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易經:第七章:乾卦

自學易經:第七章:乾卦

乾卦

一、乾上乾下

六十四卦皆有陰陽組成,同時又以乾坤為首。乾又在坤前,乾卦又稱作天下第一掛。乾卦六爻均為陽爻。通過河圖洛書我們知道,1、3、5、7、9為陽數,2、4、6、8、10為陰數。圖中的初九就是第一爻為陽爻的意思。如果為陰爻就叫做初六(9為單數之極故不叫作初十)。再依次往上就是九二、九三一直到到第六爻上九。

自學易經:第七章:乾卦

乾為天

二、乾。元,亨,利,貞。

元,亨,利,貞是乾卦的卦辭。通過幾個字簡單的就說明了乾卦元為原始之意;亨為開通之意;利為和諧之意;貞為貞固之意。從發展到鞏固的一個過程。元者,天下之始也。亨者,萬事之旺也。利者,萬物之斂也。貞者,世間之伏也。這四個字完整的開闊了,世間萬物的發展過程,從無到有,從有到無。如同四季循環一般,世間萬物的發展過程莫不過於此。人從出生到三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再到死也是元,亨,利,貞四字。此乃四象也。元者、示乾之大生。如春之仁。亨者、示乾之大長。如夏之盛。利者、示乾之大成。如秋之收。貞者、示乾之大伏。如冬之藏。由德言之。此卦告訴我們生者仁也。盛者禮也。成者義也。伏者信也。

三、初九:潛龍,勿用。象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初九,陽在地,龍為潛,不為所用。龍是古代皇帝的象徵,萬物之尊,皇帝登基前也要學習文韜武略,學習治國之術,學禮儀綱常才能順利登基。世間萬物發展都經過厚積而薄發,不能一蹴而就。身居下位,時機還沒有成熟,所以應當像潛藏的龍一樣不要施展你的才幹。

三、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象曰:見龍在田,德施普也。

九二陽氣出身,初見龍於地面升起,如太陽初升,不得大用。若得貴人相助則會龍升九天。龍出現在田野之上,有利於見到大人物來發展自己。如何能能得伯樂,普德天下,必得伯樂。

四、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象曰:終日乾乾,反覆道也。

九三龍已騰空,但仍然存在著困難,所以要時刻保持警惕,自強不息,勤勉不懈。

五、九四:或躍在淵,無咎。象曰:或躍在淵,進無咎也。

九四龍還未達九天,進可一躍九天,退可重潛深淵。陽履陰者、宜行陰。故龍飛而不宜上天。反躍在淵。陽履陽者、宜行陽。故龍飛而宜上天。反躍九天。龍或躍上天空,或返回在深淵,只要根據形勢的需要而前進,就不會有錯誤。

六、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象曰: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九五屬於陽爻居於剛位,五爻是君主之位,是整個卦中最高領導之位。君主登基,招賢納才。

七、上九:亢龍,有悔。象曰: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陽至此已極。數至此已終。故為亢。以大過也。龍德失中。動則有悔。悔者、向有失據之勢。龍飛得過高,會有災禍或後悔之事。物極必反之意。

八、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象辭》說天道剛健,運行不已。君子觀此卦象,從而以天為法,自強不息。通過卦辭及六爻之象,萬物皆有始有終,始於厚積薄發,盛於榮登九五,終於乾之大伏。六爻之意皆在於有人道而於天,法天、順天、合天、全天,以成其天。

天道有在於序,有表於則,亙古恆一。而人道則有待於為。有需於言。以其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