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才26歲,有新的人生規劃,為什麼辭職心裡感覺有點慌?

愛生活的小魚兒


走出舒適圈,勇敢做自己。我們每個人都喜歡舒適安逸的生活,天然地規避風險和不確定。但是安逸都是相對的,從來沒有一勞永逸的好事。馬雲爸爸不是說過,只有死人才是舒服的。記得我父輩他們那一代,國家分配工作,很多人政府部門的公務員看不上,要選擇供銷社和糧食部門。因為當時糧油和布匹、糖果、肉蛋等生活必須品都是政府限量供應,憑票購買,就像今天的口罩一樣,所以很多人擠破頭要去這些單位上班。不成想,國家改革開放,這些單位工資都發不下來,職工紛紛下崗。

把人生規劃落到實處。沒有可行性的規劃就是空話。要反覆論證,逐步實驗,小步快跑。做好最壞的打算,盡最大努力。既然在一個行業深耕5年,應該可以成為你重新出發的資本。

尋求親人和朋友的心理支持。因為有了親朋好友的支持,哪怕是默默地傾聽也能帶來莫大的鼓勵和安慰。


古樓老僧


慌是很正常的,慢慢的就找對了自己的方向,跟你分享一下我的故事吧,我覺得我現在過得還算過得去吧。

我想作為18線開外的小人物,也是一般的二本院校畢業的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再合適不過了。

可能大多數人跟我一樣,家境一般,資質一般,學校也是一般,本以為上了大學可以改變命運,可天知道上了大學之後,更多的卻是迷茫。我們每天努力的學習,參加活動,然後拿獎學金,現在回頭看看不過是為了遮掩自己的迷茫罷了。

好了,不再閒扯,迴歸正題......

上大學的時候就有一顆大城市的夢,當然為了這個夢,也瞎搞了很多事情。當年為了成為優秀的學生,參加各種比賽,拿名次拿證書,只是為了證明自己很優秀,上課時候為了表現積極跟老師溝通多一點,就索性坐到第一排,不得不承認,在普通本科院校是不多見的。一切的一切,不得不承認是始於無知,僅此而已,無論你多努力,方向不對,都是白費力氣,直到此時才明白,你身邊的環境對你影響有多大,你要去做一件事,首先得有個概念或者輪廓,這也就是所謂的邊界效應。

也許曾經你跟我一樣,通過參加各類學校和其他組織活動,稍稍漲了見識,比如也自學了PS,會聲會影,CAD,3dmax,網站設計,編程等等,也嘗試去自己一點一點運營自己的微博成為學校排名靠前的賬號,但往往,總是差那麼一點,迷茫並不知該如何前進,尤其是畢業那年,不想跟其他同學一樣等著畢業,大三假期那年,便偷偷的自己聯繫了很多企業,卻沒有得到回應,不過還好與一家普通的公司達成協議,不要工資提供吃住就行,就這樣獨自一人出發了。

說到這,似乎有一些傷感,因為迷茫,以至於畢業時候只是為了工資出發了,才導致了幾經波折。

因為要優秀,所以心不甘。所以在大四的時候,我就開始注意網上的校園招聘,便開始著手投簡歷,做網申。踏足了幾個城市,只是為了參加現場招聘會,也許身在大城市的你是不會理解的,此處省略n萬字。都是些廢話啦。

當然,還沒畢業,我就拿到了錄用通知書,雖比不上那些大牛,但我還是很欣慰的,薪資給的也很滿意,作為管培生在公司的待遇也還是可以的,公司給的培訓和機會還是OK的。也就是半年以後吧,通過各種努力,當然是拿出了大學時候的12分精神,也差不多薪資1萬左右了。俗話說溫飽思淫慾,這個時候當然身邊優秀的人也很多,大家慢慢各奔東西了,這個時候慢慢的也開始思考自己以後的出路,現在想想還真是有點傻,好不容易去了大城市,好不容易穩定了,一切都源於自己的衝動罷了,太年輕,就是那個,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的年紀。因素嘛,有很多,感情的糾葛,工作的勞累,生活的失望,對,主要是失望。

