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向往着乡下,一边在城市里挣扎

一边向往着乡下,一边在城市里挣扎

心心念念的五一假期迎来了又一次的“返乡大潮”。这时候,我们才惊觉,原来城里这么多人都有要回的乡下。

又到了一年几度“晒乡下”的日子,不知道你的朋友圈是不是也被这些图片轰炸了。

一边向往着乡下,一边在城市里挣扎

一边向往着乡下,一边在城市里挣扎

一边向往着乡下,一边在城市里挣扎

对于大部分有乡村记忆的人来说,这些都极为熟悉,简直是乡村零食最受欢迎榜榜首,没有之一。所以当大家一齐晒出这些照片时,几乎下面的评论都是一片羡慕的声潮。

即便是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只要家附近有一点小土包,都很有可能产生共鸣。

一边向往着乡下,一边在城市里挣扎

不论什么时候,只要和来自乡下的朋友们聊起家乡,总是清一色的怀念和赞美。

城市里糟糕的空气、嘈杂的声音、紧张的压力、昂贵的房价都让他们无处可逃、无所适从。

可聊完了这一切,大家还是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忍受城市的这一切,然后默不作声地继续低着头咬牙坚持。

一边向往着乡下,一边在城市里挣扎

大家都很默契地不提回家这回事,因为心里都明白,彼此有多想回家,但也更明白,为什么都不回家。

就像这篇文章一样,有些话题,聊着聊着就沉默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扛着自己的理想与责任在城市里彳亍,就像这句歌词里写得这样,在一个个格子间里挣扎着。

一边向往着乡下,一边在城市里挣扎

有时候,说想家,毋宁说想念那段在家人身边且无忧无虑、容易满足的日子。

现在的自己,实在是有些贪心。想要足够的薪水,想要幸运的机遇;想要闲暇的时光,想要舒服的懒觉;想要自在的旅行,想要亲人的陪伴……随之而来的却是无穷无尽的压力。

那个只要一颗糖果就能开心一整天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一边向往着乡下,一边在城市里挣扎

前段时间有个综艺节目特别火,最近正要出第二季。简单地说,这个节目就是请几个明星去山里小住,顺便招待其他明星摘摘菜、洗洗菜、炒炒菜、吃吃菜,顺便唠唠嗑。

这样一个节目,真说起来应该是有些无聊的,可为什么会吸引这么多的年轻人看?

因为,这就是他们“向往的生活”啊。

一边向往着乡下,一边在城市里挣扎

能够什么都不担心,什么都不着急,安安静静地给自己做一顿饭,和三两朋友聊聊天。

渴了给自己泡一杯好喝的茶,累了坐在台阶上晒一晒太阳,再养一只乖巧的小狗或小猫,无聊的时候和他说说话。

可能有时候也会有些孤单,但这种孤单是可以用来享受的。因为这时候,除了自己,什么也没有。

一边向往着乡下,一边在城市里挣扎

我曾和朋友说,我很庆幸自己生在乡下。

在那个地方,心和大自然有着特殊的连结,极纯粹、极质朴的连结,从远古时代绵延至今的连结。

在那个地方,心是安静的,没有如麻的思绪,也没有繁杂的欲望。生命的轻盈与厚重格外清晰且有温度。

一边向往着乡下,一边在城市里挣扎

不知道你是否也一样害怕热闹。每一次热闹过后突如其来的潮水般的寂静和空虚都让我手足无措,好像和这个世界失去了连结。

这种灵魂的空漠感最叫人痛苦,而这种痛苦还无处安放。

但在乡下不会,因为那里永远保持着最安宁的平和。面对大自然,人不再有任何身份,也不再有任何责任。人不再隔着重重的身份去面对世界,而是用最本真的那个自己。

一边向往着乡下,一边在城市里挣扎

一直很喜欢李白的那句:“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在我看来,这句话就是人与自然最真实也最和谐的关系。而我们之所以向往大自然,也是因为如此吧。

不管现实利益如何驱使,人最向往的,依然是这样纯粹而质朴的生命体验,与大自然,也与人。

一边向往着乡下,一边在城市里挣扎

聊到这里,也许大家也开始明白,自己惧怕的并不是城市的喧嚣,而是在喧嚣中无所适从的孤独感,和世界的连结失去了原有的质朴和亲密。

而人之所以想要逃离城市,也只是想逃离那种茫然和孤独的状态,去大自然中寻求宁静的慰藉。

现在的事务何其多,响着嘈杂的声音,因而时常让人忘了去想自己到底是谁。

现在的诱惑何其多,闪着迷人的光彩,因而时常让人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可是,去掉那些繁复的身份,你到底是谁?去掉那些浮浅的欲望,你到底想要什么?

一边向往着乡下,一边在城市里挣扎

就这一刻,不去想自己是谁的孩子,谁的父母,谁的学生,谁的员工,谁的主人,谁的伴侣。

就这一刻,你最想要的是什么,你最想成为的是谁?

乡下并不是一个多么完美的地方,但很多人把它当做一个理想的国度。也许,在那里你谁也不是,只是你自己;在那里你什么也不需要,只需要你自己。

一边向往着乡下,一边在城市里挣扎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囚困你,除了你自己;没有人可以放逐你,除了你自己。

所以,乱的不是世界,是人的心。心不乱,哪里都是家乡。

外在的环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内心的环境才更可靠。引用罗振宇的话说,就是:

很多人的人生当中都会有这么一个“王阳明时刻”,就是他突然意识到,我想过得更好、我要达到更高的人格和事业目标,那不是向外求,而是要向内求。这就是一切的根源。甭管是困难还是不如意,根源都在于我自己。一个人的本质就在于他的认知模式。他跟世界的关系是跟他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有关的。

一边向往着乡下,一边在城市里挣扎

相信在你的人生当中,也会出现这样的时刻,然后,内心的枷锁迎刃而解。

不要忘了摘着覆盆子时自己的喜悦,无论在哪里,你都可以让自己获得这样的快乐。

常说,“吾心安处即吾乡”。如何心安,也许就是要肯定自己现在的生活,找到生活更真实的目标,然后坚定从容地走下去。

最后,也许有人会发现,所谓真正的心安、内心最终的喜悦,都会不约而同地走向最质朴、最单纯的美好。这美好,和一切所得无关。

一边向往着乡下,一边在城市里挣扎

摄影:花期以及朋友圈各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