务消费占比从之前的30%,降低到了1%。央视的旁白也力挺:“现在市民想买茅台不用再排长队了。”

但“不用再排长队了”其实没持续几年,到了2017年,茅台又变得炙手可热、一瓶难求,到了传统节日甚至有钱也买不到。在孟凯的湘鄂情被彻底扫进历史垃圾堆的同时,国酒茅台的价格却经历了一场大反转,飞天茅台的价格直逼历史最高价。

那位不理解为何有人去吃呷哺的投资大佬,对茅台的把握却超越众人。在他看来,茅台的脱销就是中国中产阶级消费升级的胜利。在一场投资者路演中,他以自己为例,说:“我逢年过节都是一件一件的送。”不过,经听众提醒,大佬才意识到自己并非中产阶级,于是指了指自己一名下属说:“连xx过年都买了一箱送老丈人!”

大佬这位下属,恰好是戴老板的朋友,清华硕士毕业,年收入50万左右,妻子也在金融圈工作,两个人除去供房养娃的开支,压力并不小。用他的话来说,“一箱茅台花了差不多1万多,挺心疼的,老婆建议下次还是论瓶送吧。”但事实上,这买茅台心疼的朋友,论学历和收入,已经确凿无疑地是中国前1%的消费人群。

1%是个很有意义的分界点,著名经济学家Thomas Piketty,同时也是《21世纪资本论》作者,在2017年4月发表了一篇长达76页的报告——《Capital Accumulation, Private Property and Rising Inequality in China, 1978-2015》(《中国1978-2015年之间的资本积累、私人财富和贫富差距》),在论文中,他分析了中国1%人群的财富占比。

4张桌子赚出40亿身家,从餐饮首富到'‘一无所有’'

在图中,Piketty统计了1978-2015年中国前1%人群的收入占比,从1978年的6%,上升到了2015年的14%。在另一张图中,他统计了中国后50%人的财富占比:从1978年的27%下降到了2015年的15%。

4张桌子赚出40亿身家,从餐饮首富到'‘一无所有’'

这两张图揭示了中国消费结构的最后一块拼图:财富向前1%的人集中。当一个清华毕业陆家嘴工作的全国前1%消费者,一年买6瓶茅台尚且觉得心疼时,可以隐约说明茅台的脱销跟剩下的99%的人其实没多大关系:前1%的人可能一年喝10瓶,后99%的人10年喝不了一瓶。

在资产价格突飞猛进的过去10年,中国的财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1%人群集中,同时负债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中间夹心层集中,这就造成了整个消费市场慢慢演变成"顶层强,中间弱,底层大"的结构,用大前研一的总结就是:M型社会。

4张桌子赚出40亿身家,从餐饮首富到'‘一无所有’'

对此,BCG在2016年就直截了当地指出:中国消费总量增长的81%将来自于上层中产阶级以及富裕群体。当然,底层也并非没有“消费升级”,某投资大佬经常例举的一个案例是:涪陵榨菜一两块的普通榨菜卖的不好了,5块的涪陵脆皮榨菜却卖得好了,说明穷人也享受到发展红利财富增值了嘛。

所以,觥筹交错的湘鄂情,人声鼎沸的呷哺,穿梭送餐的骑手,脱销抢购的茅台,共同勾画出了餐饮江湖的全部轮廓:庞大贫穷的底层、追逐廉价的中产、财富跃迁的顶层,这就是一个完整的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