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卦卦辭元亨利貞 人人都能讀懂的易經連載3

1.我們解讀《易經》經文的目標

我解讀《易經》並沒有沿襲傳統易學的結論,這不是因為我喜歡逞新標異,實在是那些現成的言論無助於我們理解古經文的內容。比如,傳統易學認為八卦為伏羲所創,八卦這幾個符號分別代表了天、地、水、火、雷、風、山、澤八種事物。但我們以此為基礎來分析卦象和經文,我沒有見過能將道理講通的。傳統易學著作浩繁,什麼義理派、象數派,學者無數,但沒有哪一家的言論可以說服我們的理智。

我們不能接受乾卦符號代表天的說法,是因為我們將這個符號理解為天,經文內容反而難以理解。乾卦這個符號究竟代表什麼,只能通過經文中固有的內容推導出來。乾卦代表天得不到卦辭和爻辭具體內容的證明,那就說明這一說法根本就不是來自於經文的。所以為了實現理解《易經》古經文的目標,我們只能另尋道路。我們之所以不能看清《易經》真相,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毫無批判的將《易傳》的言論直接等同於《易經》的言論。《易傳》僵化了我們的思想,使我們將傳說的內容信以為真。我們今天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將《易傳》給我們設置的藩籬打破,使得《易經》的卦象和文字更容易為我們的理智理解。

乾卦卦辭元亨利貞 人人都能讀懂的易經連載3

2.元亨利貞四字意義的解讀諸家不能統一

讀古書似乎真有客觀的困難,乾卦卦辭僅僅四個字,即“元亨利貞"。恰恰就是針對這四個字的解讀,諸家就已經歧義無窮了,何況那全部經文五千字。看起來我們的工作最容易招致非議了,但是我們既然已經作出了選擇,就需要冒一定的風險,那也只好硬著頭皮向前進了。我們先來看幾家不同的解釋:

《子夏易傳》說:“,始也。,通也。,和也。,正也。”南懷謹、徐芹庭《周易今注今譯》一書據此,釋為萬事萬物之根本,又解做大;釋為通達無礙;釋為祥和而無害;釋為潔靜而清正。

李鏡池將元亨利貞看作兩個貞兆辭,謂元亨約同於大吉。利貞,利於貞問,亦吉之謂。楊天才、張善文《周易譯註》解:,開始。,亨通。,和諧。,卜問。周振甫《周易譯註》說,元亨是大通順。利貞是佔問的事有利,是佔問。高亨《周易古經今注》釋,大也。即享字。謂古人舉行大享之祭,曾筮遇此卦,故記之曰“元亨”。利貞

猶言利佔也。筮遇此卦,舉事有利,故曰“利貞”。

乾卦卦辭元亨利貞 人人都能讀懂的易經連載3

3.我理解元亨利貞四字意義時遵循的原則

通過這些例子,我想不需要再過多舉證,就足以說明在解讀古經文的問題上是多麼容易產生歧義了。我自己在解讀這段爻辭時,堅持了以下兩個觀點。一個觀點是,爻辭是解釋卦象的一個獨立的單元,那麼這幾個字就一定要實現表達某個意見的功能。這樣一來,將這段卦辭割裂為四個字的做法是絕對不可取的,因為彼此孤立的四個字無法實現達意的目標,所以四德說不可信。古人有將元亨利貞解為四季的,有解為仁義禮智的,這更沒有可從的理由。因為單純從這幾個文字出發,我們根本無法獲得這些信息,這隻能說明這些信息是人們從經文之外添加上去的。

我堅持的另一個觀點是,我們不能夠孤立的去解讀這幾個字的意義,因為這幾個字也出現於經文的不同地方,在這各不相同地方相同的字應當具有相同的意義。比如,在這裡我們若將字解釋為開始,那麼我們就要考察,在經文中不同的地方出現的

字是否也可以理解為開始呢。我們就來考察一下,元字在經文中不同地方出現時的意義。坤卦六五爻爻辭:黃裳。元吉。在這裡字顯然是不能理解為開始的,而應當理解為大,元吉即大吉。訟卦六五爻,元吉出現一次。履卦上九爻,元吉出現一次。泰卦六五爻,元吉出現一次。復卦初九爻,元吉出現一次。睽卦九四爻,有暌孤遇元夫句,這裡字也應當理解為大,元夫即大夫,也就是成年男子的稱謂,如丈夫、大人等。損卦,卦辭與六五爻辭元吉各出現一次。益卦初九爻和九五爻,元吉出現兩次。井卦上六爻,元吉
出現一次。鼎卦卦辭,元吉出現一次。

