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定不構成犯罪的信用卡逾期行爲,你怎麼看?

法院判定不構成犯罪的信用卡逾期行為,你怎麼看?

卡商部落整理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末,信用卡使用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超過了700億元,比上一季度增加了48.37億元。

針對信用卡這一風險,銀行有著完善的催收體系,針對不同逾期情況進行短信、電話、上門、訴訟等形式的催收。

然而,近期有很多案例顯示,信用卡欠錢不還,並不一定構成犯罪,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法院判定不構成犯罪的信用卡逾期行為,你怎麼看?

卡商部落告訴你信用卡詐騙如何判定?

首先卡友們要知道,什麼情況下會被判定為信用卡詐騙?

卡商部落提醒大家惡意透支信用卡詐騙罪需要具體兩個條件:

1.主觀上“以非法佔有為目的”

2.客觀上“超額或者超限透支”且“經兩次以上催收不還”

所以什麼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什麼又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呢?

卡商部落總結了以下6種情況:

1.明知沒有還款能力而大量透支,無法歸還的;

2.肆意揮霍透支的資金,無法歸還的;

3.透支後逃匿、改變聯繫方式,逃避銀行催收的;

4.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逃避還款的;

5.使用透支的資金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6.其他非法佔有資金,拒不歸還的行為。

法院判定不構成犯罪的信用卡逾期行為,你怎麼看?

接下來,卡商部落介紹一個案例

案例回顧:

卡商部落簡短描述一下案件:兩名被告人共同經營兩個企業,2013年使用光大銀行信用卡透支,2014年最後一次透支了13000元,同月出現逾期,銀行開始停卡並催收。同年二人向該卡還款40000元,但並非償還清欠款。銀行經過了電話催收、催收函催收、上門催收,但仍未歸還。2015年時,共欠款本金合計人民幣167411.60元及利息9542.38元

法院判決顯示:本案兩位被告人將涉案信用卡透支款項用於生產經營,因經營不善、市場風險等客觀原因造成透支款項無法償還,主觀上不具有“非法佔有目的”,其行為不構成信用卡詐騙犯罪,本案只是一般的民事糾紛。

而這樣裁判的理由是,行為人將透支款項用於合法經營,因客觀原因導致無法歸還透支款項的不能認定“以非法佔有為目的”。

當然卡商部落針對這一問題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你更同意哪一種呢?

第一種觀點認為

被告人在經營出現困難時明知透支信用卡很可能導致透支款項無法償還,仍透支用於經營,最終導致無法及時償還信用卡欠款,屬於“明知沒有還款能力而大量透支,無法歸還”的情形,構成信用卡詐騙罪。

第二種觀點認為

被告人將涉案資金用於合法經營,後因客觀原因導致無法歸還透支款,主觀上沒有非法佔有透支款的目的,不屬於惡意透支信用卡的行為,不構成信用卡詐騙罪。

法院判定不構成犯罪的信用卡逾期行為,你怎麼看?

卡商部落今後繼續跟大家分享信用卡額度低怎麼辦?信用卡的申請技巧和渠道,信用卡黑戶有方法洗白嗎?有緣分卡商部落把這些話題分享給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