一年半以後離職,由於家裡有事處理,在家閒逛了幾個月,後來沒辦法又到了人生的轉折點,想做點有意義的事。

到現在也算是做了自己喜歡的工作,挺好的


花開那年我還在


你好,樓主今年26歲,從事這一份工作5年時間,可以判定你一畢業就進入這家公司,是一個認真負責的人,你十分珍惜這份工作,在工作中投入了很多心血,當然也一定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可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從長遠發展考慮,做了一次職業規劃,並發現目前的工作並不符合你的規劃,所以你準備辭職,去追隨你的夢想。現在你心理有些慌,或者說是對前途未卜的擔心,對這次選擇是對是錯的焦慮,這是正常的心理反應,不要緊張。作為一名曾經有著同樣經歷的前輩,我大膽地談一下我的想法,希望能給你一些啟發。首先,恭喜你能在26歲時給自己做一次職業規劃,這是一個最好的年紀,也是最該做一次職業規劃的節點。


離開大學的象牙塔,參加工作五年,找到了新的舒適圈,對生活和工作都也有了全新的認知和理解。你不再懵懂,懂得自己真正追求的事物,在這樣的時間點,靜下心來,聆聽自己的心聲,做一次長長遠的職業規劃,對你以後的事業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當你發現目前所從事的工作與你的職業規劃有所偏差,或者說南轅北轍時,自己又陷入兩難的境地,是繼續現在的工作,還是遵從心聲選擇辭職,放棄現在的一切成績,拋棄精心維護的人脈關係,從頭開始?心中難免會充滿焦慮和恐慌,這是十分正常的,因為面對未知,我們都有著恐懼的本能。

此時你只能自己去尋找答案,你需要平復心情,從以下幾點冷靜分析,評估該做怎樣的選擇。

1- 你是否喜歡現在的工作?

我一直認為,若此生能夠從事一份你喜歡的工作,那是一件無比幸運。如果你的職業規劃,只是為了獲得更高的工資待遇,或者比你現在的工作顯得更高大上,更緊跟信息時代的發展,無處不深深地吸引你。我用親身經歷勸告你暫時不要辭職,曾經的你,對現在所從事的工作也充滿興趣,只是同一份工作做了五年,你熟悉了它的一切,做得得心應手,卻沒有了最初的新鮮感,難免會對它產生厭倦。但這並不能說明你不喜歡它,也許你比任何人都適合這份工作。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大型國企,負責進出口項目的技術支持,每天主要的工作就是確認國外客戶的需求,然後製作產品手冊和參數。時間久了,感覺自己除了會做做手冊,算算參數外,已經沒有任何社會適應能力,若公司倒閉,我是不是再也找不到工作了?現在想來,事實並非如此,工作部分高低貴賤,我們都是企業這個機器的螺絲釘,少哪一個,這個機器都不能正常運轉。而且請你相信,只要你在某一個崗位,做的得心應手,你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你就是這個行業的佼佼者,同樣有著不錯的待遇,受到同行的敬佩。



2- 你是否真正瞭解你希望從事的行業規則?

有些時候,因為閱歷的欠缺以及對所在行業之外的世界理解的缺失,你會幻想外面世界的精彩。你只能通過網絡上的碎片化信息瞭解他的美好,但你卻發現不了他的糟糕。畢竟隔行如隔山,在未充分了解你期望的工作前,奉勸你不要盲目辭職,你可以在做好目前工作的同時,去更多地瞭解你下一份工作崗位的實際情況,通過熟悉的朋友或者同學,去深入瞭解下一份工作的特點、要求以及你所看重的所有,是否都像表面那樣光鮮亮麗,還是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因為,你看中的東西,在以後的工作中將直接影響你對這份工作的滿意度以及你的幸福指數。