於是,綜合考察字在經文中不同位置的出現,除貫於字之前的,都應當翻譯為大字。那麼,如果我們堅持上面所提到的原則(即經文中不同位置出現的相同文字所具有的意義應當是統一的),將字的意義作一個統一,那麼我們只能選擇大而不能選擇開始。這樣一來,我們就否定了將字理解為開始的說法。也就是說字在經文中都是要翻譯為大的。其實,字應當理解為大而不是開始,還有另外一個證據來證明。經文中除了元亨外,還有亨、小亨的字樣,為了使這三個詞彙的意義統一起來,這時

字也是隻能解釋為大的。元亨、亨、亨大亨、亨、小亨。它們標誌了字的不同規格與等級,這同時又說明了字是有量級的。如此一來,將字理解為通也將是無自圓其說的,所以將元亨理解為大通順也是不對的。

乾卦卦辭元亨利貞 人人都能讀懂的易經連載3

4.卦辭元亨利貞解讀的結論

我們是如何理解卦辭元亨利貞的呢?首先我們就需要知道古人創造《易經》六十四卦究竟是幹什麼用的。在上古時代,人們普遍信奉神明,認為神明才是自然界萬事萬物以及人類社會的主宰。所以,當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到無法由自己作出決斷的疑難和疑問時,就需要求助於神靈的幫助。然而,神靈只存在於人們的意識中,不能為人們親見,但客觀上又存在著求助於神明的需要。正是在這種客觀需求下,古人便發展了交通神明與人事的各種技術,從而產生了巫覡卜祝占筮等職業。巫覡是交通人神的直接技術,神明常常降伏於巫覡們的身上,藉助他們的口舌傳達旨意。這大概就是巫術的起源吧。而卜筮則是交通人神的間接手段,商代的龜佔師通過出現於修制後龜板或獸骨上的裂紋來判斷神靈的旨意。周代出現了筮法,占卜師則昌通過觀察卦象和解讀卦爻辭的內容來決斷神明的旨意。

儘管方法與手段絕不相同,卦與龜甲獸骨在用於探問神明旨意的目的上卻是相同的。既然有求於神明,那麼問卜之前就要貢獻一定數量的犧牲用於祭祀神明,用於表達對於神明的崇敬與順從。也就是說上古時代,在龜佔和筮佔之前都要舉行一個祭祀神明的儀式,即使是現代民間仍舊存在有求神拜佛的活動,參加這些活動也需要一個祭祀的過程。《易經》經文中經常出現的

元亨、亨、小亨文字,其實就是用於標誌這個祭祀儀式規格的用語。所以,即享。所謂的元亨,就是大享,也就是祭祀儀式的規模比較隆重,用牲的質量要好,數量也要多。比如使用貴重的牛羊肉,打獵獲得的動物等。所謂的,即享,意思是規模

乾卦卦辭元亨利貞 人人都能讀懂的易經連載3

一般,用牲的質量和數量也沒有過高要求的祭祀。比如,用牲主要以人們日常食用的穀物或食品為主。而所謂的小亨,即小享,意思是規模最小,用牲質量和數量最不講究的祭祀。前去占卜時隨便帶上點東西,做個表示就可以了。這說明占卜不同的卦象,祭祀規格的要求是不相同的,所以卦象在吉凶休咎的象徵意義上是所不同的,占卜象徵吉利的卦象就需要較高規格的祭祀,占卜象徵兇咎的卦象就需要較低規格的祭祀。

有了上述知識,我們再來分析卦辭元亨利貞。我們將元亨利貞這四個字分成兩部分,元亨二字是一組,它的作用是標誌占卜乾卦之前所需祭祀規格的等級。元亨即大享,意思是筮問乾卦需要舉行規格隆重的祭祀,用牲的質量和數量都要有較高的要求。利貞二字是另一組,它的作用是說明乾卦總體的象徵意義,

利貞即是利佔,譯為有利的佔問。意思是不管你是為什麼事來求佔,遇到乾卦都是有利的象徵。這樣一來,卦辭是分為兩個部分的,一部分的內容是用於標誌占卜該卦所需祭祀儀式的規格,另一部分則用於說明該卦象總體的象徵意義。這兩部分內容作用不同,語義也不連通,所以這兩部分之間應當使用句號分隔。所以卦辭元亨利貞四字,應當寫為元亨。利貞。

以上就是我們對於乾卦卦辭所做出的解讀。

乾卦卦辭元亨利貞 人人都能讀懂的易經連載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