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9.5,崔永元拍了这部片子才是功德无量

最近看一个纪录片看的我精神恍惚。

电梯中,忘记按层数;

超市里,落下了付过钱的东西。

地铁上,差点没坐过站;

这个纪录片每看一集,我都需要强忍泪水,而后沉默许久。

《我的抗战》

豆瓣评分9.5,崔永元拍了这部片子才是功德无量

这套纪录片取材于崔永元自筹资金,自领“口述历史”团队历时8年采访中的很小一部分。

一共2季,每季30集左右,每集35分钟。

8年时间,崔永元团队采访了3500个抗日战争的亲历者,收集口述历史影像300万分钟。

被采访者大多是当年的普通一兵,其中90%的人可能既是一生中第一次接受采访,也是最后一次。

整个过程一共花了一亿两千万,没有花国家一分钱。

《我的抗战》里的老兵的每次倾诉,都带有血与泪的味道,而我每次的倾听,也总会有心酸的味道。

抗战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词汇,而对于老兵而言,那是他们用生命记录的一部历史。

所以,这部纪录片本身的重量与意义,超过崔永元本人,更远超一部纪录片。

可悲的是,这套节目当时却没有一家电视台愿意接手,只能在网上进行播放。

原因很简单,没有收视率。

至今,8年过去了,《我的抗战I、II》在豆瓣上分别高达9.4/9.5分

遗憾的是,看过的人数(1878/291)正如电视台所预测的那样,冷清异常。

豆瓣评分9.5,崔永元拍了这部片子才是功德无量

豆瓣评分9.5,崔永元拍了这部片子才是功德无量

在做《口述历史》前,崔永元和柴静有过一段对话。

柴静:他(崔永元)一句寒暄没有,谈的是都直见性命的事。这些话题我不陌生——让人失望的现实,缺少良知,缺少希望,玦少坚守的人……

这些话,很多人在摄像机的红灯面前说,很多人在文章里说,很多人在喝酒后说。

他是在一个平凡的下午,坐在一个并不熟络的同事面前谈这些。

他说话的样子,就好像,就好像这些东西都是石头一样,死沉地压着他,逼着他。

而看了这部节目后,这块石头也压在了我的心里。

这部纪录片,有必要让更多的人看到。

片中的老兵分属很多不同的部队,国军/共军/农夫学生士绅组成的抗日义勇军。

他们都是抗日战争中,洒下鲜血去保卫国土抵抗侵略的民族英雄。

正如天安门广场中心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所述: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

这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最惨烈的一场战役,狭长的淞沪战场上云集了70万中国军队,几乎调动了当时中国所有兵力的三分之一。

但战斗70多天,上海还是没能守住。

1937年10月26日,中国守军开始撤退,攻占上海城区后的日军把上海挂满了太阳旗。

豆瓣评分9.5,崔永元拍了这部片子才是功德无量

五二四团团长的谢晋元接到任务:死守上海最后的闸北阵地吸引日军,掩护友军撤退。

四行仓库高大坚固,紧临租界,易守难攻,被选为留守部队最后的阵地。

日军出动了大炮战车,不分昼夜地进行波浪式的攻击,一场生死搏斗开始了。

孤军抗敌的士兵们打得很艰苦,通水设备被炸毁,仓库里有粮食,但不能生火。

饿了就吃生米,渴了就用枪筒子装一点水来喝。

团里的重机枪手王文川说,那时候没办法,但也不觉得饿。

谢晋元知道,深陷到几万敌人的重重包围圈中的部队已经不可能突围。

他走到一面墙壁前,用一根木炭写下了自己的遗书:

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子孙,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我们存在一天,决与倭寇拼命到底。

豆瓣评分9.5,崔永元拍了这部片子才是功德无量

28日夜,刚满18岁的中国少女杨惠敏,穿越过横飞乱舞的枪弹,给孤军送来了一面青天白日旗。

没有旗杆,没有音乐,没有壮观的场面,只有十几位军人肃立敬礼。

在数万日本陆海空军围困中,上海唯一的一面属于中国的旗帜升起来了。

众将士坚守四行仓库四天四夜,击退日军6次进攻,被当时的报纸媒体称做是“八百壮士”。

豆瓣评分9.5,崔永元拍了这部片子才是功德无量

王文川

但因战斗距离租界太近,极有可能伤到租界的利益,10月30日统帅部命令孤军停止战斗,退入租界。

1937年10月31日,谢晋元组织部队含泪撤出了坚守四天四夜的阵地,退入公共租界。

至此,上海守军全部撤走。

然而租界却屈服于日军压力,解除了他们的武装,将他们扣留在一块空地上,以铁丝网围困,英勇抗敌的壮士们,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军”。