3- 現在的工作和你的職業規劃是否就背道而馳,南轅北轍,到了必須辭職的程度。

辭職的代價畢竟是巨大的,你要放棄這五年所獲得的一切成績和肯定,離開精心維護的人脈圈子,跳出舒適圈,到一處全新的環境開始新的生活。每一家公司,每一份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都有著明確的職業晉升路線,你可以在規則內做出很多選擇來滿足你的職業規劃。如果的確需要用辭職來滿足自己新的職業規劃。在權衡以上各項利弊後,在充分評估現在的工作和未來希望從事工作的性質和規則後。希望你能大膽地做出決定,不要拖泥帶水,藥多行動,少憂慮。過多地擔憂只會讓你徒增更多地苦惱,不但會影響你現在工作的效率,還有可能錯失新的機遇,實在是得不償失。

記住:做出選擇後,你要做的就是努力去證明你的選擇是正確的!

最後,為幫助你做出更適合自己的選擇,給你推薦一本58同城CEO和獵豹瀏覽器CEO做過評論的書籍,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布萊恩·費瑟斯通豪的著作《遠見》,書中通過討論如何規劃職業生涯3大階段,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可能,讓我們在保證職業生涯穩健的同時,達成自己的目標,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而在書中開篇之處,有這樣一句話:大多數人走在錯誤的職業道路上。正驗證以上我對你的靈魂三問,你有怎樣的答案?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一點啟發,關注 ,在工作的道路上,少走一點彎路。謝謝!


職場踐行者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曾經也出現類似你的問題,在一個行業呆久了,過了一定比較穩定或者安逸的生活,即將要重新出發時就容易有這種莫名的心慌。後來我冷靜下來,尋找原因。我覺得只有找出來才能放心去新的領域,否則心始終懸著。我發現主要原因一是對新領域掌控力不夠,或是知識不足,或是認識不深,就是那種不知怎麼去做的心慌;二是有些牽絆,當時我就有小部分貸款,所以擔心新領域做不好就麻煩了。一句話儲備資金不夠;三是過於緊張,害怕新領域做不好,不知接下來又怎麼辦。四是立場不夠堅定,周邊的人都勸我別走,我左右搖擺,聽了他們的分析好像都很有道理。說白了,自己對自己選擇的新領域或對自己信心還是不足。

後來我找出這些問題,進行了改善,從心理到知識都進行了加強,大約過了半年,心不慌了,我才去挑戰新的領域,並持續做到了現在。

希望我的經歷能幫到你。


創成職場頻道


辭職換一個全新的行業,對於自己未來的人生來說是一件重大的事情,我想不只是你,大多數人都會覺得有點慌,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現。

慌亂只是生理和心理上的反應,重點還在於你是否真的做好了打算,準備開始全新的人生規劃。

從你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你是一個在職業上非常靠譜的人,因為在同一個行業裡一干就是5年,說明你非常專注有責任心,這點在職場來說很難得。

同時,今年26歲在工作了5年之後開始思考未來的人生,我覺得你也是一個對人生有所規劃,有理想有抱負的人。

因為大多數的人在一個行業裡呆久了難免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慢慢磨平了稜角,不再那麼激情,為了生活所妥協。無論是否決定辭職,你都是一個有勇氣的人。

當然,辭職是大事,所以請謹慎考慮以後再做決定。

1.正確評估自己的能力

可以停下來問一下自己,現在從事的行業是否還熱愛,真的做好了辭職換行業的準備?評估一下現在的職業技能和專業知識是否真的匹配未來要從事的職業,有沒有高估自己的能力。

2.全面瞭解要從事的新行業

可以通過網上查資料、和該領域的職場人進行溝通和交流,瞭解一下這個行業的運行規則、需要具備的職業能力以及未來發展前景如何,做到全面、客觀、理性的瞭解,提前做好調研,不打無準備的仗。

