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每個當下做成極致,就足矣

把每個當下做成極致,就足矣

在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專業精神獎”的獲得者是楊蓉蓮,她不是明星也不是導演,甚至都不是電影行業從業者,而是片場的一名茶水工,當她走上臺時,全場嘉賓起立鼓掌致敬。之所以能獲獎,全因她盡心把每一件事都做好。工作本就沒有貴賤之分,能如此認真對待小事,把每個當下做成極致,就足以贏得掌聲和尊重。

把每個當下做成極致,就足矣

《每件小事都值得認真去做》(節選)

選自《季羨林的人生哲學課》作者/陳玉新

認真做好了一件件的小事,大事自然也就做成了。

成功者之所以能夠成功,並不是因為他們總能夠把握住大的機會、做成大事,他們與普通人一樣,每天面對的也不過是一些瑣碎小事,但不同的是,他們能夠認真對待小事,不會因為事情小就馬虎懈怠、得過且過。而當他們認真做好了一件件的小事,大事自然也就做成了。

許多人都有“一夜成名天下知”的夢想,盼望著能夠做一兩件轟轟烈烈的“大事情”,讓自己一下子取得成功。這本身是沒錯的,然而,只想做大事情,不願意做小事甚至對小事不屑一顧卻是一種極不好的心態。

把每個當下做成極致,就足矣

總是嫌事小而不肯努力的人,不會有機會做大事。

人生中其實並沒有什麼小事,無數的小事做成功了,一件大事也就做成了。如果總是嫌事情小而不肯努力的話,那麼上天是不會給你做大事的機會的,而即使偶然給了你一個做大事的機會,你也會把這樣的機會搞砸。

把每個當下做成極致,就足矣

在一套合租的公寓裡有一個德國移民,他是一個廚師長。他說自己為了成為一名廚師長,曾經在瑞士日內瓦的烹飪學院學了7年的廚藝。他從如何削水果和蔬菜的皮開始學起,這些事情他做了整整一年,直到他對味道和成分不同的各種蔬菜、水果的紋理完全熟悉、瞭解,並高度敏感。

第二年裡,他開始學習做沙拉,併為一些簡單的菜準備水果和蔬菜。在隨後的每一年中,他都要花上百個小時去熟悉每一種作料、每一種調味品、每一種配料、每一種食譜。在7年即將結束的時候,經過考試,他拿到了也許是世界上最值得人們尊敬的烹飪學位。

然後他到歐洲一家頂尖酒店跟著一位廚師長實習。又過了5年,他已經成為炙手可熱的廚師了,歐美的各大酒店爭相聘請他。如果他不自己開飯店的話,他的能力足可以擔任一家高級酒店的廚師長。

把每個當下做成極致,就足矣

對成功而言,並沒有大事與小事,只有盡力和不盡力。

成功,有的時候就是這麼簡單,從小事做起就可以了。當然,我們說的小事並不是小人物的事,大人物每天做的事情,也是一些小事,所不同的是,大人物們知道,他們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某一件大事的構成部分,因此會努力把它做好。

如果我們想要成為一個大人物,就同樣需要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對成功而言,並沒有大事與小事之分,每件小事都值得我們用盡全力去做,如此才能夠獲得命運的青睞,一步步邁向成功。

把每個當下做成極致,就足矣

如何培養專業精神?

①改變

把工作看作一種信仰

古生物學家張彌曼,全身心地撲在科研工作上,她研究領域對平常人而言很枯燥,但她憑著自己對工作的熱愛,數十年如一日,在有限的時間裡探尋遠古的生命。她說:“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我只希望還能多少做一點工作,而不期望任何其他的事情。”今年3月,聯合國向她頒發“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把每個當下做成極致,就足矣

那種使自己變得生機勃勃的動力是什麼呢?誰來幫你尋找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只有當理想的光芒照耀著我們,而且它和廣大人群的福祉相連,我們才會有大的安寧和勇氣。

畢淑敏·《所有動力都來自內心的沸騰》

②心態

努力耕耘,收穫自來

香港的劇組茶水工楊容蓮,雖說乾的是體力活,但這個工作並不簡單,不僅需要記清每個人的口味,還要懂得在什麼時候遞飲品、毛巾或者盒飯。每天早出晚歸,儘管工作辛苦,但楊容蓮看得很開,她說自己大字不識,卻可以掙到不太微薄的薪水,“怎麼可以不用心對待工作?”正是因為她的用心,贏得“專業精神獎”,贏得了大家的尊重。

把每個當下做成極致,就足矣

你一定要相信,在你的身體裡,有一顆種子,焦灼地盼望著陽光。至於它到底是一顆什麼種子,在沒有發芽之前,誰也不知道。你的責任就是給它澆水,保護它不被鳥雀啄食,不因為乾渴而失去生機。它必定能在正確的時機產生恰當的回應。

畢淑敏·《你的身體裡必有一顆成功的種子》

③精進

把每個當下做成極致

毛正石出身於工人世家,是中車集團大連機車車輛廠的高級技師。他30年的潛心鑽研和苦苦求索,攻克了鑄造戰線上一道道技術難關,成為了精雕國際標準的鑄造大師,行業技術權威。

把每個當下做成極致,就足矣

半點消極怠工都會讓你前功盡棄。因為那涅盤般的極致快樂就在認真單純的求索後面,就在那必不可缺的苦頭後面。不認真的愛情,我不能從中獲得享受;不認真做人,我就會活得不爽透。

嚴歌苓·《活得過癮》

④禪定

不卑不亢 不急於求成

湖北仙桃一名普通農民熊慶華熱愛畫畫。35歲以前,他畫了上萬幅畫,無人問津。一個偶然的機會,自己的畫作被“曬”到網上後,受到如潮般的熱捧,被稱作“中國畢加索”。如今,他還開辦了自己的畫展。

把每個當下做成極致,就足矣

我始終相信,一段平靜單純的努力背後,隨之而來的是成功的驚喜與生命的榮耀。再平凡不過的人,終究會在平靜的歲月中,努力地撐起屬於自己的一片晴空。

張超凡·《歲月不會辜負平靜努力的人》

編撰整理 | 釋放能量 SFNL8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