身陷孤军营的士兵没有因此消沉,依旧在团长谢晋元的带领下每日操练。

豆瓣评分9.5,崔永元拍了这部片子才是功德无量

被监禁时间无限延长,战场上又连连失利,有时军饷都供不上,孤军中的苦闷情绪越来越重。

团长谢晋元开始失眠,虽然很多人不理解,但是谢晋元依然艰苦地坚持着。

1940年3月,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正式成立,他派人以陆军总司令的高官向谢晋元诱降,谢晋元把委任状撕得粉碎,他说:

我父母都是中国人,生下我这个儿子也是中国人,中国人绝不当外国人的走狗。

豆瓣评分9.5,崔永元拍了这部片子才是功德无量

1941年4月24日早上,谢晋元和以往一样率领官兵早操,但这一天突然有四个士兵迟到了。

谢晋元团长看他们来了,问为什么迟到,他们在那儿站着不动,谢晋元前去搜身。

然而这四个士兵竟然是叛徒,他们突然拔出匕首行刺。

毫无防备的谢晋元团长身中数刀,流血不止,下午6时悲壮长逝。

谈到谢晋元团长,王文川几近泣不成声,近70年后,这种悲伤丝毫没有减弱。

王文川说:“我们谢晋元团长待我们就跟自己的亲儿女一样。”

