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吃鸡游戏和综艺:那些正在“慢性自杀”的年轻人

现在的年轻人最爱干什么?

刷抖音看小视频,玩吃鸡游戏,追各种有脑或者无脑的综艺节目。

似乎离开了这些,那些大把大把的时间并不知道应该怎么度过了。

换言之,年轻人是在用“娱乐”在填补人生的空虚。

抖音、吃鸡游戏和综艺:那些正在“慢性自杀”的年轻人

娱乐本身并无不可,人都有休闲的需求。

只是我觉得在现在的中国,年轻人对娱乐的追求似乎太热衷了,有那么点“娱乐至死”的味道。

休息的时候,同事问我:嘿,一起玩吃鸡吗?

我说:啊,我不玩游戏。

同事:你不玩游戏?连游戏都不玩,那你干什么?

我:挺喜欢看书的。

同事一脸的惊讶和无法理解,整得我好想是个外星人。

现在,人们聊天的话题都是些什么游戏综艺、明星八卦。

好像生活里除了那些,就没点别的其他东西了。

挺可怕的。

抖音、吃鸡游戏和综艺:那些正在“慢性自杀”的年轻人

我想起了著名的“奶头乐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总有一批人注定会成为被时代抛弃的人。为了安慰这些“被遗弃”的人,他们的生活应该被大量的娱乐活动(比如网络,电视和游戏)填满。

看看身边,这样“被遗弃”的人有多少?

他们将自己沉迷于追星、追剧、网红、直播、游戏等各种娱乐方式中,看似活得有滋有味,实则都是在麻痹自己,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名谁了。

许知远在《一个游荡者的世界》里写道:

在富裕的中国,你可以买到一切,却买不到最新的书,你有数不清的电视屏道与报纸杂志,却不能在上面讨论任何严肃的话题,所有的欲望都被鼓励,除了探求人生的意义,社会的目的等话题。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写道:

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抖音、吃鸡游戏和综艺:那些正在“慢性自杀”的年轻人

而且我想告诉大家两个事实:

第一,我们这个时代的阶层固化其实是越来越严重了,上下流通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第二,互联网的普及和娱乐化的发展,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人失去我们赖之为根本的思考能力。而越来越多人思考能力的丧失,又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加剧了阶层固化的趋势。这是没有办法的,不可逆的。

毁掉我们的有时候往往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那如果你说,你甘愿过这样的生活,不需要思考那么多,每天下班回来刷刷抖音吃吃鸡也挺快乐。没关系,可以的,你有选择你自己人生的权力。

但如果,你不愿意过这样浑浑噩噩的生活。

我希望你能够有所警惕,我希望你不要被“娱乐”的浅薄所绑架,我希望你能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并不是要你成为什么人上人,什么大富大贵,只求你多多读书,多多思考,活得明白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