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朝代皇室财政和政府财政关系如何?

L丶佳能

历史上,国家财政与皇室财政并没有严格的分野,对此,前此学者已经有所研究,祁美琴《清代内务府》是对皇室财政进行集中研究的重要著作。该书首先缕述了秦汉以来内务府的沿革以及历朝内府经费来源的特点,认为就宫中财政与国家财政的关系而言.秦汉时期呈现的是宫中财政与国家财政分离,魏晋南北朝时期呈现的是宫中财政与国家财政混一,宋明时期呈现的是宫中财政与国家财政有分有合。

到了清代,国家财政与皇室财政已经有比较明确的划分,这种划分,表现在管理机构上,就是以户部为首的国家财政管理机构和以内务府为首的皇室财政管理机构。“清代内务府吸取明朝内外府库职责权利有分有合、导致国家财富多为宫中耗尽的教训,对内府库藏的收入来源和用途进行明确的划分,有效地限制了皇室对国赋的索取范围和数额,尤其是在鸦片战争以前,户部基本上能够正常运行”。

马伯煌主编的《中国经济政策思想史》认为,“入明而清,内廷行政已形成严密的制度化,从而在财政上构成内外连环衔接的权利结构。既然皇权通过内廷行政能有效地控制外廷,使之成为单一的执行机构;而财政的内外储备,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没有必要再加以严格的区分。在这种情况下,外廷财政的截内功能逐渐减弱。与此相对的是,这一时期名为内库(内帑)的内廷储备,越来越具有皇帝个人私藏的性质”。

随着内务府越来越具有皇帝个人私藏的性质,内务府就变成了承担责任小但权力大的肥差,内务府管理皇宫的特供,有的珍稀物品就成了垄断。关外的山参,在清朝,商家是不能自己采买的,所有的山参都只能卖给内务府。但是,这样多的山参皇宫里的人根本吃不完,于是内务府就往外卖。外面的人,想弄点山参治病养身,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当然,内务府卖出的价格比收购的高多了。这一笔买卖,由于其垄断性,收入就不小。这样的买卖,出与入都有很大的含糊性,经手人渔利的可能性大得不得了。有些特供职位,比如采买丝织品的织造,往往还可以兼管海关和内地关卡,掌握关税,甚至担任盐运使,大家都知道,古今中外,这都是“肥缺”。所以,做一任织造,“肥得流油。”

内务府还有一项不确定性的收入,是籍没。官员犯事,要抄家籍没家产。但没收的财产不进国库,进的是内务府的内库。内务府官员靠这个活计弄多少钱,也是没数的事。都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其实真正吃饱的是内务府经办人员。清朝皇帝热衷抄家籍没,实际上却便宜了自己的家奴,连卖官鬻爵,内务府都要插一手。按道理, 历朝历代卖官的钱,都是由吏部经手,钱入国库。但清朝还有一个小偏门,走内务府。走内务府的买官路线是个捷径,得官容易,有些跟宫里有关的职位,比如侍卫什么的,还非走这个路径不可。

说白了,内务府的职位,就是借着皇帝的名义捞钱。内务府经手的所有东西都是给皇帝的,谁敢说半个不字?但是皇帝用得了吗?当然用不了。


一枚蜻蜓

最初的皇帝家天下,天下就是他自己的家产包括人。后来到了明朝,朝廷和皇家渐渐独立。有点君主立宪制的模式,不过皇帝还是掌握绝对的权利,大臣的地位有了提高,不再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而是为儒家正义去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