豆瓣评分9.5,崔永元拍了这部片子才是功德无量

谢晋元曾经送给王文川一把口琴,王文川一直把口琴留到现在,但很少吹,因为每次吹都会想起团长。

这一次,他颤颤巍巍地吹响了这把口琴,而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吹了。

往事蹉跎,琴声呜咽。

豆瓣评分9.5,崔永元拍了这部片子才是功德无量

2007年,王文川再次回到上海,在老团长谢晋元雕像前失声痛哭。

在这60年里,他隐去了自己的身份,在北京当了一名普通工人,甚至连子女也一直不知道父亲的身份。

儿子一直不理解父亲性格为何如此孤僻;在其他人眼里,王文川也只是一个沉默寡言的退休工人。

直到哭倒在老团长雕像前这一刻,压抑多年的心情才终于释放,孩子们才终于理解了父亲。

豆瓣评分9.5,崔永元拍了这部片子才是功德无量

2009年冬天,92岁的王文川去世,他死前的愿望是再去四行仓库看看。

同年,摄制组找到了另外一位八百壮士郭兴发老人,只是老人已经不能说话了,摄制组离开后4天,郭兴发安然离世。

至此已知“八百壮士”共212人,仅余一人。

老兵永远不死,只会渐渐凋零。

豆瓣评分9.5,崔永元拍了这部片子才是功德无量

淞沪战役与八百孤军,是整个抗日战争的开端。

接下来的抗战,还有着长达八年的旅程。

而晋察冀军区的八路军沙飞,便是这场战争的一位记录者。

豆瓣评分9.5,崔永元拍了这部片子才是功德无量

他那个白求恩相赠的照相机下,有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故事。

百团大战里,八路军对日军的交通设施通讯设施不断进攻。

一次对日军车站的伏击时,一对日军夫妇满身着火从房间里爬出,呼喊着自己的孩子。

战士冲进火海中的房屋中,看到了躲在墙角的两个小女孩。

把她们解救出来后,战士把女孩交给了上级。

豆瓣评分9.5,崔永元拍了这部片子才是功德无量

很快,另一战斗开始,我军伏击日军时被巧合路过的日军发现。

战士们赶紧撤离,却被被桃河封路,只好手拉着手过河。

追击而至的日军拿着机枪进行扫射,河水被鲜血染红,原本300多人的部队只剩下10几人。

这些战争中士兵之间的杀戮,没有摧毁沙飞的心智,他依旧在战场各处拍摄记录着。

在军区前线指挥部,他拍了许多日本小女孩被送回日军部队前,与聂荣臻将军的合影。

而这些合影,在几十年后被发现,人民日报发文寻找,女孩来到中国再次见到了聂荣臻将军。

豆瓣评分9.5,崔永元拍了这部片子才是功德无量

豆瓣评分9.5,崔永元拍了这部片子才是功德无量

摧毁沙飞精神的事情,在日军的大扫荡期间。

军区锄奸部余部长的爱人被扒光衣服杀害。

他们俩个月大的孩子,被扔进锅里活活煮死。

豆瓣评分9.5,崔永元拍了这部片子才是功德无量

毫无疑问,发动战争的日本政府是邪恶的。

他们用战争与口号异化自己的人民,用枪炮与刺刀屠戮我们的百姓。

在我心里,这是最邪恶的那种邪恶。

而那些在战争中犯下暴行的日本士兵,同样邪恶。

他们不曾停下来想想,自己正在做什么。

那是赤裸裸的,完全丧失人性的暴行。

豆瓣评分9.5,崔永元拍了这部片子才是功德无量

而这种兽性的屠戮与残害,对我们守卫家园的战士,同样带来了人性的深渊。

目睹日军扫荡暴行的沙飞,精神开始出现问题。

1949年12月,即将病愈出院的沙飞开枪打死了为他治病的日本医生。

1950年3月14日,沙飞在石家庄被华北军区军法处处以极刑。

1986年,北京军区军事法庭撤销了沙飞的极刑之罪。

豆瓣评分9.5,崔永元拍了这部片子才是功德无量

也有人在残酷的战火里,依旧保持着爱和善的能力。

关于小爱,也关于大爱;关于小善,也关于大善。

1938年,云南大学学生徐守源常常跟同学们去看话剧,张定华当时饰演一个女仆,没几句台词。

可台下有个小伙子看得目不转睛 。

初次见面让徐守源怅然若失,在他的印象里,定华总穿着半高跟、旗袍、涂着口红 ,像个大小姐。

并且他还误会她已经有了男朋友,于是便一直默默的关注着心上人。

豆瓣评分9.5,崔永元拍了这部片子才是功德无量

1938年9月起,日本飞机多次轰炸昆明。

小伙子惦记着姑娘的安危,冒着危险去找她,发现她住的地方已经被炸成了废墟。

所幸姑娘当时出去了,后来他见到了姑娘的同学,才解开了误会,定华没有男朋友。

他开始追求定华,从此他们定期见面,每星期五都要去看她 。

1941年3月的一个星期五,传达室大妈告诉他,张小姐不见了。

没有了张定华的昆明硕大而空旷,徐守源像做了一场梦。

豆瓣评分9.5,崔永元拍了这部片子才是功德无量

不久,守源收到了她的来信,信上说去了哪里,不能告诉你,以后再见吧。

后来他遇见了姑娘的一个同学,才知道她去了香港。

于是他马上写了信,告诉姑娘一个星期后赶到香港去见她。

一个星期后他飞赴香港,两人相见。

此时香港也不安稳,姑娘在经得同住的曹二哥二嫂同意后,两人一起避难。

没想到几天后他们避难所也不再安全,于是小伙子带着姑娘继续逃亡。

守源拉着定华的手,穿过炮火横飞,死尸遍地的街道。

在那个瞬间,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了他们两个人;在那个瞬间,定华决定嫁给守源。

1942年两人终于回到昆明,同年9月,他们举行了婚礼。

豆瓣评分9.5,崔永元拍了这部片子才是功德无量

张定华和徐守源从此相伴至今,而有些人则没有那么幸运。

失去琼轩很多年了,可是在李基中老人在那些漫长的梦里,他总是被带回年少的时光。

那时他才十一、二岁,他唯一的朋友是那个叫虞琼轩的小姑娘。

那时他们总在山坡上玩耍,山坡上盛开着大片大片的野百合,他们采野果、做游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豆瓣评分9.5,崔永元拍了这部片子才是功德无量

几年后再见面,他们都已经是中学生了,琼轩一副长沙的打扮,刘海发、眼睛大大的、脸颊红红的。

上学路上摇晃的公车、少女温热的发梢、少年惴惴的心……

他禁不住想要跟她亲近,却又想保持一个正直的君子形象。

参军前夕,他决定不再闪躲准备表白,可却因琼轩的毕业会考,没见着。

少年在战场写了很多日记,战壕里难挨的时光里,他满脑子都是琼轩。

他把寄给了姐姐,姐姐故意放在桌上让琼轩看到了。

不久,他收到了姑娘的来信,信上是一首诗。

天涯相隔两迢迢 ,欲寄愁心塞燕遥 ,

忽见鸳鸯情得得 ,教侬心乱更魂销。

原来日夜思念的人,也正思念着自己,巨大的幸福感将青年击中。

时隔多年,李基中老人想起这些,脸上还是会泛起笑容。

豆瓣评分9.5,崔永元拍了这部片子才是功德无量

但浪漫的爱在战火涂炭中,又怎能栖身呢?

