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邊軍10倍於瓦剌、韃靼,爲何一直處於被動挨打地位

明朝之所以在對蒙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處於守勢,其原因和兩個制度,兩個歷史事件分不開。所謂兩個制度,指的衛所制度軍戶制度而兩個歷史事件,指的是明成祖五徵蒙古,和明英宗御駕親征,在土木堡慘敗。下面,我們就來詳細探討一下這兩個制度,兩個歷史事件對於明朝軍事戰略全局方針的重大影響。

首先,從衛所制度和軍戶制度說起

衛所制度和軍戶制度,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所謂衛所制度,就如同其字面意思一樣,在全國各地設立衛所以屯兵,當有戰事需要的時候,則對衛所中的兵力進行徵調;待戰事完結或者沒有戰事時,則將兵員調回衛所。

而在衛所中駐守的那些人,就叫做軍戶。所謂軍戶,它既不是職業的軍人,也不是職業的農民,而是一種農兵相結合的特殊制度。即,這些軍戶在戰時為兵,和平時期便是農民,進行正常的耕作,朱元璋用這個制度的時候,想法很好,軍隊自給自足,不用調老百姓的糧食,這不是減少了老百姓的負擔嗎?而且衛所有自己的屯田,由軍戶進行輪流耕作,以保證糧食生產。

看上去這個制度很好,理論上的確能解決很多問題,比如不用專門招兵,不用老百姓提供軍糧,減少國家社會的負擔,但事實上,這個制度是一個非常落後而又低效的制度。

明朝邊軍10倍於瓦剌、韃靼,為何一直處於被動挨打地位

首先,對於軍戶而言,這個是世襲的。一人為軍戶,其子孫後代皆為軍戶,無法改變。而軍戶的待遇又非常低,所以會導致大量的軍戶逃亡。

其次,軍民不分,導致了軍隊戰鬥力低下。自唐代以來,軍隊發展的趨勢就是專業化,即,國家組建職業軍隊來鞏固國防,但是這種衛所制度,卻又把軍隊變成了半農半軍,即軍隊的去專業化。試想,平時大部分時間用來耕田的軍戶,軍事素養能有多高,一旦遇到蒙古鐵騎,如何抵擋?

再有,造成了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局面。在有戰爭的時候,兵部會臨時 調動將領,帶著衛所的軍戶們去戰鬥,在戰鬥結束後,將領回到中央,而軍戶繼續回到衛所,軍戶平時由衛所的軍官(中低級)進行管理。也就是說,主將和士兵之間,除了有戰事的時候能有聯繫之外,其餘時間都是絕對分離的,彼此之間毫無聯繫。如此一來,士兵不熟悉將領,不肯一心一意聽其指揮;另一方面,將領不熟悉手下的士兵,指揮起來並不能得心應手。軍隊豈能有戰鬥力?

最後,隨著時間的推移,衛所的軍官逐漸將衛所的公有土地霸佔,而將軍戶變成自家的奴僕,如此一來,將官與軍戶的關係,逐漸從職業依附轉向人身依附,軍事地主產生,所以軍戶越發不滿,軍心渙散,士氣低落。

所以說 ,這兩個相輔相成的制度,使得明朝軍隊的戰鬥力長期低下,且背離軍隊職業化 的歷史進程。可以想象,當一群訓練低效,士氣低落的半農民軍,面對驍勇善戰,精通騎射,性格彪悍的蒙古軍隊時,會有如何慘烈的情況發生,故,這兩個制度,是導致明朝軍隊戰鬥力退化的根本原因。

其次,再來說這兩場戰爭

首先 是明成祖五徵蒙古。

在朱元璋,朱棣前期,明朝始終對蒙古保持著進攻的態勢,比如藍玉北伐,朱棣(燕王時期)的北伐,都取得了 相當不錯的戰國。然而,朱棣五徵蒙古,卻直接導致了這種局面的扭轉。

明朝邊軍10倍於瓦剌、韃靼,為何一直處於被動挨打地位

明成祖的北伐,實際上並沒有收到應有的效果。朱棣北伐的目的,不是單純地為了“追擊”蒙古,而是為了將其徹底消滅,永絕後患。所以他不惜每次調動大量兵力,耗費大量的錢糧,甚至御駕親征,然而基本上沒有這麼碰到過蒙古的主力,五次遠征也並沒有對蒙古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反而明朝自身因為消耗錢糧過多,導致了永樂後期的一系列社會問題。

在這些戰役中,皇帝既沒有摧毀蒙古人的諸帳部落,也沒有能夠限制他們對北方邊境的進犯,這就造成了一個政策上的大難題。永樂帝放棄了明太祖的戰略方針,他不再在長城塞外的設防衛所內部署兵力;這種部署兵力的方式在補給上會花費很大,同時把戍守部隊長期束縛在防守陣地上。結果,他把幾個關鍵性的前沿衛所撤到了長城以南,按保衛新京師的需要重新部署了兵力。在撤退的衛中,有一個衛是在大同西北的東勝,它變成了明軍內線防禦工事的象徵。但是,當皇帝採取主動,並盡力搜尋敵人的時候,又當他執行一個分而戰勝之的政策以使蒙古領袖們自己互相殘殺的時候,他的這些計劃都要落空。他很難追蹤到蒙古那些飄忽不定的諸帳部落並與他們作戰,分而治之的政策在最後疏遠了蒙古人的各個派系。這些不起決定性作用的戰役也大大損耗了帝國的財力,傷害了軍隊的士氣。他的政策在無意之間削弱了北方沿邊的安全。在永樂帝死後,除了1449年的一次慘敗之外,再也沒有組織討伐了。中國人喪失了對塞外地區的控制,只有組織長城以內的防禦線。這肯定是永樂帝咄咄逼人的邊境政策的最嚴重的負效果。在這些討伐中大量浪費的精力和物力,並沒有取得長遠的效益。

以上是《劍橋中國史》對於朱棣五次征討蒙古的總結,值得注意的是,在最後一次遠征後,他將長城以外的衛所全部撤回長城以外,依託長城對蒙古採取守勢。這也標誌著自朱元璋建立明朝以來,對蒙古採取的戰略進攻自此結束。而這一切的根源,就在於朱棣幾次聲勢浩大而戰果有限的北伐。

再說土木堡

土木堡之變就不再細說,但凡對明朝歷史有一定了解,都會知道 ,明朝在土木堡一戰中,精銳喪盡,而且傑出的武將也被蒙古一網打盡,從此徹底形成了文盛武衰的局面,而明朝的自此之後,對於蒙古,一直處於被動的防守,幾乎沒有主動出擊,河套地區從此之後也開始慢慢被蒙古人蠶食。

明朝邊軍10倍於瓦剌、韃靼,為何一直處於被動挨打地位

土木堡之變,可以說是明朝武運衰落的開始。

綜上,衛所制度和軍戶制度這兩個制度,以及五徵蒙古和土木堡之變這兩個決定性事件,導致了明朝在對蒙古的戰爭中,屢屢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