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催越磨蹭:育儿,你真输在了话多!

朋友最近很郁闷,原本活蹦乱跳、快言快语的孩子,一下子变得沉默了许多。

她一边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一边急着提醒孩子要吃早餐,要自己刷牙洗脸,要早起,要做好宝宝······

凡是网上出现过的育儿方法,育儿理论,都会抽时间学习一遍。然后取其精华,逐步制定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宝宝如她所愿的,长到了五岁。

虽在养育途中吃了不少苦,遭了不少白眼,但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学会独立吃饭、睡觉、刷牙、洗脸、上厕所·····

心里倒是满意得不得了。

孩子越催越磨蹭:育儿,你真输在了话多!

最近开始对孩子进行时间和自律管理,一看到孩子半天不动的样子,就忍不住吼:能不能快点!

可无论朋友怎么喊,儿子始终一副“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样子,磨磨蹭蹭地穿外套、换鞋子。

朋友一催,孩子有时还不耐烦,怼一句:妈妈,你要发脾气就发哦!

但这几天,她难过得不想说话,焦虑得茶不思、饭不香。多次吼完孩子以后,孩子越来越反感和她说话了。

昨天和我说起孩子的事,先是焦虑,后是气愤,最后是泄气的气球——萎靡不振。

漫漫育儿路,越走越心酸!

孩子越催越磨蹭:育儿,你真输在了话多!

孩子越催越磨蹭:育儿,你真输在了话多!

每天过得水深火热的她问我:我的计划到底哪里出了差错?

上午:什么时间起床,什么时间吃饭,洗脸刷牙用几分钟,什么时间上学;

下午:几点必须回到家,什么时间绘画,什么时间讲绘本,什么时间必须上床睡觉。

和孩子协商的时,孩子是兴高采烈、迫不及待地答应了的啊,当时还提升了自己信心和动力。

谁知道孩子的表现是这样的——起床就晚了半个小时,后面的程序完全打乱,她暗示自己要给孩子适应时间。

时间一长,泄气的发现孩子完全不把这事当一回事。

倒是她,对孩子的话越来越多,提醒这,提醒那,心急的时候,嘴巴无意识地溜出几句威胁的话。

最让她郁闷、心累、苦恼的是,之前十几分钟就能完成的事,现在拖拖拉拉要半过多小时。

无数次忍住、压制着自己的小宇宙不爆发。

孩子越催越磨蹭:育儿,你真输在了话多!

实行计划后,孩子本可以胜任的画画和搭积木也变得艰难起来。

目前状况是:每让孩子做一件事,她都得提醒好几次。

一件事提醒几次,拖几次;另一件事提醒几次,拖几次下,效率没有提高,还严重影响入睡时间,进而影响起床时间。

她说:我真的要崩溃了。每天都是我在他背后说说说,他一个字都听不进去。

心理学有研究发现:6岁之前的孩子是没有具体时间概念的。

6岁前的孩子,虽然能够分得清过去、现在、昨天、今天、上午、下午、星期几,但如果精确到几小时、几分钟,他们根本就做不到。

所以朋友急于解决孩子磨成的催促,以失败而告终!

孩子越催越磨蹭:育儿,你真输在了话多!

孩子越催越磨蹭:育儿,你真输在了话多!

心理学有一个,特有意思的现象叫“超限效应”

什么意思呢?就是刺激过强或是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逆反的心理现象。

这现象有一个名人典故,话说马克·吐温去听一场牧师的演讲。

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

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

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

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俗话说:言多必失。

池田大作如是说:

没必要对孩子歇斯底里地发脾气,

也没有必要唠叨个不停。

早晨起来要洗脸刷牙,外出归来要洗手,

弄乱的东西要放回原处等等,

只要有机会就自然地教导孩子,

这样不就行了吗?

本来三秒钟可以讲完的话,就不要浪费三分钟。

讲太多反而让孩子懵逼了,理解能力有限,多最后抓不住妈妈要讲的重点,更不知道自己要怎么做,该怎么做。

被反复催促的孩子,心理活动和马克·吐温一样,最后就是被“逼急”了,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总而言之,越是被父母催促,孩子的反抗心理愈发高亢。

孩子越催越磨蹭:育儿,你真输在了话多!

孩子越催越磨蹭:育儿,你真输在了话多!

妈妈看见孩子的磨蹭的表象,也不能急于下结论。

即便你看到的,也不一定就是事实。

孩子有孩子的想法,教育孩子最好的办法是闭嘴观察。真正要解决实际的育儿问题,都不是靠嘴巴的。

对于养育孩子,妈妈最容易掉进的泥坑是:说话冗长而没有中心,没有终点,常常是由孩子说到隔壁,由隔壁说到同学,有些话还反反复复。

孩子和话多的妈妈交流,最可怕的想法不是不听,而是逃跑。要解决孩子磨蹭,最主要的还是要解决妈妈话多。

莲子妈建议妈妈要从自身做调整:

一 避免自我为中心

有一部分妈妈,平时都很尊重孩子,但孩子一出现磨蹭,就会爆发控制欲,和孩子进行权力之争。

不难发现,妈妈话越多,这种浓重的自我观念就越强,要说服孩子的想法就越坚定。

最后演变为,为了满足自己的想法和预期,强烈要求孩子做出让步,忽略孩子感受。

比如:孩子不愿穿衣服,刚开始妈妈能做到心平气和的和孩子说,当妈妈越说越多的时候,情绪也会跟着说话的频临产生变化。

如果妈妈在孩子的反抗期,选择不说话,并能观察孩子几分钟,或许会有更好的突破口。

二 注重说话的方式方法

必须清楚一个事实,话多不是口才好,而是逻辑混乱,思维混乱。要表达的、想表达和最终表达出来的不在统一频道上。

因为逻辑条理不清,张冠李戴,很容易把孩子带偏。

比如:想让孩子去看书,直接叫孩子去看书,吼孩子去看书,由看书的好处说到别人家的孩子。

最终结果往往是,你越说孩子越不想看。

有妈妈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孩子不愿看书,先让孩子去整理书,然孩子有和书接触的机会。

如果孩子已养成读书习惯,整理到自己喜爱的书,就会静静的看起来。

孩子越催越磨蹭:育儿,你真输在了话多!

三 制定界限

对于界限,武志红老师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守不住自己界限的人,就像是殖民地。而别人在你的地盘里做着主人,是你的宗主国。

亲子间,妈妈很容易跨越界限。而孩子发现这种情况,就需要赶走宗主国,维护自己的地盘。

这里的掠夺一般是语言引起行为,比如孩子吃饭慢,妈妈埋怨几句就开始喂。

孩子是无时无刻不在成长,妈妈管住自己的嘴巴,手脚,孩子才能人尽其才。

和孩子建立界限,刚开始从小事放手;不含敌意的坚持自己的态度;尊重事实的本身,控制情绪的蔓延。

四 换位思考

以前看过一篇哲学故事——盲人打灯笼。

盲人说:“很晚了我要回去了”。

主人就给他点了一个灯笼。他很生气地说:"我本来就看不见,你还给我一个灯笼,这不是嘲笑我吗?"

主人说:“因为我在乎你才给你点个灯笼。你看不见,别人看得见,这样你走在黑夜里就不怕别人撞到你了。”

理解不同,结果就不一样,用不同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见解。

养育孩子,不能只看表象,理解孩子的感受并给与帮助,才能更好的和孩子在一起。

话给孩子带去的是安慰、鼓励、认同,那就可以多说;如果是抱怨、埋怨、指责,最好保持沉默。

萨迪说:话不像话最好不说,话不投机最好沉默。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不够好,反省自己的语言就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