3.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衝動不盲目

在任何行業任何工作幹久了,難免都會覺得疲憊,少了繼續拼搏的動力,所以面對未來也請不要衝動和盲目,真實謹慎的考量,同時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26歲還很年輕,人生的路還很長,無論你最後選擇了什麼,都請謹慎真實地對待自己的內心,最後只要不後悔就好。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是@馮阿元,分享溫暖、有料、走心的文字給大家,關注我,一起遇見更好的自己。


馮阿元


我是職場領域創作者戶戶通893,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從題意中看出你已經在單位工作了一段時間,有了幹本職的工作經驗。26歲風華正茂,有新的想法和規劃,很正常,也能透露出你有積極向上的激情。

你有辭職的想法,有了人生的新的規劃,糾結抉擇,這就是你現在的心理狀態。你內心跳槽的原因是原工種薪酬低,還是工作環境差,包括人際環境。欲去的單位,是掙的多,還是專業對口,離家近,等等這些,我們一概不知,很難就你的現狀,給你精準的分析和回答。

不過,就你這些表述,給你一些評判和建議。

  1. 年輕就是財富,大不了從頭再來,但一定不是這山看見那山高的想法,確實是你喜歡的工作,當時掙的少算,只要有助於個人成長的崗位,跳槽未必是壞事。從你年齡,工作看出,學歷不高,頂多技校,乾的工作,很機械,普工類。
  2. 你心裡慌,說明你是優柔寡斷的人,內心不強大,現工作也乾的不怎麼樣,人際關係一般,留戀的方面很少。新工作還未乾就充滿了恐懼感。
  3. 走出去易,回來難,你深知天下沒有後悔藥:一女不能嫁二男。

人生其實就是在不停的選擇,有句話叫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但選擇的前提是,有備而來,內心強大,積極向上根據自己的實力和能力,選擇更好的臺,提升自己提高身價,過上與努力想匹配的高品質生活,真正實現人生的價值

。否則的話,就是越跳越糟,越跳越後悔,隨著年齡的增大與社會的飛速發展,最終淪為失業的遊民。

題主,你屬於何種情況,對號反思和決定吧。最後希望我的這些交流能幫到你,祝你心如所願,工作順利!


戶戶通893



職場話醫療


作為同樣辭職創業的90後,曾經和你有一樣的感受。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
辭職創業感覺心慌,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是否有足夠的勇氣
2、是否選擇好了創業的方向
3、有沒有已經積累的客戶或者開拓新客戶的經驗和具體方法
4、所在行業是否需要大量的資金,有沒有啟動資金以及融資渠道
5、最重要的是要有韌勁,百折不撓的毅力
如果以上幾點基本上都考慮清楚了,那就沒什麼可顧慮的了,放手去做就好了。年輕是創業者難能可貴的財富,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一步步去走,前行的路必然會跌跌撞撞,創業者需要衝勁兒,更需要理性得思考戰略規劃,客戶管理,團隊統籌等方方面面的事情。要多一些考慮,少一些顧慮。相信自己沒問題的,加油小夥伴。期待你的精彩綻放。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65000c77c83e776b89\

深略創意


金芮的觀點

小夥伴覺得慌應該是種成熟的表現,任何事情準備的不管多麼完美和萬全,也還有個“萬一”二字。

所以內心有些慌有合理的不確定性和危機感,反而會讓你規避掉不少的風險。

所以慌就慌嘍



阿狸的小名金芮


希望你認清自己內心,到底是心慌?還是恐懼?

如果是心慌,這是正常現象,人面對改變都會害怕。

如果是恐懼,個人建議你不要急著換工作,可能你對自己新的規劃都沒有信心,沒有信心,做事就不能全力以赴,真正行動起來都會左右搖擺。

如果你的選擇是正確的,帶給你的是一往無前的力量,而不是恐懼。

我寫了一篇帖子《隔行如隔山》,你可以去看看,我相信能夠對你當下有所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