不久后,当时是国民党连长的李基中决定秘密投奔八路军。

他一方面感到自己前路茫茫,生死难卜;另一方面又决定全心投奔抗日。

于是便忍痛斩断情思,将姑娘的信和照片回寄给了她。

豆瓣评分9.5,崔永元拍了这部片子才是功德无量

不久后,姑娘的回信到了。

豆瓣评分9.5,崔永元拍了这部片子才是功德无量

后来的他零星得知琼轩的点滴下落——嫁了人,并不幸福,最后投河自尽。

寥寥数言,不尽沧桑。

老人说:许多年了,在每一个长梦里,琼轩总是十一、二岁的模样——天真烂漫,没有悲伤,身后是大片灿烂的花海,微笑的样子一如当年。

而前面定华与徐守源的故事,也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1949年他们被调往北京工作,有一天定华忽然说出了隐藏多年的秘密。

两人订婚的见证人曹二哥与曹二嫂是假结婚,为了专心做好工作,曹二嫂做了绝育手术。

他们没有亲人,没有儿女,把一生奉献给了党的情报工作。

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爱情与遗憾。

曹二哥曹二嫂两人如今已过世,在定华与曹二哥夫妇仅存的照片里,他们微笑的样子同样始终如一。

豆瓣评分9.5,崔永元拍了这部片子才是功德无量

纪录片里老兵们战争年代的情感故事还有很多,而无人知晓的更多。

但无论多么艰难困苦,无论多么屈辱悲伤,只要还有爱与信仰,人们便可以那样地微笑。

而人们还能笑的时候,是不容易被打败的(柴静《看见》)。

豆瓣评分9.5,崔永元拍了这部片子才是功德无量

所以在我看来,《我的抗战》指向的不是民族仇恨,更不是苦难创伤的围观。

个人与民族的伟大,不在于征服了什么,而在于承受了什么。

这些老兵们是用血与泪捍卫着自己的爱人与民族,昭示着和平的来之不易与美好。

我抬头,向窗外望去:

街上熙熙攘攘,大妈为了省几毛钱和小摊贩在争辩;

难得的假期里,年轻人回到故乡望着最熟悉的人,嘴里是最熟悉的味道;

身旁耸立的楼宇中,没有归家的孩子与父母相互说着:放心,我一切都好。

夜市吵吵闹闹,人们兴奋地讨论着昨晚的俄罗斯世界杯;

夏夜的风轻轻吹拂,远处的情侣手牵着手在散步;

我们不必担心突然一个炮弹过来把这些炸毁;不必担心哪天突然一群人跑来将他们屠杀。

即使这个世界依旧有着那么多的糟心之处,我们终究还是生活在更多的爱与和平里。

这个世界,终究还是可爱的。

想到这些,我心中的石头轻了些许,恍惚的面容上也有了微笑。

这些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去珍惜,也有足够的理由去捍卫。

而与珍惜和平同样重要的是,铭记

豆瓣评分9.5,崔永元拍了这部片子才是功德无量

“每年都有上百位抗战亲历者去世,我们在做的其实是抢救性的采访。”崔永元在做纪录片《我的抗战》 时,反复强调过这句话。

是的,崔永元团队采访了3500位老兵,而这些老兵大都是90多岁的高龄。

我们今天,在这里,还能花上些时间听听他们的故事。

而那些早已在战斗或者岁月中离去的呢?

曾亲历缅北战争野人山撤退的著名诗人穆旦有这样一首诗:

祭歌

在阴暗的树下,在急流的水边,

逝去的六月和七月,在无人的山间,

你们的身体还挣扎着想要回返,

而无名的野花已在头上开满。

那刻骨的饥饿,那山洪的冲击,

那毒虫的啮咬和痛楚的夜晚,

你们受不了要向人讲述,

如今却是欣欣的树木把一切遗忘。

过去的是你们对死的抗争,

你们死去为了要活的人们的生存,

那白热的纷争还没有停止,

你们却在森林的周期内,不再听闻。

静静的,在那被遗忘的山坡上,

还下着密雨,还吹着细风,

没有人知道历史曾在此走过,

留下了英灵化入树干而滋生。

无论是杜甫的四万义军同日死;还是麦克阿瑟的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

两者所带来的悲痛,都不及被遗忘在静静的山坡上,被遗忘在欣欣的树木里。

虽然是陈词滥调,但我还是想说:

忘记过去等于背叛,我们的脚踩的是混合着无数先烈鲜血的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